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社区成员




我认为这是不一定的。《面向对象设计与构造》课程,在互测环节中,同学们的确需要通过查看代码进行针对性的样例构造进行测试;如果只是进行黑盒测试,则效率较低,也不易发现潜在的 bug。作为程序的作者,对于程序的了解程度几乎就是最高的了,这将非常有利于查缺补漏,作者对于全局的更大范围的搜查漏洞。作者测试可能找得到漏洞,也可能刚好没发现,每个人对于程序的理解思路不同,所以让不同人来查看程序有利于多角度地寻找问题。
原文地址:https://bbs.csdn.net/topics/613257662
回顾《面向对象设计与构造》课程,在互测环节中,同学们的确需要通过查看代码进行针对性的样例构造进行测试;如果只是进行黑盒测试,则效率较低,也不易发现潜在的 bug。而且引文中强调:
代码的作者最了解代码的目的、特点和实现的局限性。
可见测试需要在充分了解源代码的基础上进行,则表明测试人员也需要了解代码,并且写出覆盖率 100% 的测试程序;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开发人员的代码是否漏掉了某些边界条件再进行构造。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冯旭杰-19373311」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f506019673/article/details/1234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