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一下自己对64位应用的意见

TangJianQiang 2006-08-09 02:48:21
刚刚看了一个贴子说现在64位技术根本上就是炒作,对普通用户而言根本用不上。
帖子地址http://community.csdn.net/Expert/topic/4934/4934359.xml?temp=.723385#reply
看了很多人的回复,现在我也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首先一个观点就是现在CPU是不是64位的不是我们现在要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CPU的发展现在遇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摩尔定律很快就不再适用了。我们知道,为了提高CPU工作效率(这里是指CPU的性能)不得不在CPU的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这手法对于Intel和AMD都是一样的,只是走的路线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晶体管做的更小,也就是把制造工艺给提上去。但晶体管在缩小的过程中漏电率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且提升得越来越快。这样对CPU的运行产生了很大的不利,而且工作的晶体管数目越多,CPU的发热量就越大。CPU从一个位数升级到另一个位数是要增加很多的晶体管的,这就是为什么摩尔定律一直适用的原因。因为要增加到一个位数就会增加一些指令和寄存器,还要增加缓存。现在为了从32位升级到64位,并且要把64位的性能发挥出来,那CPU的晶体管就要增加不少,这样CPU的漏电问题会立刻就暴露出来。这漏电问题是一个物理性的问题,是由晶体管的原材料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不是单靠改变一点架构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觉得,CPU的制造厂商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再来考虑从32位升级到64,不然到时候就算是把真正的64位CPU(指能发挥64位性能的CPU)造出来之后都会因为漏电而使用不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理解,请大家踊跃讨论。呵呵!
...全文
810 15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5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zyl910 2006-12-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FPU: 80位
MMX: 64位
SSE: 128位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的板子是技嘉的 GA-6BXD,PCB 版本号 1.6,BIOS 更新到最新。跳线在 100MHz/5.0X,装上 2 只原装 OEM PIII500 CPU,Solt1 接口,开机能够认到 2 个 CPU,显示

INTEL 440BX CHIPSET
VCORE1=2.00V VCORE2=2.00V
INTEL PENTIUM III-MMX CPU 500MHz , 2 Processor(2)
<CPU2 ID=0636><PATCH ID=0035><CPU1 ID=0636><PATCH ID=0035>
Memory Testing... 1048576KB OK.

但是无论安装 WinNT 4.0 Win2000 Pro/Server WinXP 都不能识别 2 个 CPU,任务管理器只有 1 个,任务管理器的图表菜单中也没有每个CPU一个图表的选项。

请教这是怎么回事?
九品仙 2006-09-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期待256位推广,中国芯万岁
nullw 2006-09-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无限制浮动位数计算机才是大势所趋.
wully 2006-09-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大势所趋
TangJianQiang 2006-09-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某些应用上的确需要64位技术,但现在的CPU如果想要提高性能的话已经不能再依赖提高效率这个途径了,必须更改架构!
bobojing8841 2006-08-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是不是还需要补充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之类的寻址方式啊,^_^
BlueTrees 2006-08-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上课就上完整吧

操作数,有三种,立即数,地址,寄存器。

立即数,就是一个常数。

地址有,相对短地址,长地址之分。短地址,相对于某个段寄存器的相对地址,长地址,绝对地址。

寄存器,就是一个寄存器编号
BlueTrees 2006-08-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指令是很长的,远远超过32位。

一个完整的指令,通常有操作码,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构成。

简单的指令只有操作码,比如 nop空操作

有的有一个操作数,比如Int 32,中断指令

操作数的长度也有讲究,有的是8位的,有的16位,有的32位,有的64位。

一个正常的指令,操作码+2个操作数的长度早就超过32位了。

操作码也不是定长的,有的已经很长了,有的系统的操作码甚至采用哈夫曼编码,以便获得优化,那种操作码就会很长,X86体系的操作码一般不太长,但是整个指令早就超过32位长度了。
bobojing8841 2006-08-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如果有人认为64位处理器就是内存寻址大了点,那就太幼稚了。
简单的说,两个超过32位的数据做加运算,如果64位处理器只要一条指令就解决了,32位处理器却要使用多条指令(这好像是以前学汇编时的经典题目,算出需要几条指令)。两者的差距,就此拉开。。。。
当然,你可能说大于32位的数相加的情况很少,至少个人用户几乎用不着。但是除了加法,就没有别的指令超过32位了么?就算现在没有,新设计的指令集,也可以摆脱“最大长度尽量控制在32位”的恶梦了!

所以说,64位并不如很多人想的,只是cpu厂商的未雨绸缪或者无聊操作,而是有迫切的需求立杆见影的效果!
TangJianQiang 2006-08-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没错,64位的确是以后所必须的,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说,要让CPU真正的成为64为必须解决了物理障碍才行,不是说了吗,现在再增加晶体管就会影响CPU的稳定性,不稳定的CPU大家会买账吗?
lserlohn 2006-08-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64位技术是处理器的一个伟大革命,代表着运算速度更快,更精确。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是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

大家之所以说64位没用,是因为64位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缺乏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一段历史:

当时IBM的研究员在发明计算机的时候,曾经说过:“这种机器,全世界大概只需要5台就够了吧....”.
TangJianQiang 2006-08-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alpha_lincolnzzy() ( ) 信誉:100 2006-08-09 15:13:00 得分: 0


此言差矣!!先不说64位是不是当前所需,单单就你所说的严重问题来讲,那只是芯片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问题,每次cpu的升级换代都是在克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实现飞跃,所以,这个严重问题无需操心。另外,64位在行业应用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迅速扩大,4G的内存寻址空间对超大规模的数据库应用已经造成瓶劲。还有在科学计算中,64位的计算能力远远不是32位机器 所能比的,64位的数据线产生的大容量传输已经不仅仅是32位机器 的速度X2那么简单。so,64位计算,大势所趋!
-----------------------------------------------------------------------------------
现在说的是普通用户的CPU,你所说的行业可以购买已经发售很久的CPU啊,比如安腾。但现在64位在普通用户眼中好像就是鸡肋一般,无用武之地
yrj 2006-08-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想不明白,个人电脑中的软件,有64位运算的需求吗?
16->32位很有意义,比如颜色的表示,32真彩色确实比64K色表现能力好。
但是32->64位的意义何在?
服务器才需要吧,访问大于4G字节的文件,seek的位置好计算。但是个人应用中有这么大的文件吗?
alpha_lincolnzzy 2006-08-0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此言差矣!!先不说64位是不是当前所需,单单就你所说的严重问题来讲,那只是芯片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问题,每次cpu的升级换代都是在克服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实现飞跃,所以,这个严重问题无需操心。另外,64位在行业应用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迅速扩大,4G的内存寻址空间对超大规模的数据库应用已经造成瓶劲。还有在科学计算中,64位的计算能力远远不是32位机器 所能比的,64位的数据线产生的大容量传输已经不仅仅是32位机器 的速度X2那么简单。so,64位计算,大势所趋!
现在论文抄袭、学术打假成为学术界、媒体关注的话题。有的学者心存侥幸,有的学者对学术严谨性未加重视等,以至于被相关人士揭发举报,最终身败名裂。而许多毕业生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对论文抄袭现象加以重视,最后不能顺利毕业,荒废了几年时间,得不偿失。现在提供论文检测的机构主要来源于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即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维普通达检测系统。 现在应用较多的是中国知网和万方的检测系统,但是两者都不是免费的,其中,中国知网的费用相对高,在淘宝上一篇硕士论文的检测费用达到两百元。介于此考虑,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下,提供免费检测论文的几个网站。虽然与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一定完全一致,但肯定对论文的修改是有一定帮助的。免费论文检测 1 PaperPass论文通行证网 www.paperpass.org/index.aspx?f=A4BBA37525E99A492050231C7323CF76 系统推出免费试用功能,通过您的手机号码即可申请。申请成功后,您将免费获得3000字的检测量(每个手机限申请一次)。 注:由于服务器服务能力有限,网站每天(从零点计算)提供1000个用户申请免费试用,申请完为止,请您在每天的较早些时候申请,敬请谅解。 PaperPass.Org网站诞生于2007年,是全球首个中文文献相似度比对系统,运营三年来,已经发展成为最权威、最可信赖的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目前在用检测版本是汲取了大量的用户意见后开发的,更新了比对算法,比对的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另外还增加了上传文件、下载报告、引用率统计等实用功能。我们将继续贴近用户需求,升级比对算法,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论文原创性检测服务。 2 维普通达检测系统 http://gocheck.cn/s/8059 第一次成功充值之后即赠送第一次充值额度10%的积分,截止到4月1日,先注册先得哦。 维普-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简称VTTMS)是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与通达恒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而成,该系统结合了维普资讯的数据资源优势与通达的数据挖掘技术并成功地应用在大规模文本比对领域上的创新产品。通过对文档关键语义片段的识别、检测,可检测出文档中存在的不当引用、过度以用,甚至是抄袭等现象,并计算出文档的引用率、复写率和自写率等重要指标,为各级论文评定、检测、发表机构提供论文评定和论文收录的检测依据。 该系统采用TONDA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技术,具有业内领先的检测速度。全文比对数据库由专业的期刊数据库、广泛的web互联网数据、TONDA共享数据库和用户自建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VTTMS具备很高的实用性和易用性,自其成功研发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众多行业和部门得到了广泛使用,获得了高度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3 知识产权卫士-拷克网 http://www.copycheck.com.cn 拷克网成立于2009年,是专业的内容抄袭智能检测平台服务商,成立以来一直执行 “技术领先战略”,开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高端、基础技术---互联网在线中文智能抄袭检测技术,作为一家拥有领先技术的服务商,我们致力于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来满知识版权组织和个人的需要。 公司的技术核心是内容抄袭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以分词技术为基础,以结构智能方法论为指导,开发出文本语义结构化引擎、版式语义结构化引擎、行为语义分析引擎,由此构建了互联网内容抄袭智能检测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主要提供:网站监控、数据萃取、信息标引、情报发现与分析、知识网络、行为语义分析等在线服务。 4 论文检测大师 http://www.check-paper.com/ 只支持 doc 类型文件上传!提交您的有效论文,请不要上传无用文档,每个IP仅有2次检测机会,您的检测结果将以word文档的方式发送到您的邮箱里。 5 中国搜文章照妖镜 http://www.zhongguosou.com/ 文章照妖镜不但可用来分析文章抄袭的程度,而且可用来检测自己的博客文章被别人复制、被别人疯狂传播的程度,帮你保护你博客的版权。 6 外文论文检测系统 www.turnitin.com 必杀招:智慧语料库技术+GradeMark™ +专利的 Peer Review ,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超过7000所高等院校应用,每天检测10万篇论文。适用:英文论文抄袭检查 http://www.dustball.com/ 7 繁体论文检查网站: 网址:http://www.ppvs.org 网址:http://www.paper119.com/
(1)本软件不能检查已发表文档,因为已发表的文档往往已经到处传播和引用开来。 ⑵.本软件的每检测400字需要6秒钟,一篇8000字的文档至少需要2分钟,需要一点点耐心。 ⑶.本软件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用更小的文档块进行检测,可以减少误差,但需要的时间会相应增加,经过我们在多家编辑部的试用情况,块数大小定为200-400字较为合适,此时误差率也是可以接受的,文档相似率一般是比实际的要低。 ⑷.如果某个相似块未显示,说明未检索到相似的文档。 ⑸.本软件每天检测字数不能超过10万字,否则服务器过载,将封锁IP。 ⑹.本软件后台数据库覆盖188亿个网页和490万篇论文。 ⑺.本软件检测文档不得超过4000字,如需要更长的文档支持,需要购买收费版。 ⑻.当软件未能联网时,软件检测按钮将变虚。 ⑼.本免费版由于服务器压力,有时候可能不能正常检测,出现这种情况,请速联系我们,或者由单位出面购买单位版或者豪华版。 ⑽.本软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可以使用表格右键导出详细检查结果发送给被检查本人,本软件不对是否剽窃做结论,只是告诉你与现存文献相似度高于80%的文字比例所占文章总数比例是多少。 ⑾.我们将持续投入反剽窃的研究,本人已获批国家自科基金进一步反剽窃问题,我们将继续发表一系列论文,以及继续申请相关专利。软件不完善的地方敬请原谅。 欢迎提供反馈意见,我们将持续升级本软件。 我们的联系方式:runorsoft@163.com 我们的博客:http://hi.baidu.com/whusoft -------------------------------------------------------------------- 反剽窃系统是通过比对源文档和目标文档的相似性给出相似度结果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教师沈阳副教授研发的ROST 文档相似性检测工具可以有效检测论文的抄袭相似情况,经过六年的研发,终于推出了功能强劲的6.0版本,在定版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多位专家教授的宝贵意见。 目前ROST 反剽窃系统6.0版已经投入多家单位进行使用,反应良好,最大程度地杜绝了有抄袭可能的论文发表问世。 ROST反剽窃系统的技术特点: 1.覆盖面广,通过混合引擎覆盖约188亿个网页和490万篇论文。系统采用自研的ROST WebSpider算法实现了对互联网和期刊网的广度覆盖。但需要提醒您的是,本反剽窃系统不能覆盖所有文献。 2.模糊检测,柔性匹配,不管抄袭者如何替换部分字符,删除部分标点符号,系统都能通过相似度来进行判定,让抄袭者无所遁形。系统采用自研的ROST Similar算法实现高速相似性检测和度量。系统采用自研的QingQing算法提取信息指纹,在P3、512MBPC上,分词速度为13MB/S,已在互联网提供评测版供业内评测。 3.引文及参考文献去除,使得误判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分块检测机制,将文章的每一文本块与其他文档的相似度都精确的表示出来了,每一文本块约为200字至400字不等,以红色表示极度相似(相似度大于80%),一目了然,清晰醒目。 5.相似文档模块跟踪技术,可以通过简单操作直接定位相似文档模块位置,直观明了。 6.方便的结果分析功能,自动分析文档相似结果,给出评价意见。 7.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文档,包括PDF、DOC、PPT、XLS、TXT等文档。 (PDF文件需另行安装ROST文件格式识别引擎) 8.可将分析结果进行存盘为专有数据文件,不用反复查找浪费时间。 9.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抄袭鉴定、科技查新、专利查新、引用查询、转载查询等多个领域,也可用于追查文献的流传图,绘制文献的传播发布路线。可以为多类学术机构、文献机构以及个人服务。 多年来,学术界的论文著作抄袭剽窃事件屡见不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多是靠偶然发现后,在书山文海中逐步查找,费力劳神,时效性差,工作量极大。为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采用有效科学手段,发现和打击学术腐败,极有必要进行反剽窃和相似信息检测系统的研发和推广,提升刊物和出版单位的学术信誉,净化学术风气。目前国外已深刻认识到学术腐败对科技创新的危害性,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不端行为加以取证。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专家从事反剽窃的技术与理论研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推出的ROST反剽窃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实用,是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的有效工具,能将用户的学术及经济风险降至最低。 研发人员还先后发现了剽窃省力、格式遗留、剽窃趋同、剽窃蔓延、剽窃习惯固定、相关引文剽窃等六种现象,总结了论文剽窃的主要方式,连续推出了三个原型系统,发表了《System of twice-gathering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fingerprint Hashtrie》、《The Research of Anti-plagiarism Monitoring System Model》、《Research on Anti-plagiarism System and the Law of Plagiarism》等6篇相关论文,申请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防转载或/和反剽窃监控方法”(专利号:200610019074.5)、“能加快反剽窃或转载文档检测速度的方法”(专利号:200610166577.5已授权)两项相关专利。

56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英特尔® 边缘计算,聚焦于边缘计算、AI、IoT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资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与行业活动。
社区管理员
  • 英特尔技术社区
  • shere_li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