546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软件工程实践-w班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团队作业——beta冲刺+事后诸葛亮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代码规范、冲刺任务与计划 |
其他参考文献 |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讲义 11 项目管理 - 事后诸葛亮会议 |
Q1: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A1:我们的产品解决的是福大学子们对解答问题和信息搜寻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定义得很清楚是一个面向福大的问答社区;我们的产品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Q2: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A2:我们先召开会议让所有相关人员参与,并就各自的关注点和担忧提出建议和想法。根据每个人的意见,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好处和风险,考虑建议和想法是否值得采纳,如果团队成员达成一致则采纳并调整相关的计划,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则进一步讨论并由组长进行协调。
Q3: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A3:在计划的时候要更加的细致,尽量减少理解上偏差所带来的影响。在跟进方面应该更加得频繁获取团队成员的工作情况,适当增多反馈。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一遍,我们会在计划上下更多的功夫,让团队项目进展更加的顺利。
Q1:我们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A1:还没有做完,因为时间比较紧,并且初期的计划有所缺陷,导致后续工作中有成员的理解有所偏差。
Q2: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A2:我们在计划中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的作用是应对不可预见的风险或变化而在时间安排或资源分配上增加的额外时间或资源。
Q3: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
A3:将问题描述的更加清晰和具体,将大问题拆分子问题。
Q1: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A1:我们在前端的工作中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在时间上有点紧迫。
Q2: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A2:在软件和硬件资源上足够,但是在开发人员和时间上感觉有点缺少。
Q1: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A1:每个员工都确认收到了团队群里变更的消息。
Q2: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A2:我们根据确定关键路径来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Q3:团队成员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A3:团队成员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会动态的调整小范围内的计划安排。
Q1: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A1:设计工作在开发前由组长和产品经理共同完成,负责的人员安排和时间安排合理。
Q2: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A2: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但是通过召开会议来选择更优的方案,最终达成一致。
Q3: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
A3:用户评论的Bug最多,因为用户评论涉及的关系复杂,涉及的关系表比较多。
Q1: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
A1:团队有测试计划,不过测试计划有时会根据实际的开发情况做动态的调整。
Q2: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A2:暂未进行正式的验收测试,还有部分功能暂未完善上线。
Q1:你们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萌芽/磨合/规范/创造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A1:我们认为我们在经历了alpha阶段后已经经历了萌芽、磨合阶段。我们认为我们班目前处于规范阶段。
Q2:你们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A2:我们的沟通效率提高了,锁定问题的速度提升了,然后各成员能更熟练地应对问题,各成员的能力也有了阶段性的提升。
Q3:你们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A3:我们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让计划安排的更加具体到位,将问题拆分的更加细致。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