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501福大-软件工程实践-W班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软件工程实践第一次作业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加入班级社区、学习markdown语法、撰写博客、思考未来学习方向、绘制思维导图和学习路线图 |
其他参考文献 | markdown教程-菜鸟教程 |
我自幼便与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我对从各类游戏等软件本身到电脑本身硬件都产生了极大兴趣,曾经希望通过进入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学习从而在未来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最终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软件工程专业。
热情之光的暗淡: 我对能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工作都抱有一定的激情,曾经希望想象着自己能开发出有趣的游戏或是实用性广的应用,用代码解决现实问题。可在升入大学之后发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并不如自己想象那般切合自己的兴趣。例如面对《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课,会怀疑它们和“写网站”、“做App”到底有多大关系,产生“学这些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的犹豫。
驱散不去的阴霾: 刚上大学时看到身边有同学高中就搞过信息学竞赛,或者刚开学就似乎什么都懂,而自己连环境都配不好时,强烈的对比不禁让我产生“我是不是不应该选这个专业”的想法;经常会觉得学校教的知识很旧,企业用的技术很新,不知道该如何填补这中间的鸿沟,仅仅投入到当前的课程学习真的对我未来有实际性的帮助吗?
交叉路口处的迷茫: 随着时间流逝似乎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人生的前进方向,而自己的,到底做什么才是“正解”,人生后面的路究竟如何抉择,自己难道终将一事无成?
“内卷”加剧,要求更高: 近年来行业入门门槛显著提高。会写 CRUD(增删改查)已经远远不够。企业期望应届生对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网络等计算机基础有扎实理解,并至少对一两个技术栈(如 Spring Cloud, React, Vue, Docker/K8s 等)有深入的实战经验。
AI成为核心生产力工具: 人工智能是当前行业发展的最大变量。AI编程助手正在改变代码编写的方式,能自动完成代码、写注释、甚至调试。这要求工程师从“代码打字员”向“解决方案设计师”和“代码审查者”转变,更专注于架构设计、业务逻辑和创造性工作。
前端、后端边界模糊,全栈化深入: 随着 React/Vue 等前端框架和后端 Node.js 的发展,以及业务对快速迭代的要求,市场对“全栈工程师”的需求持续旺盛。但“全栈”不等于每个都了解一点,需要工程师在至少一个领域(前端或后端)有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向另一端拓展。
持续学习能力是关键: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业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停止学习就意味着被淘汰。这需要我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主动关注技术社区,通过各种渠道持续了解新兴技术。
软实力价值凸显: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项目管理、业务理解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想要在未来成为一名工程师,需要能清晰理解产品需求并能与非技术同事有效沟通。
成为一名“T型”人才: “T型”即在某一两个技术领域有深度(T的竖),同时对广泛的相关知识有了解(T的横),并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复杂问题。我相信以此作为我工作上的前进方向对我的职业生涯将产生积极作用。
端正心态,正视眼前的困难与迷茫,踏实地完成课业任务。积极了解参与实验室项目和各类比赛,扩宽眼界和经历。
详细充分地准备考研,在未来的研究生经历中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