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AEventSelect模型的socket,怎么在接收数据事件中判断收到的数据数量?

sproll 2007-03-14 10:31:04
我创建了一个socket,使用WSAEventSelect监视FD_READ | FD_WRITE | FD_CONNECT | FD_CLOSE等事件,同时我开了一个子线程,不停地用WSAWaitForMultipleEvents和WSAEnumNetworkEvents监视网络事件,我的问题是,现在已经收到有FD_READ事件,但是我怎么知道这个时刻,收到的数据大小有多少?
...全文
938 13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3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尘雨 2007-03-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o anjuta_c
受教了,从你的回答里,顺便重温了一下EventSelect模型了解了FD_READ的究竟。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确认。我先测试之后再来讨论

sproll 2007-03-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多谢大家对该问题的关注。
skywoodsky,这个方案恐怕不能接受。在TCP/UDP包中再次以自己的包头包尾格式封装,CPU计算
量及带宽上的消耗令人无法接受。
anjuta_c,我目前想获取的就是使用WSAEnumNetworkEvents判断网络事件,发生事件后再使用重叠的I/O操作读写数据,但我使用了重叠的I\O模拟阻塞的I\O,见我下面的函数。我测试了之后发现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也就是说WSAEventSelect通知你FD_READ的时候,你的socket缓冲区已经有数据了。你WSARecv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我的操作方式是:使用WSAEventSelect选择FD_READ事件,在该事件发生后使用ioctlsocket得到socket缓冲区中的数据数量 ,然后使用recv或者WSARecv(目前我只测试了WSARecv)读取数据,试验结果,使用WSARecv读取该长度的数据时,返回值显示立即成功,不再是WSA_IO_PENDING,这一点证明anjuta_c所说的,如果重叠I\O读取长度不超过缓冲区中数据的数量,那么该I\O是一次性的阻塞方式。
这是我的部分代码:

//新线程读取网络事件
DWORD WINAPI CTcpClient::ThreadProc(LPVOID lpParameter)
{
CTcpClient* pThis = (CTcpClient*)lpParameter;

WSANETWORKEVENTS event;

while (WaitForSingleObject(pThis->m_hExit, 0) != WAIT_OBJECT_0)
{
if (WSAWaitForMultipleEvents(1, &pThis->m_hEvent, true, 200, false)
== WSA_WAIT_EVENT_0)
{
if (WSAEnumNetworkEvents(pThis->m_socClient, pThis->m_hEvent, &event) == 0)
{
if (pThis->m_pFuncMes != NULL)
{
unsigned long lRead = 0;
if ((event.lNetworkEvents & FD_READ) || (event.lNetworkEvents & FD_WRITE))
{
ioctlsocket(pThis->m_socClient, FIONREAD, &lRead);
pThis->m_pFuncMes(event.lNetworkEvents, pThis->m_pData, &lRead);
}
else
{
pThis->m_pFuncMes(event.lNetworkEvents, pThis->m_pData, NULL);
}
}
}
WSAResetEvent(pThis->m_hEvent);
}
}

return 0;
}
//在发生网络事件后,回调函数pThis->m_pFuncMes里面调用重叠I\O模拟的阻塞I\O方式读取数据,调试结果显示读取立即成功返回,没有WSA_IO_PENDING
int CTcpClient::ReadData(BYTE* pcBuf, int &nLen, WSAOVERLAPPED* pOverlapped)
{
if (pOverlapped == NULL)
{
int nRet = 0;

WSAEVENT Event = WSACreateEvent();
WSAOVERLAPPED Overlapped;
memset(&Overlapped, 0, sizeof(WSAOVERLAPPED));
Overlapped.hEvent = Event;

DWORD dwFlag = 0;

WSABUF buf;
buf.buf = (char*)pcBuf;
buf.len = nLen;

if (WSARecv(m_socClient, &buf, 1, (DWORD*)&nLen, &dwFlag, &Overlapped, NULL)
== SOCKET_ERROR)
{
TRACE("\n%d", WSAGetLastError());
if (WSAGetLastError() == WSA_IO_PENDING)
{
if (WSAWaitForMultipleEvents(1, &Event, true, WSA_INFINITE, false)
== WSA_WAIT_EVENT_0)
{
nRet = 0;
}
else
{
nRet = 1;
}
}
else
{
//CSngTpl<CErrorLog>::Instance()->SetSdkError(WSAGetLastError());
nRet = 1;
}
}
else
{
nRet = 0;
}
WSACloseEvent(Event);
return nRet;
}
else
{
WSABUF buf;
buf.buf = (char*)pcBuf;
buf.len = nLen;

DWORD dwFlag = 0;

return WSARecv(m_socClient, &buf, 1, (DWORD*)&nLen, &dwFlag, pOverlapped, NULL);
}
}
mynamelj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如果只是计算自已的socket流量

可以累计send/recv,每秒进行统计
anjuta_c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一般协议是这样定义结构体的 包头(数据包长度,命令字,状态字,序号等字段)+包体(数据)。
我想你做程序的时候肯定针对每个 socket句柄都定义了一个
struct my{
SOCKET s;
char sendbuf[2048];
char recvbuf[2048];
int send_len;
int recv_len;
}

每次读写的时候同时更新 sendbuf和send_len,当send_len达到你协议规定的长度是,就可以解析数据报了

一般都需要这个结构,因为每次读写多少字节都不知道,重要保证一个当前读写指针吧
anjuta_c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o vieri_ch

首先要弄明白一点 被WSAEventSelect管理的socket句柄是会自动被设置为non-blocking的,不管套接字原来是什么模式
The WSAEventSelect function automatically sets socket s to nonblocking mode, regardless of the value of lNetworkEvents.

1 既然是WSAEventSelect使用i/o模式,要明白由WSAEventSelect管理的socket对象中,如果其中有一个socket对象的缓冲区中已经收到数据,都会激活和socket关联的event object,并发生FD_READ事件;然后进程可以调用recv或者WSARecv函数收取数据,注意这个时候发生的是同步i/o,也就是说:recv或者WSARecv不把socket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进程自己的缓冲区,是不会返回的。收到的字节数是recv的返回值或者是WSARecv的第4个参数。
楼上模糊了一个概念,是收到fd_read再recv;而不是先recv,然后再收到fd_read;这个模型基本上和select模型一致


2 如果使用overlapped i/o模型,则创建socket的时候需要指定overlapped标志。这种模式下才是先WSARecv(提交i/o请求),WSARecv立即返回WSAEWOULDBLOCK;然后才在用户自己的线程中调用WSAGetOverlappedResult来获得已经提交i/o的结果。这是个 非阻塞异步i/o;包括iocp也是这样实现的。
sproll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么说来,只能在收到FD_READ事件的时候这样做了:
用WSARecv接收一段数据(比如1K大小字节),如果收到的数据未达到这个大小,则不管如何这次FD_READ结束,如果1K的I/O接收完成,则马上再一个while循环继续读下一个1K大小的数据,直到某次读取I/O未全部接收完,在这种情形下退出while,再继续判断下一个FD_READ事件。
但这样运算量稍大了些,如果可以有直接判断多少个数据在接收缓冲的SOCKET函数,那就在FD_READ的时候一个阻塞的recv函数把这些数据全部读完就可以了。
skywoodsky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如果不是大量连接,干嘛要去用重叠模型
长度不定就多读几次,自然可以用返回判断
尘雨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BytesTransfered这个就是你收到的字节数,如果和你WSARecv请求的字节数不够,你可以继续提交WSARecv
尘雨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WSAEventSelect通常都和OverlappedIO一起使用

在你Wait之后,使用WSAGetOverlappedResult(Acceptedsocket,&AcceptOverlapped,&BytesTransfered,FALSE,&Flags);
来获取已经收到的字节.
前面提交WSARecv (Acceptedsocket,&DataBuf,1,&RecvBytes,&Flags,&AcceptOverlapped,NULL)
尘雨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问楼上:

在非阻塞模式下WSAEventSelect,
如果想知道
提交一次WSARecv之后,每次接收到FD_READ事件的时候,每次提交WSARecv的所接收到的字节数,如何处理?

我的看法是,假设第一次提交WSARecv,请求接收2048个字节放入程序定义的2048字节buffer,因为是非堵塞模式,接收到FD_READ事件之后,有可能实际接收到了1024个字节,buffer并未填充完整,那么如何在处理这次FD_READ的时候,得到已经接收到的1024个字节。

每次读写的时候同时更新 sendbuf和send_len,?接收第一次FD_READ的时候是否能确保接收到的字节数就是你所请求的字节数,此时更新这个长度似乎不大妥当?

anjuta_c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o lz()
如果可以有直接判断多少个数据在接收缓冲的SOCKET函数,那就在FD_READ的时候一个阻塞的recv函数把这些数据全部读完就可以了。

这句话说得不对,因为使用WSAEventSelec i/o模型,所以recv函数肯定是非阻塞的,也就是说WSAEventSelect通知你FD_READ的时候,你的socket缓冲区已经有数据了。你WSARecv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在FD_READ下边循环读,那样是busy loop;应该通知一下读一下。

一般协议是这样定义结构体的 包头(数据包长度,命令字,状态字,序号等字段)+包体(数据)。
我想你做程序的时候肯定针对每个 socket句柄都定义了一个
struct my{
SOCKET s;
char sendbuf[2048];
char recvbuf[2048];
int send_len;
int recv_len;
}

每次读写的时候同时更新 sendbuf和send_len,当send_len达到你协议规定的长度是,就可以解析数据报了
anjuta_c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WSAEventSelect本质上是 非阻塞同步模型,重叠i/o是 非阻塞异步模型

WSAEventSelect 一般不和 重叠i/o一起使用,而是单独使用;因为他们的事件探测机制不一样,WSAEventSelect使用WSAEnumNetworkEvents来判断具体的发生事件;而重叠i/o使用WSAGetOverlappedResult函数和自己定义的结构来判断是接受还是发送;
skywoodsky 2007-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貌似没有办法直接得到大小得
要么你在包头说明长度
要么就是按你说得那样作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目录 功能概述 2 网络通信层 3 连接生命周期的管理 3 接口 3 异步IO缓冲内存池 3 本地数据与字节流数据的互相转换 4 信令和通信数据结构 5 伪代码定义 5 命令管理 7 数据有效性检测 8 文件传输通道 9 日志 10 功能概述 服务器主要业务功能是连接物管和终端,为社区物管和管理心提供管理功能,使其能够统一管理终端。 服务器的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管理,数据包括房屋数据、住户数据、配租数据、门禁卡数据、终端配置数据等; 状态管理,服务器需要维持物管和终端的连接,保持连接状态的可增删改查; 命令管理,物管和终端之间的交互命令有确认机制,命令通过服务器传递,服务器需要保证命令传递的可靠性; 数据有效性检测,服务器需要定期检测一些数据的有效性,包括配租数据是否〔临近〕到期、门禁卡白名单数据与终端定期交换等; 文件传输通道,包括软件版本升级、数据文件传输等; 日志。 网络通信层 通信层负责业务命令和数据的发送接收。由于物管、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命令和数据需要精确送达,所有业务都采用TCP来实现。 IOCP模型是Windows服务器开发性能最好的非阻塞异步IO模型,所以通信层采用IOCP模型构建。Windows下有五种非阻塞I/O模型:选择〔Select〕、异步选择〔WSAAsyncSelect〕、事件选择〔WSAEventSelect〕、重叠I/O〔Overlapped I/O〕和完成端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口〔Completion Port>。Select是同步IO模型,同时处理的任务有限〔上限1024〕,不符合处理成千上万连接的要求;WSAAsyncSelect也是同步IO模型,以接收Windows消息为基础,不符合服务器控制台程序要求;WSAEventSelect也是同步IO模型,需要创建与连接数等同的事件内核对象,资源未能高效利用,也排除在外;上面三种IO模型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类select模型,适合开发小型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程序,而不适合需要接受成千上万连接的服务器程序。Overlapped I/O是异步IO模型,但是它需要程序员关心线程池的实现和调度〔类似Linux下面的epoll模型,但是epoll是同步IO模型〕;而IOCP克服了上面四种模型的缺点,对实现XX接数的服务器有可靠的性能和较少的资源占用,而且伸缩性比较强,占用资源数跟连接数量相关,甚至可以用在客户端程序上面。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连接生命周期的管理 C++语言没有对象回收〔GC〕机制,生命周期的管理和防止内存泄露需要程序自己实现,而一条连接从产生后到销毁的过程会有多个线程同时对其进行操作,同时读写甚至同时关闭,对象的多线程同步也需要程序实现。这里采用智能指针〔shared_ptr, stl_c++11〕来管理连接的生命周期,通信层维护各个连接在内存唯一一份数据,同时提供引用计数,统计当前该数据被外界使用情况,当外界没有角色再需要该数据时〔引用计数减到0〕,通信层会删除这份数据,同时表明该连接生命周期终止。 接口 数据接口采用handle/body手法,连接的handle采用整形数据,body采用C++对象封装连接数据,数据包含SOCKET句柄、连接状态和当前接收缓存〔业务层〕等。连接生命周期反映到handle上表现为该handle是否为有效。发送内存采用智能指针〔unique_ptr, stl_c++11〕进行传递,这里用到了智能指针对数据数据析构的封装,发送完成之后直接调用其删除器〔deleter〕进行内存的删除,这样上下层之间就避免了一次内存拷贝。 回调接口为C++接口〔纯虚函数〕。 异步IO缓冲内存池 由于系统层和stl层容器都实现了小内存内存池,所以程序将不再实现自己的内存池,发送缓冲内存完全动态分配,接收缓冲内存每个连接有一份,也通过动态分配而来。 本地数据与字节流数据的互相转换 本地数据转 为字节流数据时,根据本地数据大小构造字节流对象,然后将本地数据逐字节填入流,可变数组先填入数组大小再逐个填充数组内容。 字节流数据转换为本地数据时,根据字节流标识的大小动态构造本地数据,构造时使用智能指针〔unique_ptr, stl_c++11〕管理数据,加上C++多态特性,可以大大简化内存的管理。 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服务器概要设计说明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信令和通信数据结构 服务器概要
第一部分 传统网络API 第1章 NetBIOS 1 1.1 Microsoft NetBIOS 2 1.1.1 LANA编号 2 1.1.2 NetBIOS名字 4 1.1.3 NetBIOS特性 6 1.2 NetBIOS编程基础 7 1.3 常规NetBIOS例程 8 1.3.1 会话服务器:异步回调模型 15 1.3.2 会话服务器:异步事件模型 20 1.3.3 NetBIOS会话客户机 24 1.4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28 1.5 其他NetBIOS命令 40 1.5.1 适配器状态 40 1.5.2 查找名字 42 1.5.3 将传送协议同LANA编号对应起来 43 1.6 平台问题 43 1.6.1 Windows CE 44 1.6.2 Windows 9x 44 1.6.3 常规问题 44 1.7 小结 44 第2章 重定向器 45 2.1 通用命名规范 45 2.2 多UNC提供者 47 2.3 网络提供者 47 2.4 重定向器简介 48 2.5 服务器消息块 48 2.6 安全问题 49 2.6.1 安全描述符 49 2.6.2 访问令牌 51 2.7 网络安全 51 2.8 一个实例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邮槽 54 3.1 邮槽实施细节 54 3.1.1 邮槽的名字 54 3.1.2 消息的长度 55 3.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56 3.1.4 错误代码 57 3.2 基本客户机/服务器 57 3.2.1 邮槽服务器的详情 57 3.2.2 邮槽客户机的详情 59 3.3 其他邮槽API 61 3.4 平台和性能问题 62 3.4.1 8.3字符名字限制 62 3.4.2 不能取消“凝结”的I/O请求 62 3.4.3 超时引起的内存废弃 64 3.5 小结 65 第4章 命名管道 66 4.1 命名管道的实施细节 66 4.1.1 命名管道命名规范 67 4.1.2 字节模式及消息模式 67 4.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67 4.1.4 错误代码 68 4.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基础 68 4.2.1 服务器的细节 68 4.2.2 高级服务器的细节 74 4.2.3 客户机的细节 81 4.3 其他API调用 83 4.4 平台和性能问题 86 4.5 小结 87 第二部分 Winsock API 第5章 网络原理和协议 89 5.1 协议的特征 89 5.1.1 面向消息 89 5.1.2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91 5.1.3 可靠性和次序性 91 5.1.4 从容关闭 92 5.1.5 广播数据 92 5.1.6 多播数据 92 5.1.7 服务质量 92 5.1.8 部分消息 93 5.1.9 路由选择的考虑 93 5.1.10 其他特征 93 5.2 支持的协议 93 5.2.1 支持的Win32网络协议 93 5.2.2 Windows CE网络协议 94 5.3 Winsock 2协议信息 94 5.4 Windows套接字 97 5.5 具体平台的问题 99 5.6 选择适当的协议 100 5.7 小结 100 第6章 地址家族和名字解析 102 6.1 IP 102 6.1.1 TCP 102 6.1.2 UDP 102 6.1.3 定址 102 6.1.4 创建套接字 105 6.1.5 名字解析 105 6.2 红外线套接字 107 6.2.1 定址 107 6.2.2 名字解析 108 6.2.3 红外线设备列举 108 6.2.4 查询IAS 110 6.2.5 创建套接字 111 6.2.6 套接字选项 112 6.3 IPX/SPX 112 6.3.1 编址 112 6.3.2 创建套接字 112 6.4 NetBIOS 115 6.4.1 定址 115 6.4.2 创建套接字 116 6.5 AppleTalk 117 6.5.1 定址 117 6.5.2 AppleTalk名的注册 118 6.5.3 AppleTalk名的解析 119 6.5.4 创建套接字 124 6.6 ATM 124 6.6.1 定址 125 6.6.2 创建套接字 128 6.6.3 把套接字和SAP绑定在一起 129 6.6.4 名字解析 130 6.7 Winsock 2支持的其他函数 130 6.8 小结 131 第7章 Winsock基础 132 7.1 Winsock的初始化 132 7.2 错误检查和控制 134 7.3 面向连接的协议 134 7.3.1 服务器API函数 134 7.3.2 客户机API函数 138 7.3.3 数据传输 140 7.3.4 流协议 144 7.3.5 断连接 146 7.3.6 综合分析 147 7.4 无连接协议 155 7.4.1 接收端 155 7.4.2 发送端 156 7.4.3 基于消息的协议 157 7.4.4 释放套接字资源 158 7.4.5 综合分析 158 7.5 其他API函数 165 7.6 Windows CE 168 7.7 其他地址家族 169 7.7.1 AppleTalk 169 7.7.2 IrDA 169 7.7.3 NetBIOS 170 7.7.4 IPX/SPX 170 7.7.5 ATM 171 7.8 小结 171 第8章 Winsock I/O方法 172 8.1 套接字模式 172 8.1.1 锁定模式 173 8.1.2 非锁定模式 175 8.2 套接字I/O模型 176 8.2.1 select模型 176 8.2.2 WSAAsyncSelect 179 8.2.3 WSAEventSelect 183 8.2.4 重叠模型 188 8.2.5 完成端口模型 198 8.3 I/O模型的问题 206 8.4 小结 206 第9章 套接字选项和I/O控制命令 207 9.1 套接字选项 207 9.1.1 SOL_SOCKET选项级别 208 9.1.2 SOL_APPLETALK选项级别 215 9.1.3 SOL_IRLMP选项级别 218 9.1.4 IPPROTO_IP选项级 222 9.1.5 IPPROTO_TCP选项级别 227 9.1.6 NSPROTO_IPX选项级别 227 9.2 IOCTLSOCKET和WSAIOCTL 231 9.2.1 标准I/O控制命令 232 9.2.2 其他I/O控制命令 233 9.2.3 安全套接字层的I/O控制命令 239 9.2.4 ATM I/O控制命令 241 9.3 小结 242 第10章 名字注册和解析 243 10.1 背景知识 243 10.2 名字空间模型 243 10.3 服务的注册 245 10.3.1 安装服务类 245 10.3.2 服务的注册 248 10.3.3 服务注册示例 251 10.4 服务的查询 254 10.4.1 怎样对服务进行查询 255 10.4.2 查询DNS 257 10.5 小结 260 第11章 多播 261 11.1 多播的含义 261 11.2 IP多播 264 11.2.1 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 264 11.2.2 IP叶节点 265 11.2.3 IP多播的实施 266 11.3 ATM多播 266 11.3.1 ATM叶节点 267 11.3.2 ATM根节点 267 11.4 多播与Winsock 268 11.4.1 Winsock 1多播 268 11.4.2 Winsock 2多播 274 11.4.3 常用的Winsock选项 288 11.4.4 拨号网络多播的一处限制 290 11.5 小结 291 第12章 常规服务质量 292 12.1 背景知识 292 12.1.1 资源预约协议 292 12.1.2 网络组件 293 12.1.3 应用组件 294 12.1.4 策略组件 296 12.2 QoS和Winsock 296 12.2.1 QoS结构 297 12.2.2 QoS调用函数 299 12.3 QoS止 303 12.4 QoS编程 311 12.4.1 RSVP和套接字类型 312 12.4.2 QoS通知 314 12.4.3 QoS模板 316 12.5 示例 318 12.5.1 单播TCP 318 12.5.2 单播UDP 336 12.5.3 多播UDP 337 12.6 ATM和QoS 338 12.7 小结 339 第13章 原始套接字 340 13.1 原始套接字的创建 340 13.2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341 13.2.1 Ping示例 342 13.2.2 Traceroute示例 351 13.3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52 13.4 IP_HDRINCL的使用 354 13.5 小结 362 第14章 Winsock 2服务提供者接口 363 14.1 SPI基础 363 14.1.1 SPI命名规则 364 14.1.2 Winsock 2 API和SPI函数之间的映 射 364 14.2 传输服务提供者 364 14.2.1 WSPStartup 365 14.2.2 参数 366 14.2.3 实例计数 369 14.2.4 套接字句柄 369 14.2.5 Winsock I/O模型支持 371 14.2.6 扩展函数 380 14.2.7 传输服务提供者的安装 381 14.3 命名空间服务提供者 386 14.3.1 名字空间的安装 386 14.3.2 名字空间的实施 387 14.3.3 名字空间提供者示范 392 14.4 Winsock SPI函数的调试追踪 396 14.5 小结 396 第15章 微软Visual Basic Winsock控件 397 15.1 属性 397 15.2 方法 398 15.3 事件 399 15.4 UDP示例 400 15.4.1 UDP消息的发送 403 15.4.2 UDP消息的接收 404 15.4.3 获取Winsock信息 404 15.4.4 运行UDP示例 405 15.4.5 UDP状态 405 15.5 TCP示例 406 15.5.1 TCP服务器 412 15.5.2 TCP客户机 413 15.5.3 获取Winsock信息 414 15.5.4 运行TCP示例 414 15.5.5 TCP状态 415 15.6 存在的局限 415 15.7 常见错误 416 15.8 Windows CE的Winsock控件 417 15.8.1 Windows CE Winsock示例 417 15.8.2 已知的问题 421 15.9 小结 422 第三部分 远程访问服务 第16章 RAS客户机 423 16.1 编译和链接 424 16.2 数据结构和平台兼容问题 424 16.3 DUN 1.3升级和Windows 95 425 16.4 RASDIAL 425 16.4.1 同步模式 427 16.4.2 异步模式 428 16.4.3 状态通知 432 16.4.4 关闭连接 432 16.5 电话簿 433 16.5.1 电话簿条目的增添 440 16.5.2 电话簿条目的重命名 442 16.5.3 电话簿条目的删除 442 16.5.4 电话簿条目的列举 443 16.5.5 用户凭据的管理 443 16.5.6 多链接电话簿的子条目 445 16.6 连接管理 446 16.7 小结 450 第四部分 附录录录 附录A NetBIOS命令索引 451 附录B IP助手函数 464 附录C Winsock错误代码 481
第一部分 传统网络API 第1章 NetBIOS 1 1.1 Microsoft NetBIOS 2 1.1.1 LANA编号 2 1.1.2 NetBIOS名字 4 1.1.3 NetBIOS特性 6 1.2 NetBIOS编程基础 7 1.3 常规NetBIOS例程 8 1.3.1 会话服务器:异步回调模型 15 1.3.2 会话服务器:异步事件模型 20 1.3.3 NetBIOS会话客户机 24 1.4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28 1.5 其他NetBIOS命令 40 1.5.1 适配器状态 40 1.5.2 查找名字 42 1.5.3 将传送协议同LANA编号对应起来 43 1.6 平台问题 43 1.6.1 Windows CE 44 1.6.2 Windows 9x 44 1.6.3 常规问题 44 1.7 小结 44 第2章 重定向器 45 2.1 通用命名规范 45 2.2 多UNC提供者 47 2.3 网络提供者 47 2.4 重定向器简介 48 2.5 服务器消息块 48 2.6 安全问题 49 2.6.1 安全描述符 49 2.6.2 访问令牌 51 2.7 网络安全 51 2.8 一个实例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邮槽 54 3.1 邮槽实施细节 54 3.1.1 邮槽的名字 54 3.1.2 消息的长度 55 3.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56 3.1.4 错误代码 57 3.2 基本客户机/服务器 57 3.2.1 邮槽服务器的详情 57 3.2.2 邮槽客户机的详情 59 3.3 其他邮槽API 61 3.4 平台和性能问题 62 3.4.1 8.3字符名字限制 62 3.4.2 不能取消“凝结”的I/O请求 62 3.4.3 超时引起的内存废弃 64 3.5 小结 65 第4章 命名管道 66 4.1 命名管道的实施细节 66 4.1.1 命名管道命名规范 67 4.1.2 字节模式及消息模式 67 4.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67 4.1.4 错误代码 68 4.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基础 68 4.2.1 服务器的细节 68 4.2.2 高级服务器的细节 74 4.2.3 客户机的细节 81 4.3 其他API调用 83 4.4 平台和性能问题 86 4.5 小结 87 第二部分 Winsock API 第5章 网络原理和协议 89 5.1 协议的特征 89 5.1.1 面向消息 89 5.1.2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91 5.1.3 可靠性和次序性 91 5.1.4 从容关闭 92 5.1.5 广播数据 92 5.1.6 多播数据 92 5.1.7 服务质量 92 5.1.8 部分消息 93 5.1.9 路由选择的考虑 93 5.1.10 其他特征 93 5.2 支持的协议 93 5.2.1 支持的Win32网络协议 93 5.2.2 Windows CE网络协议 94 5.3 Winsock 2协议信息 94 5.4 Windows套接字 97 5.5 具体平台的问题 99 5.6 选择适当的协议 100 5.7 小结 100 第6章 地址家族和名字解析 102 6.1 IP 102 6.1.1 TCP 102 6.1.2 UDP 102 6.1.3 定址 102 6.1.4 创建套接字 105 6.1.5 名字解析 105 6.2 红外线套接字 107 6.2.1 定址 107 6.2.2 名字解析 108 6.2.3 红外线设备列举 108 6.2.4 查询IAS 110 6.2.5 创建套接字 111 6.2.6 套接字选项 112 6.3 IPX/SPX 112 6.3.1 编址 112 6.3.2 创建套接字 112 6.4 NetBIOS 115 6.4.1 定址 115 6.4.2 创建套接字 116 6.5 AppleTalk 117 6.5.1 定址 117 6.5.2 AppleTalk名的注册 118 6.5.3 AppleTalk名的解析 119 6.5.4 创建套接字 124 6.6 ATM 124 6.6.1 定址 125 6.6.2 创建套接字 128 6.6.3 把套接字和SAP绑定在一起 129 6.6.4 名字解析 130 6.7 Winsock 2支持的其他函数 130 6.8 小结 131 第7章 Winsock基础 132 7.1 Winsock的初始化 132 7.2 错误检查和控制 134 7.3 面向连接的协议 134 7.3.1 服务器API函数 134 7.3.2 客户机API函数 138 7.3.3 数据传输 140 7.3.4 流协议 144 7.3.5 断连接 146 7.3.6 综合分析 147 7.4 无连接协议 155 7.4.1 接收端 155 7.4.2 发送端 156 7.4.3 基于消息的协议 157 7.4.4 释放套接字资源 158 7.4.5 综合分析 158 7.5 其他API函数 165 7.6 Windows CE 168 7.7 其他地址家族 169 7.7.1 AppleTalk 169 7.7.2 IrDA 169 7.7.3 NetBIOS 170 7.7.4 IPX/SPX 170 7.7.5 ATM 171 7.8 小结 171 第8章 Winsock I/O方法 172 8.1 套接字模式 172 8.1.1 锁定模式 173 8.1.2 非锁定模式 175 8.2 套接字I/O模型 176 8.2.1 select模型 176 8.2.2 WSAAsyncSelect 179 8.2.3 WSAEventSelect 183 8.2.4 重叠模型 188 8.2.5 完成端口模型 198 8.3 I/O模型的问题 206 8.4 小结 206 第9章 套接字选项和I/O控制命令 207 9.1 套接字选项 207 9.1.1 SOL_SOCKET选项级别 208 9.1.2 SOL_APPLETALK选项级别 215 9.1.3 SOL_IRLMP选项级别 218 9.1.4 IPPROTO_IP选项级 222 9.1.5 IPPROTO_TCP选项级别 227 9.1.6 NSPROTO_IPX选项级别 227 9.2 IOCTLSOCKET和WSAIOCTL 231 9.2.1 标准I/O控制命令 232 9.2.2 其他I/O控制命令 233 9.2.3 安全套接字层的I/O控制命令 239 9.2.4 ATM I/O控制命令 241 9.3 小结 242 第10章 名字注册和解析 243 10.1 背景知识 243 10.2 名字空间模型 243 10.3 服务的注册 245 10.3.1 安装服务类 245 10.3.2 服务的注册 248 10.3.3 服务注册示例 251 10.4 服务的查询 254 10.4.1 怎样对服务进行查询 255 10.4.2 查询DNS 257 10.5 小结 260 第11章 多播 261 11.1 多播的含义 261 11.2 IP多播 264 11.2.1 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 264 11.2.2 IP叶节点 265 11.2.3 IP多播的实施 266 11.3 ATM多播 266 11.3.1 ATM叶节点 267 11.3.2 ATM根节点 267 11.4 多播与Winsock 268 11.4.1 Winsock 1多播 268 11.4.2 Winsock 2多播 274 11.4.3 常用的Winsock选项 288 11.4.4 拨号网络多播的一处限制 290 11.5 小结 291 第12章 常规服务质量 292 12.1 背景知识 292 12.1.1 资源预约协议 292 12.1.2 网络组件 293 12.1.3 应用组件 294 12.1.4 策略组件 296 12.2 QoS和Winsock 296 12.2.1 QoS结构 297 12.2.2 QoS调用函数 299 12.3 QoS止 303 12.4 QoS编程 311 12.4.1 RSVP和套接字类型 312 12.4.2 QoS通知 314 12.4.3 QoS模板 316 12.5 示例 318 12.5.1 单播TCP 318 12.5.2 单播UDP 336 12.5.3 多播UDP 337 12.6 ATM和QoS 338 12.7 小结 339 第13章 原始套接字 340 13.1 原始套接字的创建 340 13.2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341 13.2.1 Ping示例 342 13.2.2 Traceroute示例 351 13.3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52 13.4 IP_HDRINCL的使用 354 13.5 小结 362 第14章 Winsock 2服务提供者接口 363 14.1 SPI基础 363 14.1.1 SPI命名规则 364 14.1.2 Winsock 2 API和SPI函数之间的映 射 364 14.2 传输服务提供者 364 14.2.1 WSPStartup 365 14.2.2 参数 366 14.2.3 实例计数 369 14.2.4 套接字句柄 369 14.2.5 Winsock I/O模型支持 371 14.2.6 扩展函数 380 14.2.7 传输服务提供者的安装 381 14.3 命名空间服务提供者 386 14.3.1 名字空间的安装 386 14.3.2 名字空间的实施 387 14.3.3 名字空间提供者示范 392 14.4 Winsock SPI函数的调试追踪 396 14.5 小结 396 第15章 微软Visual Basic Winsock控件 397 15.1 属性 397 15.2 方法 398 15.3 事件 399 15.4 UDP示例 400 15.4.1 UDP消息的发送 403 15.4.2 UDP消息的接收 404 15.4.3 获取Winsock信息 404 15.4.4 运行UDP示例 405 15.4.5 UDP状态 405 15.5 TCP示例 406 15.5.1 TCP服务器 412 15.5.2 TCP客户机 413 15.5.3 获取Winsock信息 414 15.5.4 运行TCP示例 414 15.5.5 TCP状态 415 15.6 存在的局限 415 15.7 常见错误 416 15.8 Windows CE的Winsock控件 417 15.8.1 Windows CE Winsock示例 417 15.8.2 已知的问题 421 15.9 小结 422 第三部分 远程访问服务 第16章 RAS客户机 423 16.1 编译和链接 424 16.2 数据结构和平台兼容问题 424 16.3 DUN 1.3升级和Windows 95 425 16.4 RASDIAL 425 16.4.1 同步模式 427 16.4.2 异步模式 428 16.4.3 状态通知 432 16.4.4 关闭连接 432 16.5 电话簿 433 16.5.1 电话簿条目的增添 440 16.5.2 电话簿条目的重命名 442 16.5.3 电话簿条目的删除 442 16.5.4 电话簿条目的列举 443 16.5.5 用户凭据的管理 443 16.5.6 多链接电话簿的子条目 445 16.6 连接管理 446 16.7 小结 450 第四部分 附录录录 附录A NetBIOS命令索引 451 附录B IP助手函数 464 附录C Winsock错误代码 481
第一部分 传统网络API 第1章 NetBIOS 1 1.1 Microsoft NetBIOS 2 1.1.1 LANA编号 2 1.1.2 NetBIOS名字 4 1.1.3 NetBIOS特性 6 1.2 NetBIOS编程基础 7 1.3 常规NetBIOS例程 8 1.3.1 会话服务器:异步回调模型 15 1.3.2 会话服务器:异步事件模型 20 1.3.3 NetBIOS会话客户机 24 1.4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28 1.5 其他NetBIOS命令 40 1.5.1 适配器状态 40 1.5.2 查找名字 42 1.5.3 将传送协议同LANA编号对应起来 43 1.6 平台问题 43 1.6.1 Windows CE 44 1.6.2 Windows 9x 44 1.6.3 常规问题 44 1.7 小结 44 第2章 重定向器 45 2.1 通用命名规范 45 2.2 多UNC提供者 47 2.3 网络提供者 47 2.4 重定向器简介 48 2.5 服务器消息块 48 2.6 安全问题 49 2.6.1 安全描述符 49 2.6.2 访问令牌 51 2.7 网络安全 51 2.8 一个实例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邮槽 54 3.1 邮槽实施细节 54 3.1.1 邮槽的名字 54 3.1.2 消息的长度 55 3.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56 3.1.4 错误代码 57 3.2 基本客户机/服务器 57 3.2.1 邮槽服务器的详情 57 3.2.2 邮槽客户机的详情 59 3.3 其他邮槽API 61 3.4 平台和性能问题 62 3.4.1 8.3字符名字限制 62 3.4.2 不能取消“凝结”的I/O请求 62 3.4.3 超时引起的内存废弃 64 3.5 小结 65 第4章 命名管道 66 4.1 命名管道的实施细节 66 4.1.1 命名管道命名规范 67 4.1.2 字节模式及消息模式 67 4.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67 4.1.4 错误代码 68 4.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基础 68 4.2.1 服务器的细节 68 4.2.2 高级服务器的细节 74 4.2.3 客户机的细节 81 4.3 其他API调用 83 4.4 平台和性能问题 86 4.5 小结 87 第二部分 Winsock API 第5章 网络原理和协议 89 5.1 协议的特征 89 5.1.1 面向消息 89 5.1.2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91 5.1.3 可靠性和次序性 91 5.1.4 从容关闭 92 5.1.5 广播数据 92 5.1.6 多播数据 92 5.1.7 服务质量 92 5.1.8 部分消息 93 5.1.9 路由选择的考虑 93 5.1.10 其他特征 93 5.2 支持的协议 93 5.2.1 支持的Win32网络协议 93 5.2.2 Windows CE网络协议 94 5.3 Winsock 2协议信息 94 5.4 Windows套接字 97 5.5 具体平台的问题 99 5.6 选择适当的协议 100 5.7 小结 100 第6章 地址家族和名字解析 102 6.1 IP 102 6.1.1 TCP 102 6.1.2 UDP 102 6.1.3 定址 102 6.1.4 创建套接字 105 6.1.5 名字解析 105 6.2 红外线套接字 107 6.2.1 定址 107 6.2.2 名字解析 108 6.2.3 红外线设备列举 108 6.2.4 查询IAS 110 6.2.5 创建套接字 111 6.2.6 套接字选项 112 6.3 IPX/SPX 112 6.3.1 编址 112 6.3.2 创建套接字 112 6.4 NetBIOS 115 6.4.1 定址 115 6.4.2 创建套接字 116 6.5 AppleTalk 117 6.5.1 定址 117 6.5.2 AppleTalk名的注册 118 6.5.3 AppleTalk名的解析 119 6.5.4 创建套接字 124 6.6 ATM 124 6.6.1 定址 125 6.6.2 创建套接字 128 6.6.3 把套接字和SAP绑定在一起 129 6.6.4 名字解析 130 6.7 Winsock 2支持的其他函数 130 6.8 小结 131 第7章 Winsock基础 132 7.1 Winsock的初始化 132 7.2 错误检查和控制 134 7.3 面向连接的协议 134 7.3.1 服务器API函数 134 7.3.2 客户机API函数 138 7.3.3 数据传输 140 7.3.4 流协议 144 7.3.5 断连接 146 7.3.6 综合分析 147 7.4 无连接协议 155 7.4.1 接收端 155 7.4.2 发送端 156 7.4.3 基于消息的协议 157 7.4.4 释放套接字资源 158 7.4.5 综合分析 158 7.5 其他API函数 165 7.6 Windows CE 168 7.7 其他地址家族 169 7.7.1 AppleTalk 169 7.7.2 IrDA 169 7.7.3 NetBIOS 170 7.7.4 IPX/SPX 170 7.7.5 ATM 171 7.8 小结 171 第8章 Winsock I/O方法 172 8.1 套接字模式 172 8.1.1 锁定模式 173 8.1.2 非锁定模式 175 8.2 套接字I/O模型 176 8.2.1 select模型 176 8.2.2 WSAAsyncSelect 179 8.2.3 WSAEventSelect 183 8.2.4 重叠模型 188 8.2.5 完成端口模型 198 8.3 I/O模型的问题 206 8.4 小结 206 第9章 套接字选项和I/O控制命令 207 9.1 套接字选项 207 9.1.1 SOL_SOCKET选项级别 208 9.1.2 SOL_APPLETALK选项级别 215 9.1.3 SOL_IRLMP选项级别 218 9.1.4 IPPROTO_IP选项级 222 9.1.5 IPPROTO_TCP选项级别 227 9.1.6 NSPROTO_IPX选项级别 227 9.2 IOCTLSOCKET和WSAIOCTL 231 9.2.1 标准I/O控制命令 232 9.2.2 其他I/O控制命令 233 9.2.3 安全套接字层的I/O控制命令 239 9.2.4 ATM I/O控制命令 241 9.3 小结 242 第10章 名字注册和解析 243 10.1 背景知识 243 10.2 名字空间模型 243 10.3 服务的注册 245 10.3.1 安装服务类 245 10.3.2 服务的注册 248 10.3.3 服务注册示例 251 10.4 服务的查询 254 10.4.1 怎样对服务进行查询 255 10.4.2 查询DNS 257 10.5 小结 260 第11章 多播 261 11.1 多播的含义 261 11.2 IP多播 264 11.2.1 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 264 11.2.2 IP叶节点 265 11.2.3 IP多播的实施 266 11.3 ATM多播 266 11.3.1 ATM叶节点 267 11.3.2 ATM根节点 267 11.4 多播与Winsock 268 11.4.1 Winsock 1多播 268 11.4.2 Winsock 2多播 274 11.4.3 常用的Winsock选项 288 11.4.4 拨号网络多播的一处限制 290 11.5 小结 291 第12章 常规服务质量 292 12.1 背景知识 292 12.1.1 资源预约协议 292 12.1.2 网络组件 293 12.1.3 应用组件 294 12.1.4 策略组件 296 12.2 QoS和Winsock 296 12.2.1 QoS结构 297 12.2.2 QoS调用函数 299 12.3 QoS止 303 12.4 QoS编程 311 12.4.1 RSVP和套接字类型 312 12.4.2 QoS通知 314 12.4.3 QoS模板 316 12.5 示例 318 12.5.1 单播TCP 318 12.5.2 单播UDP 336 12.5.3 多播UDP 337 12.6 ATM和QoS 338 12.7 小结 339 第13章 原始套接字 340 13.1 原始套接字的创建 340 13.2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341 13.2.1 Ping示例 342 13.2.2 Traceroute示例 351 13.3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52 13.4 IP_HDRINCL的使用 354 13.5 小结 362 第14章 Winsock 2服务提供者接口 363 14.1 SPI基础 363 14.1.1 SPI命名规则 364 14.1.2 Winsock 2 API和SPI函数之间的映 射 364 14.2 传输服务提供者 364 14.2.1 WSPStartup 365 14.2.2 参数 366 14.2.3 实例计数 369 14.2.4 套接字句柄 369 14.2.5 Winsock I/O模型支持 371 14.2.6 扩展函数 380 14.2.7 传输服务提供者的安装 381 14.3 命名空间服务提供者 386 14.3.1 名字空间的安装 386 14.3.2 名字空间的实施 387 14.3.3 名字空间提供者示范 392 14.4 Winsock SPI函数的调试追踪 396 14.5 小结 396 第15章 微软Visual Basic Winsock控件 397 15.1 属性 397 15.2 方法 398 15.3 事件 399 15.4 UDP示例 400 15.4.1 UDP消息的发送 403 15.4.2 UDP消息的接收 404 15.4.3 获取Winsock信息 404 15.4.4 运行UDP示例 405 15.4.5 UDP状态 405 15.5 TCP示例 406 15.5.1 TCP服务器 412 15.5.2 TCP客户机 413 15.5.3 获取Winsock信息 414 15.5.4 运行TCP示例 414 15.5.5 TCP状态 415 15.6 存在的局限 415 15.7 常见错误 416 15.8 Windows CE的Winsock控件 417 15.8.1 Windows CE Winsock示例 417 15.8.2 已知的问题 421 15.9 小结 422 第三部分 远程访问服务 第16章 RAS客户机 423 16.1 编译和链接 424 16.2 数据结构和平台兼容问题 424 16.3 DUN 1.3升级和Windows 95 425 16.4 RASDIAL 425 16.4.1 同步模式 427 16.4.2 异步模式 428 16.4.3 状态通知 432 16.4.4 关闭连接 432 16.5 电话簿 433 16.5.1 电话簿条目的增添 440 16.5.2 电话簿条目的重命名 442 16.5.3 电话簿条目的删除 442 16.5.4 电话簿条目的列举 443 16.5.5 用户凭据的管理 443 16.5.6 多链接电话簿的子条目 445 16.6 连接管理 446 16.7 小结 450 第四部分 附录录录 附录A NetBIOS命令索引 451 附录B IP助手函数 464 附录C Winsock错误代码 481
第一部分 传统网络API 第1章 NetBIOS 1 1.1 Microsoft NetBIOS 2 1.1.1 LANA编号 2 1.1.2 NetBIOS名字 4 1.1.3 NetBIOS特性 6 1.2 NetBIOS编程基础 7 1.3 常规NetBIOS例程 8 1.3.1 会话服务器:异步回调模型 15 1.3.2 会话服务器:异步事件模型 20 1.3.3 NetBIOS会话客户机 24 1.4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28 1.5 其他NetBIOS命令 40 1.5.1 适配器状态 40 1.5.2 查找名字 42 1.5.3 将传送协议同LANA编号对应起来 43 1.6 平台问题 43 1.6.1 Windows CE 44 1.6.2 Windows 9x 44 1.6.3 常规问题 44 1.7 小结 44 第2章 重定向器 45 2.1 通用命名规范 45 2.2 多UNC提供者 47 2.3 网络提供者 47 2.4 重定向器简介 48 2.5 服务器消息块 48 2.6 安全问题 49 2.6.1 安全描述符 49 2.6.2 访问令牌 51 2.7 网络安全 51 2.8 一个实例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邮槽 54 3.1 邮槽实施细节 54 3.1.1 邮槽的名字 54 3.1.2 消息的长度 55 3.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56 3.1.4 错误代码 57 3.2 基本客户机/服务器 57 3.2.1 邮槽服务器的详情 57 3.2.2 邮槽客户机的详情 59 3.3 其他邮槽API 61 3.4 平台和性能问题 62 3.4.1 8.3字符名字限制 62 3.4.2 不能取消“凝结”的I/O请求 62 3.4.3 超时引起的内存废弃 64 3.5 小结 65 第4章 命名管道 66 4.1 命名管道的实施细节 66 4.1.1 命名管道命名规范 67 4.1.2 字节模式及消息模式 67 4.1.3 应用程序的编译 67 4.1.4 错误代码 68 4.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基础 68 4.2.1 服务器的细节 68 4.2.2 高级服务器的细节 74 4.2.3 客户机的细节 81 4.3 其他API调用 83 4.4 平台和性能问题 86 4.5 小结 87 第二部分 Winsock API 第5章 网络原理和协议 89 5.1 协议的特征 89 5.1.1 面向消息 89 5.1.2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91 5.1.3 可靠性和次序性 91 5.1.4 从容关闭 92 5.1.5 广播数据 92 5.1.6 多播数据 92 5.1.7 服务质量 92 5.1.8 部分消息 93 5.1.9 路由选择的考虑 93 5.1.10 其他特征 93 5.2 支持的协议 93 5.2.1 支持的Win32网络协议 93 5.2.2 Windows CE网络协议 94 5.3 Winsock 2协议信息 94 5.4 Windows套接字 97 5.5 具体平台的问题 99 5.6 选择适当的协议 100 5.7 小结 100 第6章 地址家族和名字解析 102 6.1 IP 102 6.1.1 TCP 102 6.1.2 UDP 102 6.1.3 定址 102 6.1.4 创建套接字 105 6.1.5 名字解析 105 6.2 红外线套接字 107 6.2.1 定址 107 6.2.2 名字解析 108 6.2.3 红外线设备列举 108 6.2.4 查询IAS 110 6.2.5 创建套接字 111 6.2.6 套接字选项 112 6.3 IPX/SPX 112 6.3.1 编址 112 6.3.2 创建套接字 112 6.4 NetBIOS 115 6.4.1 定址 115 6.4.2 创建套接字 116 6.5 AppleTalk 117 6.5.1 定址 117 6.5.2 AppleTalk名的注册 118 6.5.3 AppleTalk名的解析 119 6.5.4 创建套接字 124 6.6 ATM 124 6.6.1 定址 125 6.6.2 创建套接字 128 6.6.3 把套接字和SAP绑定在一起 129 6.6.4 名字解析 130 6.7 Winsock 2支持的其他函数 130 6.8 小结 131 第7章 Winsock基础 132 7.1 Winsock的初始化 132 7.2 错误检查和控制 134 7.3 面向连接的协议 134 7.3.1 服务器API函数 134 7.3.2 客户机API函数 138 7.3.3 数据传输 140 7.3.4 流协议 144 7.3.5 断连接 146 7.3.6 综合分析 147 7.4 无连接协议 155 7.4.1 接收端 155 7.4.2 发送端 156 7.4.3 基于消息的协议 157 7.4.4 释放套接字资源 158 7.4.5 综合分析 158 7.5 其他API函数 165 7.6 Windows CE 168 7.7 其他地址家族 169 7.7.1 AppleTalk 169 7.7.2 IrDA 169 7.7.3 NetBIOS 170 7.7.4 IPX/SPX 170 7.7.5 ATM 171 7.8 小结 171 第8章 Winsock I/O方法 172 8.1 套接字模式 172 8.1.1 锁定模式 173 8.1.2 非锁定模式 175 8.2 套接字I/O模型 176 8.2.1 select模型 176 8.2.2 WSAAsyncSelect 179 8.2.3 WSAEventSelect 183 8.2.4 重叠模型 188 8.2.5 完成端口模型 198 8.3 I/O模型的问题 206 8.4 小结 206 第9章 套接字选项和I/O控制命令 207 9.1 套接字选项 207 9.1.1 SOL_SOCKET选项级别 208 9.1.2 SOL_APPLETALK选项级别 215 9.1.3 SOL_IRLMP选项级别 218 9.1.4 IPPROTO_IP选项级 222 9.1.5 IPPROTO_TCP选项级别 227 9.1.6 NSPROTO_IPX选项级别 227 9.2 IOCTLSOCKET和WSAIOCTL 231 9.2.1 标准I/O控制命令 232 9.2.2 其他I/O控制命令 233 9.2.3 安全套接字层的I/O控制命令 239 9.2.4 ATM I/O控制命令 241 9.3 小结 242 第10章 名字注册和解析 243 10.1 背景知识 243 10.2 名字空间模型 243 10.3 服务的注册 245 10.3.1 安装服务类 245 10.3.2 服务的注册 248 10.3.3 服务注册示例 251 10.4 服务的查询 254 10.4.1 怎样对服务进行查询 255 10.4.2 查询DNS 257 10.5 小结 260 第11章 多播 261 11.1 多播的含义 261 11.2 IP多播 264 11.2.1 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 264 11.2.2 IP叶节点 265 11.2.3 IP多播的实施 266 11.3 ATM多播 266 11.3.1 ATM叶节点 267 11.3.2 ATM根节点 267 11.4 多播与Winsock 268 11.4.1 Winsock 1多播 268 11.4.2 Winsock 2多播 274 11.4.3 常用的Winsock选项 288 11.4.4 拨号网络多播的一处限制 290 11.5 小结 291 第12章 常规服务质量 292 12.1 背景知识 292 12.1.1 资源预约协议 292 12.1.2 网络组件 293 12.1.3 应用组件 294 12.1.4 策略组件 296 12.2 QoS和Winsock 296 12.2.1 QoS结构 297 12.2.2 QoS调用函数 299 12.3 QoS止 303 12.4 QoS编程 311 12.4.1 RSVP和套接字类型 312 12.4.2 QoS通知 314 12.4.3 QoS模板 316 12.5 示例 318 12.5.1 单播TCP 318 12.5.2 单播UDP 336 12.5.3 多播UDP 337 12.6 ATM和QoS 338 12.7 小结 339 第13章 原始套接字 340 13.1 原始套接字的创建 340 13.2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341 13.2.1 Ping示例 342 13.2.2 Traceroute示例 351 13.3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52 13.4 IP_HDRINCL的使用 354 13.5 小结 362 第14章 Winsock 2服务提供者接口 363 14.1 SPI基础 363 14.1.1 SPI命名规则 364 14.1.2 Winsock 2 API和SPI函数之间的映 射 364 14.2 传输服务提供者 364 14.2.1 WSPStartup 365 14.2.2 参数 366 14.2.3 实例计数 369 14.2.4 套接字句柄 369 14.2.5 Winsock I/O模型支持 371 14.2.6 扩展函数 380 14.2.7 传输服务提供者的安装 381 14.3 命名空间服务提供者 386 14.3.1 名字空间的安装 386 14.3.2 名字空间的实施 387 14.3.3 名字空间提供者示范 392 14.4 Winsock SPI函数的调试追踪 396 14.5 小结 396 第15章 微软Visual Basic Winsock控件 397 15.1 属性 397 15.2 方法 398 15.3 事件 399 15.4 UDP示例 400 15.4.1 UDP消息的发送 403 15.4.2 UDP消息的接收 404 15.4.3 获取Winsock信息 404 15.4.4 运行UDP示例 405 15.4.5 UDP状态 405 15.5 TCP示例 406 15.5.1 TCP服务器 412 15.5.2 TCP客户机 413 15.5.3 获取Winsock信息 414 15.5.4 运行TCP示例 414 15.5.5 TCP状态 415 15.6 存在的局限 415 15.7 常见错误 416 15.8 Windows CE的Winsock控件 417 15.8.1 Windows CE Winsock示例 417 15.8.2 已知的问题 421 15.9 小结 422 第三部分 远程访问服务 第16章 RAS客户机 423 16.1 编译和链接 424 16.2 数据结构和平台兼容问题 424 16.3 DUN 1.3升级和Windows 95 425 16.4 RASDIAL 425 16.4.1 同步模式 427 16.4.2 异步模式 428 16.4.3 状态通知 432 16.4.4 关闭连接 432 16.5 电话簿 433 16.5.1 电话簿条目的增添 440 16.5.2 电话簿条目的重命名 442 16.5.3 电话簿条目的删除 442 16.5.4 电话簿条目的列举 443 16.5.5 用户凭据的管理 443 16.5.6 多链接电话簿的子条目 445 16.6 连接管理 446 16.7 小结 450 第四部分 附录录录 附录A NetBIOS命令索引 451 附录B IP助手函数 464 附录C Winsock错误代码 481

18,35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VC/MFC 网络编程
c++c语言开发语言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网络编程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