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中的数据与计算机的引导和运行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的信息可以很明显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完全不对用户透明的数据,只可以被计算机读取和使用,主要包括: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 (MBR))、分区表和引导扇区。这类信息在硬盘中占据的空间不大,数据量也很小,但所起的作用却非常重要,此处数据一旦出现损坏,对整个计算机来说,往往是致命性的故障。第二类信息是一般的文件或数据,对用户是透明的,或者即使隐含的也可以通过修改文件属性看到。
硬盘上电后,系统首先访问硬盘控制电路中保存的诸如厂商、型号等等基本信息备用。随后系统执行BIOS中的一段例行代码,首先读取的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 (MBR))到内存中,然后执行引导记录中的代码,就可以完成引导过程并最终将整个系统的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这就是计算机引导过程的粗略描述。如果要配置多个操作系统,希望在引导过程中可以被用户选择,就需要修改引导记录中的代码来实现这些功能。当然,这种情况下的主引导记录要比单一引导更为复杂。
如Starting Sector(起始扇区)=0,Number of Sectors(扇区数)=1,点击OK按钮后,立即显示出来的内容如图1窗口中所示。这就是物理硬盘0柱面0磁盘面第一扇区的信息,也就是主引导记录的内容(包含分区表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单独截取出来,以文本方式显示,基本上与下面的类似:之所以说成基本类似,是因为这些内容中有些部分不是每台计算机都相同的,例如分区表会随分区数多少而不同,引导记录代码也会因是否加入多引导选择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