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知识点| “朝闻道”知识分享大赛

Thomas Wade 2024-11-30 22:57:38

这是我参加朝闻道知识分享大赛的第 85 篇文章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坚持矛盾分析法

特殊性: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种类

  •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相互联系: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 地位: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关键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量变质变规律

1、概念

  •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 :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 量变: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显著变化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辩证关系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方法论]

  • 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作准备;
  • 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方法论]:

  • 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注重传承,又要根据时代要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辩证否定的过程

  •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五、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范畴

1、内容与形式

2、本质与现象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与偶然

5、现实与可能


马哲-认识论

一、实践和认识 二、真理和价值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实践和认识

1、实践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三个基本特征:

  • 客观实在性实践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受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 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三要素:

  •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
  • 实践客体-活动所指的对象;
  • 实践中介-链接主体客体的桥梁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

三要素不断变化发展

(3)实践形式多样性

  • 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是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主要指人们的政治活动
  • 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包括科学、艺术、教育等活动

2、认识

(1)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实践基础上客体能动反映

(2)认识的特征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指的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

认识作为能动反映具有创造特性,不是主观对客观照镜子式的原物映像。

反应特性与能动的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 二者不可分割,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 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
  • 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3、认识与实践

(1)实践队认识有决定性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四个方面的表现: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事物的过程:两次飞跃,三个阶段——“实践-认识-实践”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第一次飞跃:“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 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认识
  •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感性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投身实践,经过思考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 是更重要,意义更大的飞跃
  •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全文
49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1,040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中南民族大学CSDN高校俱乐部聚焦校内IT技术爱好者,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内容和运营体系,旨在将中南民族大学CSDN社区变成校内最大的技术交流沟通平台。
经验分享 高校 湖北省·武汉市
社区管理员
  • c_university_1575
  • WhiteGlint666
  • wzh_scuec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欢迎各位加入中南民族大学&&CSDN高校俱乐部社区(官方QQ群:908527260),成为CSDN高校俱乐部的成员具体步骤(必填),填写如下表单,表单链接如下:
人才储备数据库及线上礼品发放表单邀请人吴钟昊:https://ddz.red/CSDN
CSDN高校俱乐部是给大家提供技术分享交流的平台,会不定期的给大家分享CSDN方面的相关比赛以及活动或实习报名链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共同建设中南民族大学良好的技术知识分享社区。

注意:

1.社区成员不得在社区发布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

2.社区成员不得在社区内谈及政治敏感话题。

3.该社区为知识分享的平台,可以相互探讨、交流学习经验,尽量不在社区谈论其他无关话题。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