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社区成员




国内很多人的消费观念还是停留在生存阶段,有钱了也只是更奢侈地生存,很少在生活上消费。
比如育儿,国内父母大多舍得给孩子吃穿用名牌,在这方面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消费。但是给孩子找个心理咨询师解决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找个语言病理师缓解一下自闭倾向,就不太舍得,很多人甚至觉得孩子有自闭倾向根本不用治,打几顿就好了,心理问题也不用关注,吃顿好的就好了。
比如身体健康,很多人觉得受伤了就躺着养着,舍得买很贵的补品,但是不舍得做理疗,其实很多伤的恢复必须要配合理疗,缺了最终就恢复不好,严重缩短肢体或者关节的使用寿命。国外对理疗康复就很重视,不管是普通体育爱好者,还是老年人,基本都要经常访问理疗师寻求康复建议,其实也是变向在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和肢体寿命,行动自如的生活体验感明显更好。
类似的情况很多,很多人都不舍得在体验感上消费,有人家里装着高级家庭影院却在网上找免费的低画质的盗版片看,有人出门穿名牌但是渴个够呛也不舍得买瓶水,热个累个够呛也不舍得打个车,出国旅游大包小包背一堆泡面速食。
消费观念也遵循木桶原理,短板不能太短了,需要平衡一下才能获得最好的体验感,可是生活里很多人都是长板巨长,短板又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