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302软件工程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团队作业——alpha冲刺 |
团队名称 | 智创未来队 |
团队置顶集合随笔链接 | 智创未来队——置顶集合随笔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完成alpha冲刺总结随笔 |
其他参考文献 | 《构建之法》 |
前端:登录注册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内容中心模块、运营管理模块、自动分发模块的完成
后端:根据前端需求完成相应接口的设计
登陆注册:
实现注册功能,对表单内容进行验证,各项都不为空,注册成功后跳转到登录界面。
实现登录功能,对输入的内容进行验证,各项都不能为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会弹窗提示。登录成功后进入首页。
查看以往发的内容。点击具体格子可以编辑该天发布的内容,实时更新。
完成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历史发布内容的时间、标题、账号、平台、点赞、收藏、评论、评分等数据。完成通过搜索和模糊搜索来查询记录,完成通过发布平台、发布账号、发布时间的筛选来搜索数据。
在项目初期,我对于负责的AI部分和产品部分的作业充满了信心,认为能够很好地完成分配的任务。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我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我对AI开发框架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这导致了开发进度的持续延误。此外,由于项目涉及到跨语言的协作,这也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
分布式开发踩了很多坑,好在SpringCloud Alibaba有着良好的社区支持,也学了挺多东西的。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和收获,我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团队合作、项目管理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体会。分布式系统开发涉及多个团队成员的协作,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分享知识、协调工作,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开发分布式系统时,项目规模较大,需求复杂多变,我深刻体会到了良好的项目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的时间安排、任务分配和进度跟踪可以帮助团队高效地完成工作。
服务器租用方面,因为原先自用的服务器性能不足,只用于作为生产环境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另外租用了华为云的弹性云服务器,在配置选择方面也踩了很多坑,一开始最大带宽过少,经常请求超时,后面提高配置最后选定了这样的配置。
本次项目我主要负责项目的前端开发,
前期主要负责项目技术选型(包括使用的框架,前端项目规范化,第三方组件库,网络库,状态管理库,以及其他一些项目中用到的库与技术)与项目框架搭建(如配置路由,搭建页面整体结构,封装项目通用组件,二次封装网络请求库)以及前端开发任务的分配,中后期主要进行逻辑部分的编写,开始连接起项目中各个模块,配合项目其他成员完成接口的调试与接入,继续完善逻辑。
在开发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先,由于这是我第一次使用langchain和fastapi这两个技术点,所以在学习和掌握它们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时间。不过,通过查阅官方文档、观看教程视频以及参与技术社区的讨论,我逐渐掌握了这两个技术点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次冲刺,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开发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了不少问题。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加强学习和提升。
这次开发我主要是负责前端开发。在真正进行团队开发之前,我以为编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总是在还没和队友沟通清楚接口细节之前就开始编码,导致对接整合的时候比较困难,浪费了很多时间。通过这次经验,我发现了和团队成员沟通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编程中重视这个问题,编程的效率就提高了。还有在开发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react框架是现学的,所以开发效率不高,总是一边查文档一边打代码。所以我们应该在确定框架之后,立马进行学习。但随着十天的页面开发,我对react的使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学习了理论知识和经过了实操之后,最终按时按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团队开发,队友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我倍感温馨,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希望beta阶段我们再接再厉。
作为团队中的一名新晋测试人员,我也是首次涉足软件测试领域并开始使用测试工具,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测试领域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尽管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预料之外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锻炼了我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我的测试工作心得,我认为它不仅增强了我的能力,也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和协作沟通技巧,对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号 | 任务 | 完成情况 |
---|---|---|
222100229俞炜昆 | 项目整体规划、协调、沟通,应用AI技术解决项目中的具体问题 | 完成 |
222100209李炎东 | 后端微服务基本架构设计搭建,网关模块开发,服务注册与发现中心、配置中心搭建 | 完成 |
222100222林致超 | 项目搭建、通用组件封装 、知识库、内容创作、运营管理主页与部分视图 | 完成 |
222100219陈智鑫 | 内容管理业务开发:内容日历相关接口开发,数据分析相关接口开发,评论回复等相关接口开发,AI接口开发 | 基本完成 |
222100119柯昊旸 | 编写运营管理的子页面,包括总览视图、日历视图、表格视图、卡片视图,编写内容自动分发页面以及部分首页。 | 基本完成 |
222100202李刘琛 | 文档编写,登录注册,账号管理视图 | 基本完成 |
222100421林宜斌 | 文档编写、对项目进行测试,编写测试工具,设计测试框架等 | 完成 |
022000808陈晓宇 | 知识库模块开发: 对接前端需求,开发对应的api接口 | 基本完成 |
学号 | 贡献度 |
---|---|
222100229俞炜昆 | 13.0% |
222100209李炎东 | 15.3% |
222100222林致超 | 15.6% |
222100219陈智鑫 | 12.2% |
222100119柯昊旸 | 12.6% |
222100202李刘琛 | 10.4% |
222100421林宜斌 | 10.5% |
022000808陈晓宇 | 10.4% |
美化ui,调整页面至统一风格
对各功能进行优化
进一步进行测试
实现自动分发的功能
完善运营管理的功能
提高性能、响应速度更快
继续设计、开发接口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进一步进行测试
为了提升项目的整体执行效率,我们应优化团队内部的合作模式,以增强团队协作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通过用户调研考虑调整或添加功能
在推进项目时,核心在于强化前后端团队的沟通协作。在项目起始阶段,应当明确并固化项目的各项细节,以确保在开发过程中避免因交互设计或功能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不必要的频繁修改,从而保障项目的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