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中取硬盘序列号的源码,硬件API的使用。如何生成dll,如何在VC中把生成值存盘。

hhxz770 2001-03-09 11:26:00
各位好:
现小生有一难题。谁能帮忙用下面的源码实现以下几步;因小生是只善长vb,请各位写出代码。感激不尽。
小生难点:1.在vc中hdid9x,hdidnt不会返回s即序列号的值,2.不会调用函数返回值。
希望实现如下:
1.谁能在VC中把源码中用文本框输出序列号的值。并保存一文件中。请附源码
2.谁能在VC中把源码生成DLL文件。能在VC中调用
3.谁能把其转化为vb 程序
附源程序为陆鳞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0XEC命令对IDE端口进行监测.获取硬盘信息.
一般情况下,我们就写个VXD或者DRIVER来完成.但是现在,通过MS的S.M.A.R.T.接口,我们可以直接从RING3调用API DeviceIoControl()来获取硬盘信息.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dio.h>

#define DFP_GET_VERSION 0x00074080
#define DFP_SEND_DRIVE_COMMAND 0x0007c084
#define DFP_RECEIVE_DRIVE_DATA 0x0007c088

#pragma pack(1)
typedef struct _GETVERSIONOUTPARAMS {
BYTE bVersion; // Binary driver version.
BYTE bRevision; // Binary driver revision.
BYTE bReserved; // Not used.
BYTE bIDEDeviceMap; // Bit map of IDE devices.
DWORD fCapabilities; // Bit mask of driver capabilities.
DWORD dwReserved[4]; // For future use.
} GETVERSIONOUTPARAMS, *PGETVERSIONOUTPARAMS, *LPGETVERSIONOUTPARAMS;

typedef struct _IDEREGS {
BYTE bFeaturesReg; // Used for specifying SMART "commands".
BYTE bSectorCountReg; // IDE sector count register
BYTE bSectorNumberReg; // IDE sector number register
BYTE bCylLowReg; // IDE low order cylinder value
BYTE bCylHighReg; // IDE high order cylinder value
BYTE bDriveHeadReg; // IDE drive/head register
BYTE bCommandReg; // Actual IDE command.
BYTE bReserved; //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Must be zero.
} IDEREGS, *PIDEREGS, *LPIDEREGS;

typedef struct _SENDCMDINPARAMS {
DWORD cBufferSize; // Buffer size in bytes
IDEREGS irDriveRegs; // Structure with drive register values.
BYTE bDriveNumber; // Physical drive number to send
// command to (0,1,2,3).
BYTE bReserved[3]; // Reserved for future expansion.
DWORD dwReserved[4]; // For future use.
//BYTE bBuffer[1]; // Input buffer.
} SENDCMDINPARAMS, *PSENDCMDINPARAMS, *LPSENDCMDINPARAMS;

typedef struct _DRIVERSTATUS {
BYTE bDriverError; // Error code from driver,
// or 0 if no error.
BYTE bIDEStatus; // Contents of IDE Error register.
// Only valid when bDriverError
// is SMART_IDE_ERROR.
BYTE bReserved[2]; // Reserved for future expansion.
DWORD dwReserved[2]; // Reserved for future expansion.
} DRIVERSTATUS, *PDRIVERSTATUS, *LPDRIVERSTATUS;

typedef struct _SENDCMDOUTPARAMS {
DWORD cBufferSize; // Size of bBuffer in bytes
DRIVERSTATUS DriverStatus; // Driver status structure.
BYTE bBuffer[512]; // Buffer of arbitrary length
// in which to store the data read from the drive.
} SENDCMDOUTPARAMS, *PSENDCMDOUTPARAMS, *LPSENDCMDOUTPARAMS;

typedef struct _IDSECTOR {
USHORT wGenConfig;
USHORT wNumCyls;
USHORT wReserved;
USHORT wNumHeads;
USHORT wBytesPerTrack;
USHORT wBytesPerSector;
USHORT wSectorsPerTrack;
USHORT wVendorUnique[3];
CHAR sSerialNumber[20];
USHORT wBufferType;
USHORT wBufferSize;
USHORT wECCSize;
CHAR sFirmwareRev[8];
CHAR sModelNumber[40];
USHORT wMoreVendorUnique;
USHORT wDoubleWordIO;
USHORT wCapabilities;
USHORT wReserved1;
USHORT wPIOTiming;
USHORT wDMATiming;
USHORT wBS;
USHORT wNumCurrentCyls;
USHORT wNumCurrentHeads;
USHORT wNumCurrentSectorsPerTrack;
ULONG ulCurrentSectorCapacity;
USHORT wMultSectorStuff;
ULONG ulTotalAddressableSectors;
USHORT wSingleWordDMA;
USHORT wMultiWordDMA;
BYTE bReserved[128];
} IDSECTOR, *PIDSECTOR;

/*+++
Global vars
---*/
GETVERSIONOUTPARAMS vers;
SENDCMDINPARAMS in;
SENDCMDOUTPARAMS out;
HANDLE h;
DWORD i;
BYTE j;


VOID ChangeByteOrder(PCHAR szString, USHORT uscStrSize)
{

USHORT i;
CHAR temp;

for (i = 0; i < uscStrSize; i+=2)
{
temp = szString[i];
szString[i] = szString[i+1];
szString[i+1] = temp;
}
}

void DetectIDE(BYTE bIDEDeviceMap){
if (bIDEDeviceMap&1){
if (bIDEDeviceMap&16){
cout<<"ATAPI device is attached to primary controller, drive 0."<<endl;
}else{
cout<<"IDE device is attached to primary controller, drive 0."<<endl;
}
}
if (bIDEDeviceMap&2){
if (bIDEDeviceMap&32){
cout<<"ATAPI device is attached to primary controller, drive 1."<<endl;
}else{
cout<<"IDE device is attached to primary controller, drive 1."<<endl;
}
}
if (bIDEDeviceMap&4){
if (bIDEDeviceMap&64){
cout<<"ATAPI device is attached to secondary controller, drive 0."<<endl;
}else{
cout<<"IDE device is attached to secondary controller, drive 0."<<endl;
}
}
if (bIDEDeviceMap&8){
if (bIDEDeviceMap&128){
cout<<"ATAPI device is attached to secondary controller, drive 1."<<endl;
}else{
cout<<"IDE device is attached to secondary controller, drive 1."<<endl;
}
}
}

void hdid9x(){
ZeroMemory(&vers,sizeof(vers));
//We start in 95/98/Me
h=CreateFile("\\\\.\\Smartvsd",0,0,0,CREATE_NEW,0,0);
if (!h){
cout<<"open smartvsd.vxd failed"<<endl;
exit(0);
}

if (!DeviceIoControl(h,DFP_GET_VERSION,0,0,&vers,sizeof(vers),&i,0)){
cout<<"DeviceIoControl failed:DFP_GET_VERSION"<<endl;
CloseHandle(h);
return;
}
//If IDE identify command not supported, fails
if (!(vers.fCapabilities&1)){
cout<<"Error: IDE identify command not supported.";
CloseHandle(h);
return;
}
//Display IDE drive number detected
DetectIDE(vers.bIDEDeviceMap);
//Identify the IDE drives
for (j=0;j<4;j++){
PIDSECTOR phdinfo;
char s[41];

ZeroMemory(&in,sizeof(in));
ZeroMemory(&out,sizeof(out));
if (j&1){
in.irDriveRegs.bDriveHeadReg=0xb0;
}else{
in.irDriveRegs.bDriveHeadReg=0xa0;
}
if (vers.fCapabilities&(16>>j)){
//We don't detect a ATAPI device.
cout<<"Drive "<<(int)(j+1)<<" is a ATAPI device, we don't detect it"<<endl;
continue;
}else{
in.irDriveRegs.bCommandReg=0xec;
}
in.bDriveNumber=j;
in.irDriveRegs.bSectorCountReg=1;
in.irDriveRegs.bSectorNumberReg=1;
in.cBufferSize=512;
if (!DeviceIoControl(h,DFP_RECEIVE_DRIVE_DATA,&in,sizeof(in),&out,sizeof(out),&i,0)){
cout<<"DeviceIoControl failed:DFP_RECEIVE_DRIVE_DATA"<<endl;
CloseHandle(h);
return;
}
phdinfo=(PIDSECTOR)out.bBuffer;
memcpy(s,phdinfo->sModelNumber,40);
s[40]=0;
ChangeByteOrder(s,40);
cout<<endl<<"Module Number:"<<s<<endl;
memcpy(s,phdinfo->sFirmwareRev,8);
s[8]=0;
ChangeByteOrder(s,8);
cout<<"\tFirmware rev:"<<s<<endl;
memcpy(s,phdinfo->sSerialNumber,20);
s[20]=0;
ChangeByteOrder(s,20);
cout<<"\tSerial Number:"<<s<<endl;
cout<<"\tCapacity:"<<phdinfo->ulTotalAddressableSectors/2/1024<<"M"<<endl<<endl;
}

//Close handle before quit
CloseHandle(h);
// CopyRight();

}

void hdidnt(){
char hd[80];
PIDSECTOR phdinfo;
char s[41];

ZeroMemory(&vers,sizeof(vers));
//We start in NT/Win2000
for (j=0;j<4;j++){
sprintf(hd,"\\\\.\\PhysicalDrive%d",j);
h=CreateFile(hd,GENERIC_READ|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0,OPEN_EXISTING,0,0);
if (!h){
continue;
}
if (!DeviceIoControl(h,DFP_GET_VERSION,0,0,&vers,sizeof(vers),&i,0)){
CloseHandle(h);
continue;
}
//If IDE identify command not supported, fails
if (!(vers.fCapabilities&1)){
cout<<"Error: IDE identify command not supported.";
CloseHandle(h);
return;
}
//Identify the IDE drives
ZeroMemory(&in,sizeof(in));
ZeroMemory(&out,sizeof(out));
if (j&1){
in.irDriveRegs.bDriveHeadReg=0xb0;
}else{
in.irDriveRegs.bDriveHeadReg=0xa0;
}
if (vers.fCapabilities&(16>>j)){
//We don't detect a ATAPI device.
cout<<"Drive "<<(int)(j+1)<<" is a ATAPI device, we don't detect it"<<endl;
continue;
}else{
in.irDriveRegs.bCommandReg=0xec;
}
in.bDriveNumber=j;
in.irDriveRegs.bSectorCountReg=1;
in.irDriveRegs.bSectorNumberReg=1;
in.cBufferSize=512;
if (!DeviceIoControl(h,DFP_RECEIVE_DRIVE_DATA,&in,sizeof(in),&out,sizeof(out),&i,0)){
cout<<"DeviceIoControl failed:DFP_RECEIVE_DRIVE_DATA"<<endl;
CloseHandle(h);
return;
}
phdinfo=(PIDSECTOR)out.bBuffer;
memcpy(s,phdinfo->sModelNumber,40);
s[40]=0;
ChangeByteOrder(s,40);
cout<<endl<<"Module Number:"<<s<<endl;
memcpy(s,phdinfo->sFirmwareRev,8);
s[8]=0;
ChangeByteOrder(s,8);
cout<<"\tFirmware rev:"<<s<<endl;
memcpy(s,phdinfo->sSerialNumber,20);
s[20]=0;
ChangeByteOrder(s,20);
cout<<"\tSerial Number:"<<s<<endl;
cout<<"\tCapacity:"<<phdinfo->ulTotalAddressableSectors/2/1024<<"M"<<endl<<endl;
CloseHandle(h);
}
// CopyRight();
}

void main(){
OSVERSIONINFO VersionInfo;

ZeroMemory(&VersionInfo,sizeof(VersionInfo));
VersionInfo.dwOSVersionInfoSize=sizeof(VersionInfo);
GetVersionEx(&VersionInfo);

switch (VersionInfo.dwPlatformId){
case VER_PLATFORM_WIN32s:
cout<<"Win32s is not supported by this programm."<<endl;
return;
case VER_PLATFORM_WIN32_WINDOWS:
hdid9x();
return;
case VER_PLATFORM_WIN32_NT:
hdidnt();
return;
}
}


...全文
258 8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8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ttyp 2001-04-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谢谢!
hhxz770 2001-04-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o ttyp:
给你分了,呵
puniness 2001-04-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已发至你E-MAIN.
hhxz770 2001-03-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的mail:hhhh_1234@sina.com

另这问题我找到答案。各位只好在csdn的行业软件中搜索:序列号,已经有人做了vb, vc等的dll,可下看,具体地方的因本人正出差,忘记了csdn中一定能找到。
acyan 2001-03-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用VC制作通用的DLL控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工程中添加DEF文件,对输出函数说明如下:
EXPORT
OUTPUTFUNCTION1 @1
……
然后一起编译。
另一种是在编译头文件中更改编译方式。这个方法我没有使用过,只是看到了。如果你们想知道我可以查了给你们!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不正确望指教!
gongxy 2001-03-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I build dll,If you need ,please post me your e-mail address

gongxy@siusoft.com.cn
ttyp 2001-03-1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也有这样的麻烦,我想用VC++6.0作DLL库,用VB6.0调用,如果解决的话请发一份给我,在下感激不尽!
E-mail:ttyp@china.com
hhxz770 2001-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没有高手吗?给点意见啊
本书共16章,分为4篇,详细讲解了使用各种软件和平台进行音、视频多媒体编程的技术,以案例为对象展示实现过程、分析技术难点。主要内容包括软件Visual C++2005的开发技术、DirectSound开发音频、DirectShow/VFW开发视频、MMX/SSE进行多媒体汇编编程、DM642 DSP进行音视频算法优化和主流视频算法MPEG-4/H.264的编码原理及工程实践。本书系统地介绍Visual C++ 2005进行流媒体编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采用案例为主的叙述方式,将大量的技术理论融入具体的案例剖析。采用的案例均来源于作者实际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可以帮助读者在开发进行参考或直接应用。 第1篇 开发基础 1 第1章 数字音视频开发技术基础 3 1.1 数字音视频基本概念 4 1.1.1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4 1.1.2 各种数字音频文件格式基础 4 1.1.3 视频的相关基础概念 8 1.1.4 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 8 1.2 数字音视频数据的编解码技术 10 1.2.1 音频数据的编解码 11 1.2.2 视频数据的编解码 13 1.2.3 音视频编码的相关标准 13 1.3 音视频处理平台的选择 15 1.3.1 个人多媒体计算机 15 1.3.2 嵌入式处理器ARM 16 1.3.3 数字媒体处理器DSP 16 1.4 音视频开发的典型应用 16 1.4.1 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 16 1.4.2 公共领域的音视频应用 18 1.5 常用音视频开发工具 21 1.5.1 DirectSound音频开发 21 1.5.2 DirectShow视频开发 21 1.5.3 DSP CCS算法开发 22 1.6 本章小结 23 第2章 Visual C++ 2005开发基础 25 2.1 Visual C++ 2005新增特性 26 2.1.1 句柄(Handles) 26 2.1.2 类型的声明 26 2.1.3 对代码编辑的改进 27 2.2 VC能做的事情 27 2.2.1 生成传统的控制台应用程序 27 2.2.2 生成基于MFC的应用程序 32 2.2.3 生成静态链接库 40 2.2.4 生成动态链接库 41 2.3 利用向导完成基本开发 46 2.3.1 生成应用程序 46 2.3.2 生成应用库LIB/DLL 53 2.4 MFC编程基础 56 2.4.1 Windows消息与事件 56 2.4.2 消息与事件的响应 63 2.4.3 常用消息 66 2.5 基于对话框的编程 68 2.5.1 创建和编辑对话框 68 2.5.2 对话框种类 75 2.6 常用控件使用技巧 79 2.6.1 按钮类控件的使用 80 2.6.2 文本可编辑类控件的使用 81 2.6.3 静态类控件的使用 82 2.6.4 其他控件 83 2.7 Visual 2005开发技术资源 84 2.7.1 MSDN在线帮助 84 2.7.2 丰富的网络资源 86 2.8 Visual 2005开发的常见问题 86 2.8.1 如何使用volatile和const_cast 86 2.8.2 如何构造unicode版本的程序 87 2.8.3 如何使用.def文件 87 2.8.4 如何正确编写Win32 DLL 87 2.8.5 如何编写和使用资源DLL 88 2.8.6 如何实现对话框的数据交换 88 2.9 本章小结 89 第2篇 音频开发 91 第3章 DirectSound开发基础 93 3.1 Microsoft DirectSound SDK 94 3.1.1 比较DirectSound与DirectMusic 94 3.1.2 DirectSound SDK能做什么 95 3.1.3 如何获取DirectSound SDK 96 3.1.4 DirectSound SDK的基本结构 98 3.1.5 Directsound SDK安装 100 3.1.6 选择最适合用户的DirectSound SDK 100 3.1.7 用DirectSound进行编程的必要步骤 102 3.2 DirectSound的详细使用方法 103 3.2.1 DirectSound设备对象 104 3.2.2 DirectSound缓冲区对象 107 3.2.3 使用WAV数据 114 3.2.4 使用音效 116 3.3 开发环境配置 118 3.3.1 Visual C++基本开发环境配置 119 3.3.2 DirectSound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配置 119 3.3.3 DirectSound Filter开发环境配置 121 3.4 调试音频处理程序 125 3.4.1 Visual C++调试器 125 3.4.2 DirectSound常用的调试技术 128 3.5 DirectSound开发的常见问题 130 3.6 本章小结 131 第4章 打造自己的音频播放器 133 4.1 系统设计和分析 134 4.2 缓冲区和通知基础 135 4.2.1 缓冲区的概念 135 4.2.2 缓冲区的通知 136 4.3 播放文件 137 4.3.1 创建DirectSound对象 137 4.3.2 创建播放缓冲区 138 4.3.3 调用方法播放声音 145 4.3.4 结束播放 146 4.4 系统效果演示 146 4.4.1 新建基于对话框的程序框架 147 4.4.2 添加控件及变量 147 4.4.3 封装CDirectSound类实现DirectSound声音播放 148 4.4.4 与对话框界面相关操作实现 156 4.4.5 程序运行结果 159 4.5 DirectSound开发常见问题 160 4.6 本章小结 161 第5章 语音3D特效器制作 163 5.1 系统设计和分析 164 5.2 DirectSound 3D缓冲区 164 5.2.1 获取3D缓冲区对象 165 5.2.2 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166 5.2.3 处理模式 167 5.2.4 声音圆锥 167 5.3 DirectSound 3D虚拟听众 168 5.3.1 获得3D听众 168 5.3.2 听众的空间参数 169 5.3.3 距离因子与Doppler效应 171 5.3.4 滚降因子与延迟设置 173 5.4 系统效果演示 174 5.4.1 具体的实现步骤 174 5.4.2 程序的实现代码 176 5.4.3 程序运行结果 186 5.5 DirectSound 3D开发常见问题 187 5.6 本章小结 188 第6章 对拾音设备录制自己的语音文件 189 6.1 系统分析和设计 190 6.2 管理捕获缓冲区 191 6.2.1 创建捕获缓冲区 191 6.2.2 启动缓冲区 197 6.2.3 封锁缓冲区 197 6.2.4 解锁缓冲区 198 6.2.5 止捕获 199 6.3 系统效果演示 199 6.3.1 声音类的封装 199 6.3.2 声音管理函数的实现 202 6.3.3 程序运行结果 214 6.4 DirectSound录制语音文件开发常见问题 215 6.5 本章小结 216 第3篇 视频开发 217 第7章 DirectShow开发基础 219 7.1 Microsoft DirectShow SDK 220 7.1.1 DirectX及成员组成 220 7.1.2 DirectShow SDK能做什么 221 7.1.3 如何获取DirectShow SDK 221 7.1.4 安装Direshow SDK 222 7.2 开发环境配置 224 7.2.1 生成DirectShow SDK开发库 224 7.2.2 Visual C++开发环境配置 229 7.2.3 常见问题解析集锦 232 7.3 DirectShow SDK基本架构 234 7.3.1 DirectShow SDK总体架构 234 7.3.2 DirectShow SDK简单应用程序案例 236 7.3.3 滤波器链表Filer Graph及各种组件 244 7.3.4 构建滤波器链表(Building Filer Graph) 252 7.3.5 滤波器链表的数据流动Data Flow 257 7.3.6 DirectShow的事件通知机制 261 7.3.7 常用DirectShow SDK接口 267 7.4 DirectShow SDK常用开发案例 267 7.4.1 通用开发流程 268 7.4.2 系统初始化 268 7.4.3 媒体播放方法 268 7.4.4 消息处理方法 270 7.4.5 视频采集技术 271 7.4.6 音频采集案例 282 7.5 本章小结 293 第8章 打造自己的媒体播放器 295 8.1 系统分析与设计 296 8.1.1 FilterGraph结构设计 297 8.1.2 GraphEdit模拟实现 297 8.1.3 界面设计 299 8.2 实现媒体控制类 307 8.2.1 CDXGraph类初始化 308 8.2.2 创建Graph滤波器链表 309 8.2.3 图像窗口设计 311 8.2.4 媒体播放控制 312 8.2.5 全屏显示及抓图存盘实现 315 8.3 实现一个简单的媒体播放器 317 8.4 升级你的播放器 321 8.4.1 添加控制功能 321 8.4.2 添加拖放功能 325 8.4.3 添加音量调节功能 326 8.4.4 添加欢迎背景图片 328 8.5 系统效果展示 328 8.6 如何播放更多的文件格式 329 8.7 本章小结 330 第9章 自制DV实现视频采集 331 9.1 系统分析与设计 332 9.1.1 采集设备的枚举 332 9.1.2 使用Capture Graph Builder 335 9.1.3 采集参数的设置 336 9.2 使用经典采集技术实现视频捕获 338 9.2.1 GraphEdit模拟实现 338 9.2.2 视频捕获类CCaptureClass的实现 340 9.2.3 界面设计 345 9.3 使用VMR技术实现视频图像捕获 350 9.3.1 VMR技术基础 350 9.3.2 GraphEdit模拟实现视频捕获预览 350 9.3.3 视频图像捕获类CVMR_Capture的实现 353 9.3.4 界面设计 361 9.4 系统效果演示 366 9.4.1 实例一 系统效果演示 367 9.4.2 实例二 系统效果演示 368 9.5 本章小结 369 第10章 VFW技术实现视频处理通用平台 371 10.1 VFW开发技术流程分析 372 10.1.1 技术概述 372 10.1.2 VFW采集开发流程图 373 10.2 使用VFW实现视频捕获和预览 373 10.2.1 建立单文档应用程序 373 10.2.2 创建视频窗口 375 10.2.3 设计回调函数 376 10.2.4 视频图像显示设置 378 10.2.5 捕获预览视频 379 10.2.6 配置视频格式及图像参数 381 10.3 使用系统插件实现视频编解码 382 10.3.1 使用系统视频编解码插件 383 10.3.2 视频编码码流写AVI文件 385 10.3.3 关闭平台 387 10.4 使用XviD CODEC算法实现视频编解码 388 10.4.1 生成XviD算法静态库(编译过程) 388 10.4.2 实现XviD CODEC视频编码算法函数 389 10.4.3 实现XviD CODEC视频解码算法函数 393 10.4.4 使用XviD CODEC编解码算法 395 10.5 平台应用效果展示 398 10.6 本章小结 399 第4篇 编解码技术 401 第11章 纵览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403 11.1 数字音视频基础 404 11.2 音视频编解码及方法 406 11.2.1 音频编码方法 406 11.2.2 视频编码方法 410 11.3 编解码技术标准 417 11.3.1 静态图像编码标准 418 11.3.2 MPEG-4/H.264视频算法 424 11.3.3 AVS国产视频编码标准 430 11.4 编解码产业及发展 431 11.4.1 编解码资源一览 431 11.4.2 编解码发展前景 432 11.5 本章小结 433 第12章 使用MMX/SSE 2进行多媒体编程 435 12.1 MMX/SSE 2技术基础 436 12.2 MMX/SSE 2指令剖析 439 12.2.1 MMX媒体扩展指令 439 12.2.2 MMX程序设计 444 12.2.3 SSE/SSE 2媒体扩展指令 455 12.2.4 SSE程序设计详细解析 457 12.3 使用MMX/SSE 2进行音视频开发 463 12.3.1 开发前技术准备 464 12.3.2 MMX/SSE 2视频编解码编程 465 12.3.3 使用VC调试MMX/SSE 2程序 470 12.4 MMX/SSE 2开发常见问题 472 12.4.1 制订计划 472 12.4.2 哪部分代码可使用MMX技术改进 473 12.4.3 代码是浮点型还是整型 473 12.4.4 EMMS准则 474 12.4.5 CPUID的检测MMX技术的用法 474 12.4.6 数据对齐 474 12.4.7 数据安排 475 12.4.8 应用程序最后的调整 476 12.5 本章小结 476 第13章 用DM642实现视频编解码技术 477 13.1 数字媒体处理器TMS320DM642DSP概述 478 13.2 DSP软件开发环境CCS 481 13.2.1 安装CCS 481 13.2.2 CCS主要部件 482 13.2.3 使用CCS优化工具实现算法优化 488 13.3 用C语言进行视频算法框架编程 492 13.3.1 C编程规则和参考 492 13.3.2 DSP关键字与CMD文件使用 493 13.3.3 算法系统资源剖析 495 13.4 DM642实现视频算法优化 497 13.4.1 并行算法指令和建立软件流水 497 13.4.2 使用intrinsic指令完成核心模块的优化 499 13.4.3 使用DSP线性汇编优化核心模块 500 13.4.4 使用Cache技术实现算法优化 507 13.4.5 使用乒乓式EDMA实现算法优化 508 13.5 DM642优化视频算法常见问题 513 13.6 本章小结 518 第14章 XviD CODEC实现MPEG-4编解码 519 14.1 MPEG-4编解码概述 520 14.1.1 基于对象的MPEG-4视频编码 520 14.1.2 XviD格式文件播放 520 14.2 XviD CODEC编解码分析 521 14.2.1 MPEG-4编解码设计与剖析 521 14.2.2 MMX/SSE 2实现XviD CODEC 549 14.2.3 DM642下XviD CODEC优化 553 14.3 运行XviD CODEC系统 559 14.3.1 YUV原始视频数据及其显示 559 14.3.2 VC平台下编译和运行XviD CODEC 559 14.3.3 CODEC在DSP下软仿真和硬仿真 562 14.4 系统效果展示 562 14.5 本章小结 563 第15章 X264实现H.264/AVC视频编码 565 15.1 H.264/AVC编码概要 566 15.1.1 开源代码工程管理软件 566 15.1.2 获取开源算法工程 566 15.1.3 H.264/AVC新特性 567 15.2 X264视频编码分析 568 15.2.1 H.264/AVC关键技术要点 569 15.2.2 X264视频编码设计与剖析 577 15.2.3 X264核心模块MMX/DSP汇编优化 599 15.3 运行X264编码系统 606 15.3.1 VC平台下编译和运行X264 606 15.3.2 JM验证X264码流 610 15.3.3 ffmpeg的H.264视频解码 611 15.4 系统效果展示 611 15.4.1 X264实现H.264/AVC视频编码 611 15.4.2 ffmpeg-h264-vc工程实现H.264视频解码 612 15.5 本章小结 613 第16章 打造自己的DVR监控系统 615 16.1 DVR监控系统分析与设计 616 16.1.1 监控系统分类 616 16.1.2 监控系统组成 617 16.1.3 基于压缩板卡的SDK软件开发包 619 16.2 DVR监控系统主界面软件设计 621 16.2.1 对话框应用程序开发 621 16.2.2 位图按钮设计 622 16.3 模拟DVR视频采集 636 16.3.1 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采集回放 636 16.3.2 基于DirectShow的影音文件回放 638 16.4 系统效果展示 643 16.5 本章小结 644 附录A 旧版VC升级到VC 2005程序安全的10点注意事项 645 附录B 开发常见问题 (附源码) 因先前网友反映先前版本(11分卷版)分卷数量太多导致解压经常出错,因本人上传权限为100MB,先已重新压缩上传为2分卷版,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 本下载链接为分卷2,总共两个分卷 分卷1地址为: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a7952113/4785478 本分卷由2345好压(Haozip)生成,请使用2345好压来解压。 2345好压下载地址:http://www.haozip.com/ 分卷文件共有以下2个: Visual.Cpp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及工程实践.haozip01.zip Visual.Cpp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及工程实践.haozip02.zip
1,pe.zip
PE文件是windows(95/98/NT)目前采用的可执行文件格式。流行的CIH病毒就是通过改变PE文件的内容,并且保持文件大小不变,从而实现自己的功能。本程序通过分析PE文件格式,将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定位表重新定位,指向用户编写的DLL,然后指令指针返回正常调用位置。在DLL通过系统挂钩,实现了后台各种级别密码的截获功能。COOL! (110KB)
2,mailchecker.zip
关于smptp,pop3,tray 等方面的编程(56KB)
3,Image.zip
TImagePlus 是加强版的 TImage 构件,能够一并储存图像与说明文字於单一文件 (347KB)
4,Jandraw.zip
TjanDrawImage 是改良版的 TImage 构件,提供超过 100 个以上的绘图画笔样式,50 种以上的显示特效的构件(553KB)
5,fe500-3.zip
文件快车3(166KB)
6,fe500-2.zip
文件快车2(329KB)
7 ,fe500-1.zip
文件快车1(227KB)
8,catalog.zip
扫描磁盘所有文件的例子(2KB)
9,hexdump.zip
读16进制的文件(3KB)
10,findfiles.zip
使用递归算法在指定目录下查找文件(2KB)
11,listfiles.zip
在列表框显示指定磁盘的所有文件, 文件名包含全路径名(10KB)
12,profile.zip
操作ini文件的例子(5KB)
13,scanfile.zip
如何在一个长文件查找某一个特定的字符串(2KB)
14,iniedit.zip
如何编辑ini文件以及任何包含文本的windows文件(6KB)
15,helpfile.zip
在vb调用help文件并实现winhelp的关键字、主题等功能(5KB)
16,split.zip
如何在vb分割一个文件并组装恢复它(18KB)
17,fileinfo5.zip
演示了如何得到一个文件的信息,如文件属性、文件大小、文件的创建时间等等(11KB)
18,mfile.zip
打开多个文件的例子(33KB)
19,fileinfo1.zip
取得文件信息(4KB)
20,文件操作相关.zip
常用的4个文件函数: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分离文件路径等(2KB)
21,winpe.zip
分析PE文件格式(105KB)
22,storage.zip
文件存储和流化的一些类(10KB)
23,reitp.zip
一个编写得十分专业的宽文本编辑器,功能比Windows的写字板要好得多(90KB)
24,Exception.zip
文件异常处理的一个例子<2030kb>
25,filefind.zip
在一个特定目录下查找文件的例子<1850kb>
26,AddBook.zip
利用文件存盘的地址本管理小程序<2040kb>
27,HexView.zip
读取文件内容并以二进制显示<2180kb>
本书共16章,分为4篇,详细讲解了使用各种软件和平台进行音、视频多媒体编程的技术,以案例为对象展示实现过程、分析技术难点。主要内容包括软件Visual C++2005的开发技术、DirectSound开发音频、DirectShow/VFW开发视频、MMX/SSE进行多媒体汇编编程、DM642 DSP进行音视频算法优化和主流视频算法MPEG-4/H.264的编码原理及工程实践。本书系统地介绍Visual C++ 2005进行流媒体编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采用案例为主的叙述方式,将大量的技术理论融入具体的案例剖析。采用的案例均来源于作者实际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可以帮助读者在开发进行参考或直接应用。 第1篇 开发基础 1 第1章 数字音视频开发技术基础 3 1.1 数字音视频基本概念 4 1.1.1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4 1.1.2 各种数字音频文件格式基础 4 1.1.3 视频的相关基础概念 8 1.1.4 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 8 1.2 数字音视频数据的编解码技术 10 1.2.1 音频数据的编解码 11 1.2.2 视频数据的编解码 13 1.2.3 音视频编码的相关标准 13 1.3 音视频处理平台的选择 15 1.3.1 个人多媒体计算机 15 1.3.2 嵌入式处理器ARM 16 1.3.3 数字媒体处理器DSP 16 1.4 音视频开发的典型应用 16 1.4.1 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 16 1.4.2 公共领域的音视频应用 18 1.5 常用音视频开发工具 21 1.5.1 DirectSound音频开发 21 1.5.2 DirectShow视频开发 21 1.5.3 DSP CCS算法开发 22 1.6 本章小结 23 第2章 Visual C++ 2005开发基础 25 2.1 Visual C++ 2005新增特性 26 2.1.1 句柄(Handles) 26 2.1.2 类型的声明 26 2.1.3 对代码编辑的改进 27 2.2 VC能做的事情 27 2.2.1 生成传统的控制台应用程序 27 2.2.2 生成基于MFC的应用程序 32 2.2.3 生成静态链接库 40 2.2.4 生成动态链接库 41 2.3 利用向导完成基本开发 46 2.3.1 生成应用程序 46 2.3.2 生成应用库LIB/DLL 53 2.4 MFC编程基础 56 2.4.1 Windows消息与事件 56 2.4.2 消息与事件的响应 63 2.4.3 常用消息 66 2.5 基于对话框的编程 68 2.5.1 创建和编辑对话框 68 2.5.2 对话框种类 75 2.6 常用控件使用技巧 79 2.6.1 按钮类控件的使用 80 2.6.2 文本可编辑类控件的使用 81 2.6.3 静态类控件的使用 82 2.6.4 其他控件 83 2.7 Visual 2005开发技术资源 84 2.7.1 MSDN在线帮助 84 2.7.2 丰富的网络资源 86 2.8 Visual 2005开发的常见问题 86 2.8.1 如何使用volatile和const_cast 86 2.8.2 如何构造unicode版本的程序 87 2.8.3 如何使用.def文件 87 2.8.4 如何正确编写Win32 DLL 87 2.8.5 如何编写和使用资源DLL 88 2.8.6 如何实现对话框的数据交换 88 2.9 本章小结 89 第2篇 音频开发 91 第3章 DirectSound开发基础 93 3.1 Microsoft DirectSound SDK 94 3.1.1 比较DirectSound与DirectMusic 94 3.1.2 DirectSound SDK能做什么 95 3.1.3 如何获取DirectSound SDK 96 3.1.4 DirectSound SDK的基本结构 98 3.1.5 Directsound SDK安装 100 3.1.6 选择最适合用户的DirectSound SDK 100 3.1.7 用DirectSound进行编程的必要步骤 102 3.2 DirectSound的详细使用方法 103 3.2.1 DirectSound设备对象 104 3.2.2 DirectSound缓冲区对象 107 3.2.3 使用WAV数据 114 3.2.4 使用音效 116 3.3 开发环境配置 118 3.3.1 Visual C++基本开发环境配置 119 3.3.2 DirectSound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配置 119 3.3.3 DirectSound Filter开发环境配置 121 3.4 调试音频处理程序 125 3.4.1 Visual C++调试器 125 3.4.2 DirectSound常用的调试技术 128 3.5 DirectSound开发的常见问题 130 3.6 本章小结 131 第4章 打造自己的音频播放器 133 4.1 系统设计和分析 134 4.2 缓冲区和通知基础 135 4.2.1 缓冲区的概念 135 4.2.2 缓冲区的通知 136 4.3 播放文件 137 4.3.1 创建DirectSound对象 137 4.3.2 创建播放缓冲区 138 4.3.3 调用方法播放声音 145 4.3.4 结束播放 146 4.4 系统效果演示 146 4.4.1 新建基于对话框的程序框架 147 4.4.2 添加控件及变量 147 4.4.3 封装CDirectSound类实现DirectSound声音播放 148 4.4.4 与对话框界面相关操作实现 156 4.4.5 程序运行结果 159 4.5 DirectSound开发常见问题 160 4.6 本章小结 161 第5章 语音3D特效器制作 163 5.1 系统设计和分析 164 5.2 DirectSound 3D缓冲区 164 5.2.1 获取3D缓冲区对象 165 5.2.2 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166 5.2.3 处理模式 167 5.2.4 声音圆锥 167 5.3 DirectSound 3D虚拟听众 168 5.3.1 获得3D听众 168 5.3.2 听众的空间参数 169 5.3.3 距离因子与Doppler效应 171 5.3.4 滚降因子与延迟设置 173 5.4 系统效果演示 174 5.4.1 具体的实现步骤 174 5.4.2 程序的实现代码 176 5.4.3 程序运行结果 186 5.5 DirectSound 3D开发常见问题 187 5.6 本章小结 188 第6章 对拾音设备录制自己的语音文件 189 6.1 系统分析和设计 190 6.2 管理捕获缓冲区 191 6.2.1 创建捕获缓冲区 191 6.2.2 启动缓冲区 197 6.2.3 封锁缓冲区 197 6.2.4 解锁缓冲区 198 6.2.5 止捕获 199 6.3 系统效果演示 199 6.3.1 声音类的封装 199 6.3.2 声音管理函数的实现 202 6.3.3 程序运行结果 214 6.4 DirectSound录制语音文件开发常见问题 215 6.5 本章小结 216 第3篇 视频开发 217 第7章 DirectShow开发基础 219 7.1 Microsoft DirectShow SDK 220 7.1.1 DirectX及成员组成 220 7.1.2 DirectShow SDK能做什么 221 7.1.3 如何获取DirectShow SDK 221 7.1.4 安装Direshow SDK 222 7.2 开发环境配置 224 7.2.1 生成DirectShow SDK开发库 224 7.2.2 Visual C++开发环境配置 229 7.2.3 常见问题解析集锦 232 7.3 DirectShow SDK基本架构 234 7.3.1 DirectShow SDK总体架构 234 7.3.2 DirectShow SDK简单应用程序案例 236 7.3.3 滤波器链表Filer Graph及各种组件 244 7.3.4 构建滤波器链表(Building Filer Graph) 252 7.3.5 滤波器链表的数据流动Data Flow 257 7.3.6 DirectShow的事件通知机制 261 7.3.7 常用DirectShow SDK接口 267 7.4 DirectShow SDK常用开发案例 267 7.4.1 通用开发流程 268 7.4.2 系统初始化 268 7.4.3 媒体播放方法 268 7.4.4 消息处理方法 270 7.4.5 视频采集技术 271 7.4.6 音频采集案例 282 7.5 本章小结 293 第8章 打造自己的媒体播放器 295 8.1 系统分析与设计 296 8.1.1 FilterGraph结构设计 297 8.1.2 GraphEdit模拟实现 297 8.1.3 界面设计 299 8.2 实现媒体控制类 307 8.2.1 CDXGraph类初始化 308 8.2.2 创建Graph滤波器链表 309 8.2.3 图像窗口设计 311 8.2.4 媒体播放控制 312 8.2.5 全屏显示及抓图存盘实现 315 8.3 实现一个简单的媒体播放器 317 8.4 升级你的播放器 321 8.4.1 添加控制功能 321 8.4.2 添加拖放功能 325 8.4.3 添加音量调节功能 326 8.4.4 添加欢迎背景图片 328 8.5 系统效果展示 328 8.6 如何播放更多的文件格式 329 8.7 本章小结 330 第9章 自制DV实现视频采集 331 9.1 系统分析与设计 332 9.1.1 采集设备的枚举 332 9.1.2 使用Capture Graph Builder 335 9.1.3 采集参数的设置 336 9.2 使用经典采集技术实现视频捕获 338 9.2.1 GraphEdit模拟实现 338 9.2.2 视频捕获类CCaptureClass的实现 340 9.2.3 界面设计 345 9.3 使用VMR技术实现视频图像捕获 350 9.3.1 VMR技术基础 350 9.3.2 GraphEdit模拟实现视频捕获预览 350 9.3.3 视频图像捕获类CVMR_Capture的实现 353 9.3.4 界面设计 361 9.4 系统效果演示 366 9.4.1 实例一 系统效果演示 367 9.4.2 实例二 系统效果演示 368 9.5 本章小结 369 第10章 VFW技术实现视频处理通用平台 371 10.1 VFW开发技术流程分析 372 10.1.1 技术概述 372 10.1.2 VFW采集开发流程图 373 10.2 使用VFW实现视频捕获和预览 373 10.2.1 建立单文档应用程序 373 10.2.2 创建视频窗口 375 10.2.3 设计回调函数 376 10.2.4 视频图像显示设置 378 10.2.5 捕获预览视频 379 10.2.6 配置视频格式及图像参数 381 10.3 使用系统插件实现视频编解码 382 10.3.1 使用系统视频编解码插件 383 10.3.2 视频编码码流写AVI文件 385 10.3.3 关闭平台 387 10.4 使用XviD CODEC算法实现视频编解码 388 10.4.1 生成XviD算法静态库(编译过程) 388 10.4.2 实现XviD CODEC视频编码算法函数 389 10.4.3 实现XviD CODEC视频解码算法函数 393 10.4.4 使用XviD CODEC编解码算法 395 10.5 平台应用效果展示 398 10.6 本章小结 399 第4篇 编解码技术 401 第11章 纵览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403 11.1 数字音视频基础 404 11.2 音视频编解码及方法 406 11.2.1 音频编码方法 406 11.2.2 视频编码方法 410 11.3 编解码技术标准 417 11.3.1 静态图像编码标准 418 11.3.2 MPEG-4/H.264视频算法 424 11.3.3 AVS国产视频编码标准 430 11.4 编解码产业及发展 431 11.4.1 编解码资源一览 431 11.4.2 编解码发展前景 432 11.5 本章小结 433 第12章 使用MMX/SSE 2进行多媒体编程 435 12.1 MMX/SSE 2技术基础 436 12.2 MMX/SSE 2指令剖析 439 12.2.1 MMX媒体扩展指令 439 12.2.2 MMX程序设计 444 12.2.3 SSE/SSE 2媒体扩展指令 455 12.2.4 SSE程序设计详细解析 457 12.3 使用MMX/SSE 2进行音视频开发 463 12.3.1 开发前技术准备 464 12.3.2 MMX/SSE 2视频编解码编程 465 12.3.3 使用VC调试MMX/SSE 2程序 470 12.4 MMX/SSE 2开发常见问题 472 12.4.1 制订计划 472 12.4.2 哪部分代码可使用MMX技术改进 473 12.4.3 代码是浮点型还是整型 473 12.4.4 EMMS准则 474 12.4.5 CPUID的检测MMX技术的用法 474 12.4.6 数据对齐 474 12.4.7 数据安排 475 12.4.8 应用程序最后的调整 476 12.5 本章小结 476 第13章 用DM642实现视频编解码技术 477 13.1 数字媒体处理器TMS320DM642DSP概述 478 13.2 DSP软件开发环境CCS 481 13.2.1 安装CCS 481 13.2.2 CCS主要部件 482 13.2.3 使用CCS优化工具实现算法优化 488 13.3 用C语言进行视频算法框架编程 492 13.3.1 C编程规则和参考 492 13.3.2 DSP关键字与CMD文件使用 493 13.3.3 算法系统资源剖析 495 13.4 DM642实现视频算法优化 497 13.4.1 并行算法指令和建立软件流水 497 13.4.2 使用intrinsic指令完成核心模块的优化 499 13.4.3 使用DSP线性汇编优化核心模块 500 13.4.4 使用Cache技术实现算法优化 507 13.4.5 使用乒乓式EDMA实现算法优化 508 13.5 DM642优化视频算法常见问题 513 13.6 本章小结 518 第14章 XviD CODEC实现MPEG-4编解码 519 14.1 MPEG-4编解码概述 520 14.1.1 基于对象的MPEG-4视频编码 520 14.1.2 XviD格式文件播放 520 14.2 XviD CODEC编解码分析 521 14.2.1 MPEG-4编解码设计与剖析 521 14.2.2 MMX/SSE 2实现XviD CODEC 549 14.2.3 DM642下XviD CODEC优化 553 14.3 运行XviD CODEC系统 559 14.3.1 YUV原始视频数据及其显示 559 14.3.2 VC平台下编译和运行XviD CODEC 559 14.3.3 CODEC在DSP下软仿真和硬仿真 562 14.4 系统效果展示 562 14.5 本章小结 563 第15章 X264实现H.264/AVC视频编码 565 15.1 H.264/AVC编码概要 566 15.1.1 开源代码工程管理软件 566 15.1.2 获取开源算法工程 566 15.1.3 H.264/AVC新特性 567 15.2 X264视频编码分析 568 15.2.1 H.264/AVC关键技术要点 569 15.2.2 X264视频编码设计与剖析 577 15.2.3 X264核心模块MMX/DSP汇编优化 599 15.3 运行X264编码系统 606 15.3.1 VC平台下编译和运行X264 606 15.3.2 JM验证X264码流 610 15.3.3 ffmpeg的H.264视频解码 611 15.4 系统效果展示 611 15.4.1 X264实现H.264/AVC视频编码 611 15.4.2 ffmpeg-h264-vc工程实现H.264视频解码 612 15.5 本章小结 613 第16章 打造自己的DVR监控系统 615 16.1 DVR监控系统分析与设计 616 16.1.1 监控系统分类 616 16.1.2 监控系统组成 617 16.1.3 基于压缩板卡的SDK软件开发包 619 16.2 DVR监控系统主界面软件设计 621 16.2.1 对话框应用程序开发 621 16.2.2 位图按钮设计 622 16.3 模拟DVR视频采集 636 16.3.1 基于DirectShow的视频采集回放 636 16.3.2 基于DirectShow的影音文件回放 638 16.4 系统效果展示 643 16.5 本章小结 644 附录A 旧版VC升级到VC 2005程序安全的10点注意事项 645 附录B 开发常见问题 (附源码) 由于文件过大所以本文件采用分卷压缩的,需要安装好压,并下载完全部压缩分卷。共11个分卷。

2,644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VC/MFC 硬件/系统
社区管理员
  • 硬件/系统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