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仁的公司规模较大,他租赁了很多机器人,他发现杨白劳公司的机器人不错,就找杨白劳公司租赁了一个。双发签订合同,合同如下:
机器人价值:20万,其中硬件15万,软件5万。
机器人正常工作环境:每天8小时正常运转,中午加油1次。
租赁期限3年,租金每年5万元。
此后1年中,机器人偶尔出现故障,黄世仁公司及时与杨白劳公司沟通,杨白劳公司积极升级换代,故障排除,性能更加优良。由于这1年的使用,机器人硬件出现一些正常磨损。
1年后,
杨白劳公司帐目如下:
资产:机器人:20万(其中硬件14万,软件6万)
租金收入:5万
黄世仁公司帐目如下:
机器人使用收益:100万
租金支出:5万
此后1年中,杨白劳公司主动升级换代。而黄世仁觉得机器人使用效率较低,开始偷偷的把每天使用8小时改为10小时,机器磨损非线性增长。这个现象被杨白劳发现了,他找到黄世仁讨公道,声言如果不恢复到每天使用8小时就诉诸法律,但是他拿不出证据,黄世仁公司的保安不让他随便进入公司,更不能拍照,杨白劳自认倒霉。
1年后,
杨白劳公司帐目如下:
资产:机器人:22万(其中硬件11万,软件11万)
租金收入:5万
黄世仁公司帐目如下:
机器人使用收益:200万
租金支出:5万
杨白劳发现机器人净值增加了,当初签订的合同对自己不利,去找黄世仁要求增加租金,黄世仁不同意,认为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便撕毁。杨白劳无奈,只能再忍耐一年,以便合同到期。
此后1年中,杨白劳公司多次提出为机器人升级换代。而黄世仁坚决反对,他认为目前功能已经够用了,如果增加很多他目前不需要的功能,续签合同时租金会提高的。杨白劳只能把升级程序放在自己笔记本的硬盘里。同时,机器人太智能了,以至于自己学会了偷懒,年末,合同到期。
此时杨白劳公司帐目如下:
资产:机器人:22万(其中硬件9万,软件13万)
租金收入:5万
黄世仁公司帐目如下:
机器人使用收益:200万
租金支出:5万
此后杨白劳把机器人出租给周拨皮公司,年租金6万。
过了几年,杨白劳发现机器人越来越难出租了,各公司招租时都要求硬件资产不得低于5万,的确,硬件磨损大的机器人往往容易出故障。
又过了几年,杨白劳的机器人报废,杨白劳公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