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社区成员




3:搭建 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
华为云服务器是华为公司推出的一种云计算产品,它为用户提供了灵活、安全、可靠的云计算资源,包括虚拟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多种服务。
某企业将公司业务网站部署在华为云上,该业务有以下需求,作为云服务架构师,该怎么建议 客户来做方案设计呢?
步骤1 打开华为云官网(https://activity.huaweicloud.com/),单击右上角的”登录或注册”按钮
图2.1.1 打开华为云官网
步骤2 有账号就输入对应的账号密码后,单击登录,当然忘记密码的话,可以点击“忘记密码”,找回密码。没有账号的话可以注册一个。
图2.1.2 登录华为云
图2.1.3 注册华为云
步骤1 进入控制台,切换区域为:贵阳一,找到虚拟私有云vpc,进入网络控制台。
图2.2.1 打开控制台
图2.2.2 打开虚拟私有云
步骤2 单击“创建虚拟私有云”
图2.2.3 创建虚拟私有云
步骤3 设置虚拟私有云创建信息如下后,单击“立即创建”。参数设置如下:
图2.2.4 配置虚拟私有云
步骤4 返回控制台,确认创建成功
图2.2.5 查看虚拟私有云
步骤1 在网络控制台,找到“访问控制”>"安全组”,单击创建安全组(名称可按照题目自行配置)
图2.3.1 创建安全组
步骤2 单击安全组名称,进入安全组规则配置页面
图2.3.2 查看安全组
步骤3 点击“入方向规则”然后点击“添加规则”,并且按下图添加入方向规则,配置如下:
图2.3.3 查看安全组
步骤4 这是本人的作业要求 放行3306、80、22端口,如图:
图2.3.4 放行端口
步骤1 在华为云控制台的服务列表中找到弹性列表中找到弹性云服务ESC。
图2.4.1 打开弹性云服务器服务
步骤2 单击“购买弹性云服务器”。参数配置如下:
基础配置:
图2.4.2 弹性云服务配置
点击下一步网络配置:
图2.4.3 弹性云服务配置
下一步高级配置:
图2.4.4 弹性云服务配置
步骤3 确认配置无误后,阅读并同意《华为镜像免责声明》,单击“立即购买”按钮
图2.4.5 弹性云服务配置
步骤4 返回云服务器列表,查看已创建好的ESC。
图2.4.5 弹性云服务配置
步骤5 由于云服务器配置配置了弹性IP,为了加强云服务器登录的安全性,建议将云服务器的登录方式配置密钥对,不然就像本人考试的时候,考到一半挨网络攻击。具体配置流程,可以私聊我。
步骤1 返回华为云控制台,在服务列表中找到云数据库RDS。
图2.5.1 打开数据库服务
步骤2 单击购买“数据库实例”。
图2.5.2 购买数据库实例
步骤3 配置数据库实例参数如下,配置完成后单击“立即购买”。
图2.5.3 配置数据库实例
图2.5.4 确认数据库实例配置
步骤4 确认购买信息后,单击“提交"按钮,返回云数据库RDS列表,创建需要等待6-8分钟。
图2.5.5 查看数据库实例配置
步骤5 单击数据库实例名称,查看数据库内网IP地址并记录
图2.5.6 查看数据库实例内网配置
步骤1 返回云服务器ESC控制台,单击“远程登录”。
图3.1.1 远程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步骤 2 在弹出的VNC窗口中输入云服务器ESC的用户名和密码。(注意:linux默认用户是root)
图3.1.2 登录Linux系统
步骤3 输入如下命令安装LAMP环境,并开启相应服务。
yum install -y httpd php php-fpm php-server php-mysql mysq
图3.1.3 安装LAMP环境
运行结束,显示“Complete!"
图3.1.4 安装成功
步骤4 输入以下命名进行编辑配置httpd服务。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图3.1.5 打开httpd配置文件
步骤5 在打开的配置文件界面,单击快捷键“shift+g”,进入配置文件最后一行。单击快捷键“i”或者“Inset”进入编辑模式,移动光标至配置文件末尾,回车换行,拷贝粘贴以下配置代码。
ServerName localhost:80
图3.1.6 配置http服务端口
步骤6 单击快捷键“ESC”退出编辑模式,输入“:wq”,回车执行保存并退出配置文件。
图3.1.7 保存配置并退出
步骤7 输入如下命令,下载WordPress安装软件
wget -c https://sandbox-experiment-resource.obs-website.cn-north-1.myhwclouds.com/30minwebsite/wordpress-4.9.1-zh_CN.tar.gz
运行结束,显示‘wordpress-4.9.1-zh_CN.tar.gz’saved(WordPress 安装包已下载完成)。
图3.1.8 下载WordPress软件
步骤8 输入以下命令,将WordPress安装包解压到目录/var/www/html。
tar -zxvf wordpress-4.9.1-zh_CN.tar.gz -C /var/www/html
运行至“wordpress/readme.html”行结束,显示如下图所示。
图3.1.9 解压WordPress软件包
步骤9 输入以下命令,赋予文件所在目录读写权限,此命名直接运行完毕,如下图所示。
chmod -R 777 /var/www/html
图3.1.9 给文件赋予权限
步骤10 输入以下命令,开启httpd service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图3.1.10 开启http服务
步骤11 输入以下命令,开启php-fpm service。
systemctl start php-fpm.service
图3.1.11 开启php-fpm服务
步骤12 输入以下命令,查看httpd service状态。httpd状态显示为active(running)。
systemctl status httpd
图3.1.12 查看http服务
步骤12 输入以下命令,查看php-fpm service状态。php-fpm状态显示为active(running)。
systemctl status php-fpm
图3.1.13 查看php-fpm服务
步骤13 输入以下命令,将httpd服务设为开机启动。如下图所示,httpd的服务已设置为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httpd
图3.1.14 将 http 服务设置为开机自启动
步骤 15 输入以下命令,将php-fmp服务设为开机启动。如下图所示,php-fmp的服务已设置为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php-fmp
图3.1.15 将 php-fpm 服务设置为开机启动
步骤16 在浏览器中,通过ESC的EIP出现以下页面说明LAMP环境已安装成功。
图3.1.16 测试网页环境是否成功
步骤 1 返回数据库控制台,登录已创建好的MySQL数据库。
图4.2.1 登录数据库实例
步骤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默认root,密码输入购买RDS时设置的密码)。
图4.2.2 登录数据库
步骤 3 创建WordPress数据库,点击“SQL”操作,选择"SQL查询“,如下图"SQL查询”下命名默认内容删除即可)。
图4.2.3 选择 SQL 操作
步骤 4 输入SQL语句,执行如下命名,点击“执行SQL”,出现以下结果为WordPress数据库创建成功。
create database wordpress
图4.2.4 创建数据库
步骤1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ECSIP/wordpress (ECSIP替换成自己ECS的EIP)地址访问 ECSIP 1 http://ECSIP/wordpress(ECSIP替换成自己ECS的EIP)地址访问,访问成功如图:
图4.3.1 打开 WordPress 安装向导
步骤⒉点击“现在就开始!”按钮,进入WordPress数据库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配置相关参数:
图4.3.4 安装 WordPress
图4.3.5 WordPress 安装成功
步骤3 填写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站。
图4.3.6 登录 WordPress
图4.3.7 登录成功
步骤4 至此,WordPress网站服务器和其后端数据库实例的初始化配置完成。接下来,我们将为WordPress 网站服务器配置负载均衡服务和弹性伸缩服务。
在企业现网中,为了能够提高应用服务器的可用性,通常我们不会只用一台服务器来承载业 务,而是通过多台应用服务器来自动分担访问流量和扩/缩容服务器数量。接下来我们通过配 置弹性负载均衡服务为网站提供自动访问流量分发,通过配置弹性伸缩服务来实现网站服务器 自动调整数量的功能。
步骤1 返回华为云控制台,在服务列表中找到弹性负载均衡ELB。
图5.1.1 打开弹性负载均衡服务
步骤2 单击“购买弹性负载均衡”。
图5.1.2 购买弹性负载均衡
步骤3 选择共享负载均衡,单击“立即购买”。
参数配置如下:
图5.1.3 配置弹性负载均衡
步骤4 确认相关信息,点击“立即购买”,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
图5.1.4 确认配置
步骤5 返回网络控制台,确认负载均衡实例的状态为运行中。
图5.1.5 查看弹性负载均衡
步骤6 单击负载均衡实例的名称,进入负载均衡控制台,单击“监听器”,选择“添加监听器”。配置监听器的名称、协议和端口。
图5.1.6 添加监听器
步骤7 下一步配置后端服务器,配置后端服务器组信息后,单击“完成”。
图5.1.7 配置后端服务器组
步骤8 此时,弹性负载均衡服务的基础配置已经完成,但是其后端服务器组内还没有云服务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弹性伸缩服务的配置来动态调整负载均衡服务后端服务器组内的云服务器数量。
步骤1 返回云服务器控制台,将云服务器关机。
图5.2.1 关闭弹性云服务
步骤2 返回华为云控制台,在服务列表中找到镜像服务IMS。
图5.2.2打开镜像服务
步骤3 点击“创建私有镜像”,配置参数参考如下。
图5.2.3 创建镜像服务
图5.2.4 配置镜像
步骤4 点击“立即购买”,确认配置后并提交。
步骤5 等待镜像的状态为正常。镜像创建完成后可将云服务器开机。
图5.2.5 查看私有镜像
步骤1 返回华为云控制台,在服务列表中找到弹性伸缩AS。
图5.3.1 打开弹性伸缩服务
步骤⒉选择“创建弹性伸缩配置”。
图5.3.2 创建弹性伸缩配置
步骤3 设置伸缩配置信息如下后,单击“立即创建”。注意点∶镜像选择刚创建的系统盘镜像;安全组选择前面自己创建的安全组,不使用公网IP。
图5.3.3 配置弹性伸缩
步骤4 点击“立即创建”后显示如下的伸缩配置。
图5.3.4 查看伸缩配置
步骤5 点击“创建弹性伸缩组”
图5.3.5 创建弹性伸缩组
步骤6 设置服务选项信息如下后,单击“立即创建”。
图5.3.6 配置弹性伸缩组
步骤7 选择刚才创建的伸缩配置和负载均衡器,后续弹性伸缩服务会根据伸缩配置中的镜像模板在弹性负载均衡器中的后端服务器中动态调整云服务器数量。
图5.3.7 配置弹性伸缩组
步骤8 单击“查看伸缩策略”。
图5.3.8 查看伸缩策略
步骤9 单击“添加伸缩策略”。
图5.3.9 添加伸缩策略
步骤10 等待几分钟后,返回弹性伸缩组,观察伸缩实例变化情况,来判断伸缩策略是否为已启用。从下图可以看出,弹性伸缩服务已经完成了两个伸缩实例(云服务器的创建)。
图5.3.9 查看伸缩实例
步骤11 返回弹性负载均衡控制台,点击负载均衡名称“elb-mp”,打开后端服务器组会发现,后端服务器组内加入了两台云服务器,而这两台云服务器正好就是刚才通过弹性伸缩服务创建的伸缩实例。
图5.3.10 查看弹性负载均衡的后端服务器组
步骤12 至此,弹性伸缩和弹性负载均衡服务配置完成。我们会发现弹性伸缩服务将通过配置的监控策略来为弹性负载均衡的后端服务器组动态调整云服务器数量。在上述部署WordPress网站应用时,我们是直接访问该云服务器的公网IP的,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验证云服务器内部的网站应用是否能够通过负载均衡IP对外提供访问。
步骤1 打开自己电脑上的浏览器,输入ELB弹性公网IP地址: http://ELB-EIP/wordpress/,确认界面能否正常打开。
图5.4.1访问网站
步骤⒉ 网站正常打开,代表我们能够通过负载均衡IP访问WordPress网站。这也说明通过负载均衡的IP,我们能够访问到由弹性伸缩扩容的后端服务器内的WordPress网站应用。至此,WordPress 网站的弹性伸缩和弹性负载均衡配置完成。
步骤1 选择需要删除的ECS,并且进行删除。
图6.1.1 确认删除
步骤1 进入华为云控制台,在服务列表中找到云数据库RDS。
步骤2点击“删除实例”。
图6.2.1 删除数据库实例
步骤1 进入镜像服务控制台。删除私有镜像,单击“是”。
图6.3.1 删除私有镜像
步骤1进入网络控制台,点击进入创建的ELB,点击后端服务器组内的ECS,点击“移除”。(若在删除ECS时已将伸缩出来的实例删除,这里直接删除监听器)
图6.4.1 删除监听器
步骤⒉ 删除负载均衡器,点击“删除”.单击“是”。
图6.4.2 删除负载均衡
步骤1 删除弹性伸缩组,点击“删除”,单击“是”。
图6.5.1 删除弹性伸缩组
步骤⒉删除伸缩配置,点击“删除”,单击“是”。 步骤2删除伸缩配置,点击“删除”,单击“是”。
图6.5.2 删除伸缩配置
步骤1 进入网络控制台,在删除vPC之前,先删除子网。
图6.6.1 删除子网
步骤⒉删除安全组和VPC。
图6.6.2 删除安全组
图6.6.3 删除虚拟私有云
步骤3 返回控制台,在全部区域查看确认所有购买资源全部删除(如下图华东-上海一区域)。
图6.6.4 查看云服务器控制台资源情
图6.6.5 查看网络控制台资源情况
图6.6.5 查看私有镜像资源情况
步骤4 最后打开我的资源查看全区域是否还有扣费云服务,如果有,请及时前往相应区域删除该服务,释放咨源。
图6.6.5 打开我的资源
1.用户通过统一资源定位符就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2.使用http协议以及dns域名解析所得到ip地址,向所对应的web服务器发出请求。
3.web服务器只能回应html格式,所以无法得出更加“绚丽”的结果(Apache)
4.需要脚本语言解析器进行解析,返回“动态”想要的结果(PHP),再返回给Apache
5.做到动态网页,加快响应,随取随用,需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数据(MySQL//MariaDB),返回给PHP
(总结参考链接:https://blog.csdn.net/m0_65087204/article/details/122953014)
实验参考HCIA-CloudServiceV3.0LabGuide实验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