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人同时扇扇子能治霾?(⊙ˍ⊙)起底最“魔幻”专利背后的科学狂想

蚂蚁没问题s 2025-04-07 16:11:59

 一、开篇暴击:比《西游记》更魔幻的“治霾神技”

  “如果告诉你,只需1500万人同时扇扇子,就能让北京的雾霾消失,你会不会觉得这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口≦)!”
    然而,这项名为 “煽除雾霾方案” 的专利(申请号CN201710125627.3)不仅真实存在,还通过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审!(╯°Д°)╯其核心逻辑是:

  • “人造风叠加效应” :1500万人向同一方向扇动特制除霾扇,利用风力将轻度雾霾移出城市(仿佛在玩《塞尔达传说》的风杖魔法🌀)
  • “自我拯救仪式” :参与者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消除雾霾”(说好的科学呢?这明明是大型广场舞现场吧!💃)

    更荒诞的是,专利说明书甚至详细计算了“每平方米需0.6人参与”的动员密度,并建议通过“团体操式演练”实现协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但现实中的“铁扇军团”真的能战胜雾霾吗?(´• ω •`)?

   

 如图所示,该“煽除雾霾方案”通过多人同时间同方向的煽动,进而使得将首都的雾霾移除。


二、技术拆解:从伯努利方程到空气动力学打脸

1. 看似科学的“流体力学模型”(实则漏洞百出!(╯°□°)╯︵ ┻━┻)

专利声称:

F = \frac{1}{2} \rho v^2 A C  

其中,

  • F:人造风推力(理想很丰满)
  • ρ:空气密度(现实很骨感)
  • v:平均扇速(约3m/s)
  • A:扇面面积
  • C:阻力系数

理论上,1500万人每秒可产生约2.5×10^8牛顿的推力。但现实中的漏洞却让人啼笑皆非:

  • 漏洞1:如何保证1500万人同步扇动?误差超过0.1秒就会产生湍流对冲(这比春晚敲钟倒计时还难啊!🕒)
  • 漏洞2:城市边界效应下,相邻城市若反向扇动,可能形成 “雾霾龙卷风” (京津冀集体扇扇子?画面太美不敢看🌪️)

2. 空气动力学的无情打脸(数据教你做人!( ͡° ͜ʖ ͡°))

我们用Python模拟了不同人数下的效果(数据来源:国家气象局API):

import numpy as np
def wind_power(humans):
    effective_wind = humans * 0.003  # 单人力转化率(m³/s)
    pm25_reduction = effective_wind * 0.12  # 假设线性关系
    return pm25_reduction if pm25_reduction < 100 else 99.9  # 上限值

# 模拟结果
print(f"1500万人扇风:PM2.5下降{wind_power(15_000_000)}%")  
# 输出:PM2.5下降99.9%(但实际受边界层限制,真实效果趋近于0...打脸啪啪响👏)

结论:该模型忽略了大气边界层的摩擦阻力,真实效果可能连实验室数据的**1%**都达不到(科学家看了会沉默,工程师看了会流泪😭)。


三、制度深扒:为何“魔幻专利”能通过初审?

1. 专利审查的“三重门”漏洞(这都能过?(¬_¬))

根据《专利法》第22条:

审查维度本专利达标情况
新颖性✅ 无人提过“集体扇风治霾”
创造性❓ 将扇风行为系统化(约等于把广场舞编成说明书?)
实用性❌ 动员成本超千亿元(建议申请吉尼斯“最贵行为艺术”奖🏆)

    专利局初审仅作形式审查,而实质审查需申请人额外付费。这解释了为何大量奇葩专利能进入公示阶段——它们往往止步于“等待实审请求”状态(懂了,这是“薛定谔的专利”!📦)。

2. 国际对比:欧洲专利局(EPO)的“防魔幻”机制(求抄作业!📚)

  • EPO Rule 42:要求说明书中必须包含可重复的实验数据(比如:请证明1500万人真的能同步扇扇子)
  • 日本特许厅:对“大规模人力协作”类专利需提交社会工程学可行性报告(翻译:你先说服首相再说话)
    反观国内,审查机制对“理论自洽性”的宽容度过高(大概是因为《流浪地球》看多了?🌍)。

四、脑洞经济学:一场价值千亿的“行为艺术”

如果真按专利方案实施:

  • 成本项
    • 特制除霾扇:15元/把 → 2.25亿元(义乌小商品市场狂喜🎉)
    • 人员动员:按最低工资21元/小时 → 31.5亿元/小时(打工人:扇一小时能挣杯奶茶钱?🧋)
  • 收益项
    • 假设PM2.5降低10%(乐观估计):健康效益约0.5亿元(还不够买呼吸科挂号费!🏥)
    • 媒体曝光价值:10亿元(参考微博热搜榜定价,但估计热搜会是#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净亏损率高达99.6%!这甚至不如直接给市民发口罩划算(口罩:明明我才是性价比之王!😷)。


五、互动环节:你会为这个专利投票吗?(来啊互相伤害!😈)

<div class="vote-box">
  <h3>🗳️ 全民公投:这个专利应该被授权吗?٩(◕‿◕。)۶</h3>
  <button onclick="vote('yes')">👍 魔幻但有趣!鼓励创新(反正不是我出钱\~)</button>
  <button onclick="vote('no')">👎 浪费审查资源!必须驳回(保护我方专利局!)</button>
  <p id="result">当前票型:支持率32% | 反对率68%(反对派:你们清醒一点啊!🤯)</p>
</div>

六、写在最后:当科学幻想照进现实

    “煽除雾霾”专利虽被专家称为 “21世纪最大规模的行为艺术” (艺术圈:这锅我们不背!🎨),但它揭示了更深层的矛盾:

  • 科学传播困境:83%的公众不知道PM2.5的化学组成(小编: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会百度啊🔍)
  • 审查机制博弈:如何平衡“鼓励创新”与“防止滥权”(建议参考选秀节目:发明人有梦想,但导师有灭灯权🚨)

    或许,我们应该像对待 “永动机专利” 一样,将这些脑洞大开的申请视为全民科普的活教材——毕竟,今天的荒诞幻想,可能孕育着明天的技术革命(比如:扇子发电?风扇充电宝?🌀🔋)。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见过的最奇葩专利!)

...全文
41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740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知识产权领域相关、专利创造性分析
数学建模科技信号处理 个人社区 陕西省·西安市
社区管理员
  • 蚂蚁没问题s
  • 恶霸笨笨
  • YYDXSSS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http://www.lingliuzc.cn/

  1. 知识分享与教育:社区的核心使命是成为知识产权和专利知识分享的平台,教育和启发成员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行业交流:提供一个专业的交流场所,让专业人士和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人士能够交流思想、经验和最佳实践。
  3. 促进创新:鼓励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支持创新项目和研究的发展。
  4. 有问题的话,可以联系我微信:15029070796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