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通信技术
帖子详情
一个程序内可以同时监听两个端口,然后分别做不同的处理吗
yangyanzhao
2018-01-05 03:10:24
一个端口要绑定完成端口
另一个为普通的TCP端口
可以同时监听吗?
还有,如何辨别收到的数据来自哪个端口?
...全文
1362
1
打赏
收藏
一个程序内可以同时监听两个端口,然后分别做不同的处理吗
一个端口要绑定完成端口 另一个为普通的TCP端口 可以同时监听吗? 还有,如何辨别收到的数据来自哪个端口?
复制链接
扫一扫
分享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配置赞助广告
用AI写文章
1 条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打赏红包
X-i-n
2018-01-06
打赏
举报
回复
可以同时监听,不需要辨别。 每个socket都可以绑定自己的dataarrival、connectrequest事件(TCP)。在开发的时候并不需要处理端口的识别,每个socket有自己的事件处理代码,只要开发的时候你自己规划好这个socket的功能就行,而不是软件在宏观上自己判断消息的接收端口,再通过不同的端口去做不同的处理。类比一下,相当于一个办事处有多个接待员,每个接待员有自己的接待方案,谁接待了,就由谁去用自己那套接待方案进行接待,而接待员本身不需要关心来人找的是哪位接待员——因为他来到我这,一定是找我的。 正常的TCP服务端工作顺序是这样:创建一个socket实例,指定端口(比如10001),开始监听,有请求了,new一个新的socket出来accept,为这个新socket绑定一个dataarrival事件的回调,有数据过来的时候调用这个过程,发送同理。UDP不一样的地方是,因为无连接,所以不需要new一个socket来专门用于通信,别的都和tcp一样。 如果软件需要有多个端口分别做不同的事,只要重复上面这个过程就行。
ecr-jvm-1.0.9-sources.jar
ecr-jvm-1.0.9-sources.jar
wisp-logging-testing-2023.09.25.141851-9e6d321.jar
wisp-logging-testing-2023.09.25.141851-9e6d321.jar
ebs-jvm-0.32.2-beta-javadoc.jar
ebs-jvm-0.32.2-beta-javadoc.jar
精选按钮样式设计美学与交互体验全解析 html,css,按钮
html,css,按钮 精选按钮样式设计美学与交互体验全解析 在数字产品的交互设计中,按钮作为连接用户与功能的关键桥梁,其样式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界面质感。本页面基于buttons.css样式库,精心呈现了一系列兼具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的按钮设计方案,为开发者与设计师提供直观的视觉参考与代码借鉴。 按钮设计看似简单,实则融合了视觉心理学、交互逻辑与品牌调性的多重考量。从极简的单色按钮到富有层次感的立体按钮,从静态的基础样式到带有hover动效的交互反馈,每一款设计都兼顾了视觉吸引力与操作清晰度。例如页面中展示的药丸反色按钮,通过圆润的边角
处理
(button-pill类)与高对比度的色彩反转(button-inverse类),既强化了视觉焦点,又在移动端场景中提升了触控识别度,尤其适合作为主要操作按钮使用。 页面采用简洁明快的布局逻辑,浅色背景与高对比度按钮形成鲜明视觉层次,每个按钮示例均搭配详细说明,清晰标注样式类名与适用场景。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开发者快速定位所需样式,更能帮助设计初学者理解"样式类组合"的设计思路——通过基础类与修饰类的灵活搭配,可衍生出海量符合
不同
场景需求的按钮样式,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无论是电商平台的购买按钮、社交应用的交互按钮,还是工具类产品的功能按钮,本页面展示的设计方案均遵循"一致性与差异性平衡"的原则:基础样式保持统一的视觉语言,确保界面整体性;特殊场景按钮通过色彩、形状或动效的微调,实现功能区分与重点突出。此外,所有按钮样式均基于标准化CSS类实现,便于开发者直接复用或根据品牌调性进行二次定制,兼顾了设计美感与开发实用性。 对于追求高效开发的团队而言,这样的样式库不仅能减少重复劳动,更能保障产品界面的设计一致性;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按钮样式可作为创意起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具个性的设计表达。浏览本页面时,建议结合实际产品场
gamelift-jvm-1.2.54.jar
gamelift-jvm-1.2.54.jar
通信技术
4,386
社区成员
28,916
社区内容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相关讨论
复制链接
扫一扫
分享
社区描述
通信技术相关讨论
社区管理员
加入社区
获取链接或二维码
近7日
近30日
至今
加载中
查看更多榜单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
+ 用AI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