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社区成员




以前的个人理解是水平近似的两个人在进行组队进行结对编程时,会由于能力的限制导致代码质量无法提高。
在进行两次结对编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在结对编程中,我和我队友在开发时,采用了轮流开发的模式,每人开发1-2小时,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后,换为另外一个人进行开发。总体而言代码的质量比个人开发的代码质量高很多,但由于两个人不是在开发就是在看队友开发,导致在3-4小时之后,两个人都处于一种大脑混沌的状态,效率也就会下降,但好在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选择中场休息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
这样的开发模式让我们的代码质量得到了保证,因为在个人开发时,我和我的队友两个人都属于那种容易出现手误的人,往往会出现一些低级但非常严重的错误。在避免了这样的低质量代码之后,我们的代码出现的bug很少。此外逻辑上的bug往往是对指导书的理解不准确导致的。
最终两周的结对编程,即便我和我的队友的水平相近,但最终我们依旧从对方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