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从小部分人出发而瞄准的用户群体真的能够带来较大的商业价值吗?

GreyZeng 2021-08-07 15:52:53

原文地址

我们宁可从小部分人出发,要非常明确地定义谁是我们的用户。——10.1.3 怎样定义典型用户

​ 我赞成作者所说的软件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那么考虑用户群体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款软件,一款带有商业和盈利性质的软件,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当然是用户群体处于一个较广阔的范围最好,以保证最大的收益。即使是一款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软件,用户群体有一定的范围,但是我认为也不至于到作者所说的小部分人的程度吧。毕竟软件的评价包括这款软件的商业价值,从小部分人出发而瞄准的用户群体真的能够带来较大的商业价值吗?

...全文
344 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GreyZeng 2021-08-0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个问题在当初已经有了部分解答,过于钻字眼,导致对“小”这个词的理解过于局限。如何理解“小”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此处的“小”应该是相对于市场上所有的软件用户而言。由于软件的应用定位决定了不太可能是市场全部的用户,因此着眼于真正对这款软件有需求的用户、对此软件功能有潜在需求的用户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也即相比于市场上所有的用户而言,真正可能使用这款软件的“小”部分用户是最重要,即典型用户。根据团队项目实践结果来看,最终使用我们软件的用户也符合我们最终所分析的典型用户人群。
原文地址

仅收录该书籍以供学习和讨论 包含pdf书籍及经过验证的示例 执行demo中的示例方式 在编译环境下进入demo目录,执行nmake命令在bin目录下生成可执行文件 注:demo无注释,对应书本中部分示例。 目录 第1章 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入门 1 1.1 第一个实例程序 1 1.1.1 start.exe 1 1.1.2 Windows API 2 1.1.3 程序入口函数 2 1.1.4 start.c代码分析 2 1.2 编译代码 3 1.2.1 安装Visual Studio 3 1.2.2 安装Microsoft Platform SDK 4 1.2.3 集成Microsoft Platform SDK与Visual C++速成版 5 1.2.4 Vista SDK与Visual Studio 2008 6 1.2.5 Visual Studio专业版或团队系统版 7 1.2.6 使用图形化IDE建立工程、进行编译 7 1.2.7 “解决方案”与“工程” 8 1.2.8 使用命令行工具编译 8 第2章 Windows API概要 10 2.1 Windows数据类型 10 2.1.1 Windows数据类型示例 10 2.1.2 Windows数据类型与标准C数据类型的关系 14 2.1.3 Windows数据类型与Windows API 14 2.1.4 Windows中的数据结构 15 2.2 Windows API的功能分类 15 2.2.1 系统基本服务 15 2.2.2 系统管理 17 2.2.3 用户界面 17 2.2.4 图像和多媒体 20 2.2.5 网络 20 2.2.6 系统安全 20 2.2.7 其他功能 21 2.3 Windows API核心DLL 21 2.3.1 Kernel32.dll 21 2.3.2 User32.dll 21 2.3.3 Gdi32.dll 22 2.3.4 标准C函数 22 2.3.5 其他Dll 22 2.4 Unicode和多字节 22 2.4.1 W版本和A版本的API 24 2.4.2 Unicode与ASCII的转换 24 2.5 对Windows程序设计规范的建议 25 第3章 开发工具配置与使用 26 3.1 使用Visual C/C++编译链接工具 26 3.1.1 编译器cl.exe 27 3.1.2 资源编译器rc.exe 31 3.1.3 链接器link.exe 32 3.1.4 其他工具 38 3.1.5 编译链接工具依赖的环境变量 39 3.1.6 示例:使用/D选项进行条件编译 42 3.2 使用Platform SDK 43 3.2.1 Platform SDK的目录结构与功能 43 3.2.2 为编译链接工具设置环境变量 45 3.2.3 Platform SDK工具集 46 3.2.4 Windows Vista SDK 48 3.3 编写Makefile 48 3.3.1 使用nmake.exe构建工程 48 3.3.2 Makefile实例 50 3.3.3 注释 50 3.3.4 宏 50 3.3.5 描述块:目标、依赖项和命令 53 3.3.6 makefile预处理 55 3.3.7 在Platform SDK的基础上使用nmake 56 3.4 使用WinDbg调试 57 3.4.1 安装WinDbg 57 3.4.2 编译可调试的程序 58 3.4.3 WinDbg命令 59 3.4.4 调试过程演示 59 3.5 集成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62 3.5.1 工程类型选择与配置 62 3.5.2 Visual Studio快捷方式 64 3.5.3 生成项目 64 3.5.4 调试 65 3.5.5 选项与设置 65 3.6 开发环境配置总结 66 第4章 文件系统 67 4.1 概述 67 4.1.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67 4.1.2 文件系统主要API 68 4.2 磁盘和驱动器管理 70 4.2.1 遍历卷并获取属性 70 4.2.2 操作驱动器挂载点 76 4.2.3 判断光驱中是否有光盘 81 4.2.4 获取磁盘分区的总容量、空闲容量、簇、扇区信息 83 4.3 文件和目录管理 86 4.3.1 删除、复制、重命名、移动文件 87 4.3.2 创建、打开、读写文件,获取文件大小 90 4.3.3 创建目录 96 4.3.4 获取程序所在的目录、程序模块路径,获取和设置当前目录 97 4.3.5 查找文件、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100 4.3.6 递归遍历目录树 103 4.3.7 获取、设置文件属性和时间 105 4.4 内存映射文件 110 4.4.1 使用Mapping File提高文件读写的效率 110 4.4.2 通过Mapping File在进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 115 4.4.3 通过文件句柄获得文件路径 118 4.5 总结 121 第5章 内存管理 122 5.1 Windows内存管理原理 122 5.1.1 基本概念 122 5.1.2 分页与分段内存管理、内存映射与地址转换 123 5.1.3 进程的内存空间 125 5.1.4 虚拟内存布局、内存的分工、堆与栈 127 5.1.5 内存的保护属性和存取权限 127 5.1.6 本章API列表 127 5.2 堆管理 129 5.2.1 获取堆句柄、分配与再分配堆 129 5.2.2 获取堆中内存块的大小信息 133 5.2.3 释放内存、销毁堆 134 5.3 全局(Global)和局部(Local)内存管理 136 5.3.1 Global函数 136 5.3.2 Local函数 137 5.3.3 使用全局和局部函数分配和释放内存、改变内存块属性 137 5.4 虚拟内存管理 138 5.4.1 虚拟地址空间与内存分页 139 5.4.2 分配和释放可读可写的虚拟内存页面 139 5.4.3 修改内存页面状态和保护属性、将页面锁定在物理内存中 142 5.4.4 管理其他进程的虚拟内存 143 5.5 内存操作与内存信息管理 144 5.5.1 复制、填充、移动、清零内存块、防止缓冲区溢出 144 5.5.2 获得当前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146 5.5.3 判断内存指针的可用性 147 5.6 各种内存分配方式的关系与比较 148 5.6.1 标准C内存管理函数与Windows内存管理API的关系 149 5.6.2 功能性区别 149 5.6.3 效率的区别 149 第6章 进程、线程和模块 150 6.1 基本概念 150 6.1.1 应用程序与进程 150 6.1.2 控制台应用程序与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1 6.1.3 动态链接库、模块 151 6.1.4 线程、纤程与作业 152 6.1.5 权限与优先级 153 6.2 进程管理 153 6.2.1 创建进程、获取进程相关信息、获取启动参数 153 6.2.2 编写控制台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 158 6.2.3 获取和设置环境变量 158 6.3 线程、纤程 162 6.3.1 创建线程、退出线程、获取线程信息 162 6.3.2 挂起、恢复、切换、终止线程 164 6.3.3 创建远程线程、将代码注入其他进程中执行 167 6.3.4 创建纤程、删除纤程、调度纤程 170 6.3.5 纤程与线程的互相转换 171 6.4 进程状态信息 176 6.4.1 PS API与Tool help API 176 6.4.2 遍历系统中的进程 178 6.4.3 列举进程的模块、线程 182 6.4.4 进程的堆使用、内存占用、虚拟内存大小,页面错误情况 184 6.5 动态链接库 185 6.5.1 加载、释放DLL、通过句柄获取DLL相关信息 186 6.5.2 编写动态链接库、导出函数 186 6.5.3 创建动态链接库工程,配置DLL编译链接选项 188 6.5.4 运行时动态获取DLL导出函数地址并调用 189 6.5.5 声明导出函数、创建lib库,为其他模块提供导入表调用接口 190 6.5.6 通过构建导入表调用DLL导出函数 191 第7章 线程同步 192 7.1 基本原理 192 7.1.1 线程同步的过程 193 7.1.2 同步对象 193 7.1.3 等待函数 193 7.2 同步对象示例 194 7.2.1 使用事件对象(Event) 194 7.2.2 使用互斥对象(Mutex) 199 7.2.3 使用信号量控制访问共享数据的线程数量 202 7.2.4 使用可等待计时器(Timer) 206 7.3 等待进程和线程的执行完成 209 第8章 服务 210 8.1 基本概念 210 8.1.1 服务控制器(SCM) 211 8.1.2 服务程序 211 8.1.3 服务控制管理程序 211 8.1.4 系统服务管理工具 211 8.1.5 服务的属性 211 8.2 编写服务程序 212 8.2.1 入口函数 212 8.2.2 服务主函数 212 8.2.3 控制处理函数 213 8.3 实现对服务的控制和管理 216 8.3.1 创建、删除服务 216 8.3.2 启动、停止服务,向服务发送控制请求 219 8.3.3 管理服务状态、配置服务、服务的依赖关系 222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 229 9.1 字符界面程序 229 9.1.1 基本概念 230 9.1.2 控制台读写 231 9.1.3 控制台字体、颜色等属性,操作屏幕缓存 234 9.1.4 控制台事件 244 9.2 图形用户界面:基本概念 246 9.2.1 窗口 246 9.2.2 窗口类 246 9.2.3 消息和消息处理函数 247 9.2.4 控件 247 9.2.5 资源 248 9.2.6 对话框 248 9.3 图形用户界面:窗口 248 9.3.1 注册窗口类 249 9.3.2 创建窗口 251 9.3.3 窗口消息处理函数 253 9.3.4 窗口属性、位置和大小 256 9.3.5 窗口显示方式 257 9.3.6 线程消息队列和消息循环 258 9.4 图形用户界面:控件 258 9.4.1 Tree View控件 258 9.4.2 为Tree View控件增加节点 260 9.4.3 Tree View右键菜单 262 9.4.4 List View控件 263 9.4.5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分栏 265 9.4.6 为List View控件增加项 266 9.4.7 文本框控件 267 9.4.8 为文本框控件设置文字 268 9.5 界面资源 269 9.5.1 资源脚本(.rc) 269 9.5.2 资源ID定义和头文件 272 9.5.3 在程序中使用资源 273 9.6 菜单 273 9.6.1 菜单资源和菜单句柄 273 9.6.2 动态增加、删除、设置菜单及菜单项 274 9.6.3 菜单消息处理 274 9.7 对话框 275 9.7.1 创建对话框 275 9.7.2 对话框消息处理函数 276 第10章 系统信息的管理 277 10.1 Windows系统信息 277 10.1.1 获取系统版本 277 10.1.2 获取计算机硬件信息 279 10.1.3 获取系统目录等信息 281 10.1.4 用户名、计算机名、域名 282 10.1.5 处理系统颜色信息、尺度信息等 284 10.1.6 鼠标、键盘等外设信息 285 10.2 时间信息 286 10.2.1 设置、获取系统时间 286 10.2.2 获取开机至现在持续的时间 287 10.2.3 文件时间与系统时间的转换 287 10.3 注册表 288 10.3.1 注册表的作用及组织形式 288 10.3.2 键、子键、键属性及键值的相关操作 289 10.3.3 列举注册表项及键值 292 10.3.4 通过注册表设置一个自启动的程序 293 10.3.5 设置随程序启动而启动的调试器(任何程序) 294 10.3.6 指定程序崩溃实时调试器 294 第11章 进程间通信 295 11.1 邮槽(MailSlot) 295 11.1.1 创建邮槽、从邮槽中读取消息 296 11.1.2 通过邮槽发送消息 299 11.2 管道(Pipe) 300 11.2.1 创建命名管道 300 11.2.2 管道监听 302 11.2.3 使用异步I/O进行读写 303 11.2.4 关闭管道实例 307 11.2.5 客户端 307 11.3 剪贴板 310 11.3.1 获取、设置剪贴板数据 310 11.3.2 监视剪贴板 317 11.3.3 剪贴板数据格式 325 11.4 数据复制消息(WM_COPYDATA) 327 11.4.1 数据发送端 327 11.4.2 数据接收端 330 11.5 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 332 11.5.1 动态数据交换(DDE)和网络动态数据交换(NDDE) 332 11.5.2 通过File Mapping在进程间共享数据 333 11.5.3 Windows Socket 333 第12章 Windows Shell程序设计 334 12.1 Windows Shell目录管理 335 12.1.1 Shell对目录和文件的管理形式 335 12.1.2 “我的文档”等特殊目录相关操作 335 12.1.3 绑定、遍历、属性获取 337 12.1.4 浏览文件对话框 339 12.2 文件协助(File Associations) 340 12.2.1 文件类型相关注册表键值 340 12.2.2 为文件指定默认打开程序 341 12.2.3 定制文件类型的图标 342 12.3 Shell扩展 343 12.3.1 对象及概念 343 12.3.2 CLSID,处理例程的GUID 344 12.3.3 注册Shell扩展 345 12.3.4 COM程序开发基础 346 12.3.5 编写Handler程序 346 12.3.6 Shell扩展程序的调试 362 12.3.7 总结 363 12.4 任务栏通知区域(Tray)图标 363 12.4.1 创建图标窗口 364 12.4.2 创建图标和图标菜单 367 12.4.3 最小化主窗口到通知区域 370 12.4.4 弹出气泡通知 372 12.4.5 动态图标 374 12.4.6 其他功能 376 第13章 Windows GDI 379 13.1 GDI编程接口概述 379 13.1.1 Windows GDI的功能 379 13.1.2 链接库与头文件 380 13.2 设备上下文(DC)、输出操作与图形对象 380 13.2.1 设备上下文类型与关联设备 380 13.2.2 图形对象的作用及与DC的关系 380 13.2.3 各类图形对象的具体属性与作用 383 13.2.4 绘制、填充、写入等图形输出操作 384 13.2.5 修剪与坐标变换 385 13.2.6 设备上下文的图形模式 385 13.3 一个最简单的GDI程序 386 13.3.1 示例 386 13.3.2 DC的操作 387 13.3.3 颜色的表示 388 13.3.4 图形对象:画刷和画笔 389 13.3.5 输出操作:绘制图形和线条 390 13.4 文字和字体 391 13.4.1 选择、设置字体 393 13.4.2 选择字体图形对象 394 13.4.3 文字的颜色 394 13.4.4 输出文字 395 13.4.5 DC图形模式设置 395 13.4.6 遍历字体 396 13.4.7 为系统安装、删除字体文件 398 13.5 绘制线条 398 13.5.1 选择画笔对象 399 13.5.2 直线 399 13.5.3 绘制任意曲线 399 13.5.4 跟踪鼠标轨迹 399 13.5.5 弧线 405 13.6 绘制图形 405 13.6.1 填充颜色与边缘勾勒 406 13.6.2 绘制矩形、椭圆、圆角矩形 406 13.6.3 椭圆弓形和椭圆扇形 411 13.6.4 多边形 411 13.6.5 RECT结构及对RECT的操作 412 13.7 位图操作 414 13.7.1 截取屏幕、保存位图文件 414 13.7.2 将位图显示在界面上 419 13.8 区域(Regions)、路径(Paths)与修剪(Clip)操作 422 13.8.1 区域的创建及形状、位置等属性 422 13.8.2 区域边沿、区域填充、反转与勾勒操作 423 13.8.3 组合、比较、移动等操作 426 13.8.4 点击测试(Hit Testing) 427 13.8.5 路径的创建与操作 431 13.8.6 路径转换为区域 432 13.8.7 使用区域和路径进行修剪操作,限制输出 432 13.9 坐标变换 438 13.9.1 缩放 439 13.9.2 旋转 440 13.10 调色板 440 第14章 网络通信与配置 443 14.1 Socket通信 444 14.1.1 客户端 444 14.1.2 服务端 449 14.1.3 处理并发的客户端连接 455 14.1.4 网络通信的异步I/O模式 456 14.2 IP Helper 456 第15章 程序安装与设置 463 15.1 创建cab文件 463 15.1.1 makecab.exe 463 15.1.2 压缩多个文件 464 15.1.3 Cabinet软件开发工具包(CABSDK) 466 15.2 编写INF文件 466 15.2.1 INF文件格式 466 15.2.2 Install节 468 15.2.3 CopyFiles和AddReg等安装过程 468 15.2.4 源路径和目的路径 469 15.2.5 字符串表 469 15.3 安装程序setup.exe的编号 469 15.4 使用msi文件进行安装 472 15.4.1 Windows Installer Service 472 15.4.2 msi文件的创建与修改工具orca.exe 474 15.4.3 准备工作 475 15.4.4 编辑表组 475 第16章 设备驱动管理与内核通信 476 16.1 设备管理 476 16.1.1 列举设备接口 477 16.1.2 监控设备的加载和卸载 483 16.2 I/O控制、内核通信 488 16.2.1 加载驱动程序 488 16.2.2 控制驱动程序、与驱动程序进行通信 495 16.3 编写设备驱动程序 498 16.3.1 驱动程序开发包:DDK 499 16.3.2 开发驱动程序 499 16.4 I/O模式,同步与异步 504 第17章 用户、认证和对象安全 506 17.1 基本概念 506 17.1.1 访问令牌、权限和用户标识 506 17.1.2 进程的系统操作权限 507 17.1.3 安全对象 508 17.1.4 访问控制列表(ACL) 508 17.2 安全机制程序示例 509 17.2.1 列举进程访问令牌内容和权限 509 17.2.2 修改进程的权限 514 17.2.3 列举安全对象的安全描述符 515 17.2.4 修改安全描述符 521 17.3 用户 522 17.3.1 创建用户 522 17.3.2 用户组 523 17.3.3 删除用户 525 17.3.4 列举用户用户组、获取用户信息 525 第18章 Windows API的内部原理 532 18.1 关于API的补充说明 532 18.1.1 Windows API的版本演进和Vista新增API 532 18.1.2 64位操作系统的接口 533 18.2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封装 533 18.2.1 什么是对象 534 18.2.2 面向对象的思想 534 18.2.3 Windows系统中的对象:内核对象、GDI对象等 534 18.3 Windows程序设计参考:文档资源与样例代码 534 18.3.1 SDK文档和MSDN 534 18.3.2 SDK示例代码 535 18.4 x86平台程序函数调用原理 535 18.4.1 函数调用的真实过程 535 18.4.2 函数调用约定 539 18.4.3 为什么通过参数返回数据时只能使用指针 540 18.4.4 缓冲区溢出 540 18.4.5 程序运行错误的调试技巧 540 18.5 可执行程序结构与API函数接口内部机理 541 18.5.1 Windows可执行程序结构 541 18.5.2 导入表、导出表、动态链接 543 18.5.3 NTDLL.DLL、NATIVE API和SSDT 544 18.5.4 API HOOK 546 18.6 发布程序 546 18.6.1 合理选择编译链接选项 546 18.6.2 构建到指定路径 546 18.7 模块化,向Windows API学习接口定义 547 18.7.1 lib文件 547 18.7.2 头文件 547 18.7.3 为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SDK 547
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经典教材,中文译本 阮秋琦,阮宇智等译 本书是把图像处理基础理论论述与软件实践方法相结合的第一本书,它集成了冈萨雷斯和伍兹所著的《数字图像处理》一书中的重要内容和MathWorks公司的图像处理工具箱。本书的特色在于它重点强调了怎样通过开发新代码来增强这些软件工具。本书在介绍MATLAB编程基础知识之后,讲述了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亮度变换、线性和非线性空间滤波、频率域滤波、图像复原与配准、彩色图像处理、小波、图像数据压缩、形态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区域和边界表示与描述以及对象识别等。 本书概念清晰,层次分明,可供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地球物理、医学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概念清晰,层次分明,可供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地球物理、医学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 绪言  前言  1.1 背景知识  1.2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3 MATLAB和图像处理工具箱的背景知识  1.4 本书涵盖的图像处理范围  1.5 本书的Web站点  1.6 MATLAB工作环境   1.6.1 MATLAB桌面   1.6.2 使用MATLAB编辑器创建M文件   1.6.3 获得帮助   1.6.4 保存和检索工作会话  1.7 参考文献的组织方式  小结 第2章 基本原理  前言  2.1 数字图像的表示   2.1.1 坐标约定   2.1.2 图像的矩阵表示  2.2 读取图像  2.3 显示图像  2.4 保存图像  2.5 数据类  2.6 图像类型   2.6.1 亮度图像   2.6.2 二值图像   2.6.3 术语注释  2.7 数据类与图像类型间的转换   2.7.1 数据类间的转换   2.7.2 图像类和类型间的转换  2.8 数组索引   2.8.1 向量索引   2.8.2 矩阵索引   2.8.3 选择数组的维数  2.9 一些重要的标准数组  2.10 M函数编程简介   2.10.1 M文件   2.10.2 运算符   2.10.3 流控制   2.10.4 代码优化   2.10.5 交互式I/O   2.10.6 单元数组与结构简介  小结 第3章 亮度变换与空间滤波  前言  3.1 背景知识  3.2 亮度变换函数   3.2.1 函数imadjust   3.2.2 对数和对比度拉伸变换   3.2.3 亮度变换的一些实用M函数  3.3 直方图处理与函数绘图   3.3.1 生成并绘制图像的直方图   3.3.2 直方图均衡化   3.3.3 直方图匹配(规定化)  3.4 空间滤波   3.4.1 线性空间滤波   3.4.2 非线性空间滤波  3.5 图像处理工具箱的标准空间滤波器   3.5.1 线性空间滤波器   3.5.2 非线性空间滤波器  小结 第4章 频域处理  前言  4.1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4.2 在MATLAB中计算并可视化二维DFT  4.3 频域滤波   4.3.1 基本概念   4.3.2 DFT滤波的基本步骤   4.3.3 用于频域滤波的M函数  4.4 从空间滤波器获得频域滤波器  4.5 在频域中直接生成滤波器   4.5.1 建立用于实现频域滤波器的网格数组   4.5.2 低通频域滤波器   4.5.3 线框图与表面图  4.6 锐化频域滤波器   4.6.1 基本的高通滤波器   4.6.2 高频强调滤波  小结 第5章 图像复原  前言  5.1 图像退化/复原处理的模型  5.2 噪声模型   5.2.1 使用函数imnoise添加噪声   5.2.2 使用指定的分布产生空间随机噪声   5.2.3 周期噪声   5.2.4 估计噪声参数  5.3 仅有噪声的复原:空间滤波   5.3.1 空间噪声滤波器   5.3.2 自适应空间滤波器  5.4 通过频域滤波来降低周期噪声  5.5 退化函数建模  5.6 直接逆滤波  5.7 维纳滤波  5.8 约束的最小二乘方(正则)滤波  5.9 使用Lucy-Richardson算法的迭代非线性复原  5.10 盲去卷积  5.11 几何变换与图像配准   5.11.1 空间几何变换   5.11.2 对图像应用空间变换   5.11.3 图像配准  小结 第6章 彩色图像处理  前言  6.1 MATLAB中彩色图像的表示方法   6.1.1 RGB图像   6.1.2 索引图像   6.1.3 用来处理RGB图像和索引图像的IPT函数  6.2 转换至其他彩色空间   6.2.1 NTSC彩色空间   6.2.2 YCb
本书介绍TCP/IP及其应用。TCP/IP是Internet上使用的协议,而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有关TCP/IP的各个方面,包括开放式通信模型、TCP/IP通信模型、IP网络中的命名和寻址机制、地址解析及反向地址解析协议、DNS域字服务器、WINS、地址发现协议、IPv6、IP网络中的路由协议(RIP、OSPF等)、互联网打印协议、LDAP目录服务、远程访问协议、IP安全与防火墙。本书介绍了如何为Windows 9x/NT配置TCP/IP;还介绍了如何使用TCP/IP应用程序,包括远程登录、FTP、Web浏览等。 目 录译者序前言第一部分 TCP/IP基础第1章 开放式通信模型简介 11.1 开放式网络的发展 11.1.1 通信处理层次化 21.1.2 OSI参考模型 31.1.3 模型的使用 51.2 TCP/IP参考模型 71.3 小结 7第2章 TCP/IP和Internet 82.1 一段历史 82.1.1 ARPANET 82.1.2 TCP/IP 92.1.3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92.1.4 当今的Internet 122.2 RFC和标准化过程 122.2.1 获得RFC 132.2.2 RFC索引 132.2.3 有关RFC的幽默 132.3 Internet服务简介 132.3.1 Whois和Finger 142.3.2 文件传输协议 142.3.3 Telnet 142.3.4 Email 142.3.5 WWW 142.3.6 USENET News 152.4 Intranet和Extranet概览 152.4.1 Intranet 152.4.2 将Intranet对外开放 162.5 Internet的明天 162.5.1 下一代Internet(NGI) 162.5.2 超速骨干网服务 162.5.3 Internet2(I2) 172.6 Internet管理组织 172.6.1 Internet协会 172.6.2 Internet体系结构组 172.6.3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172.6.4 Internet工程指导组 172.6.5 Internet编号管理局 182.6.6 Internet名字和编号分配组织 (ICANN) 182.6.7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和其他注 册组织 182.6.8 RFC编辑 182.6.9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182.7 小结 19第3章 TCP/IP概述 203.1 TCP/IP的优点 203.2 TCP/IP的层和协议 213.2.1 体系结构 213.2.2 传输控制协议 213.2.3 IP协议 233.2.4 应用层 253.2.5 传输层 253.2.6 网络层 253.2.7 链路层 253.3 远程登录(Telnet) 253.4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3.5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 263.6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63.7 网络文件系统(NFS) 263.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73.9 TCP/IP和系统结合 273.10 内部网概述 283.11 小结 28第二部分 命名和寻址第4章 IP网络中的名字和地址 294.1 IP寻址 294.1.1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304.1.2 IPv4地址格式 304.2 子网的出现 344.2.1 分子网 354.2.2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374.3 无类域前路由(CIDR) 384.3.1 无类地址 384.3.2 强化路由汇聚 394.3.3 超网化 394.3.4 CIDR怎样工作 394.3.5 公共地址空间 404.3.6 RFC 1597和1918 404.4 小结 40第5章 ARP和RARP 415.1 使用地址 415.1.1 子网寻址 415.1.2 IP地址 435.2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445.2.1 ARP cache 455.2.2 代理ARP 475.2.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475.3 使用ARP命令 475.4 小结 47第6章 DNS:名字服务器 486.1 域名系统概述 486.2 授权局 506.3 DNS分布数据库 506.4 域和区 506.5 Internet顶级域 516.6 选择一个域名服务器 526.7 名字服务解析过程 526.7.1 递归查询 526.7.2 叠代查询 526.8 高速缓存 526.9 反向解析(Pointer)查询 526.10 DNS安全 526.11 资源记录 536.12 小结 54第7章 WINS 557.1 NetBIOS 557.2 NetBIOS名字解析 577.3 动态NetBIOS名字解析 587.3.1 使用WINS的优点 587.3.2 WINS如何工作 597.3.3 配置WINS客户机 607.3.4 为代理配置WINS 607.3.5 配置NT 4.0系统 617.3.6 配置Windows 95或Windows 98 系统 617.4 安装WINS服务器 617.5 WINS管理和维护 627.5.1 加入静态表项 627.5.2 维护WINS数据库 637.5.3 备份WINS数据库 657.5.4 备份WINS注册项 657.5.5 恢复WINS数据库 657.5.6 压缩WINS数据库 667.5.7 WINS复制参与者 667.5.8 WINS实现建议 677.6 集成WINS和DNS名字解析服务 677.7 DHCP服务WINS选项 677.8 通过LMHOSTS进行NetBIOS名字 解析 687.9 小结 69第8章 地址发现协议(BOOTP和DHCP) 718.1 “引导”协议(BOOTP) 718.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728.2.1 DHCP如何工作 728.2.2 理解租用地址 738.3 管理地址池 748.4 DHCP能处理的其他分配 758.4.1 注意重载 758.4.2 其他分配 758.5 小结 76第三部分 IP和相关协议第9章 IP协议家族 779.1 TCP/IP模型 779.1.1 解剖TCP/IP模型 789.1.2 协议组件 789.2 理解网际协议(IP) 799.2.1 IPv4结构 799.2.2 IP做什么 809.3 理解传输控制协议(TCP) 819.3.1 TCP头结构 819.3.2 TCP做什么 839.4 理解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859.4.1 UDP头结构 859.4.2 UDP能做什么 859.4.3 TCP和UDP 869.5 小结 86第10章 IPv6 8710.1 IPv6数据报 8710.1.1 优先级分类 8810.1.2 流标识 8910.1.3 128位IP地址 8910.1.4 IP扩展头 9010.2 多IP地址主机 9110.3 单播、组播和任一播头 9110.4 从IPv4到IPv6的过渡 9310.5 小结 94第四部分 IP互联第11章 IP网络中的路由 9511.1 路由基本知识 9511.1.1 静态路由 9611.1.2 距离-向量路由 9911.1.3 链路-状态路由 10011.2 IP网络中的收敛 10211.2.1 适应拓扑变化 10211.2.2 收敛时间 10611.3 计算IP网络中的路由 10611.3.1 存储多条路由 10711.3.2 初始化更新 10711.3.3 路由度量标准 10711.4 小结 108第12章 路由信息协议(RIP) 10912.1 理解RFC1058 10912.1.1 RIP报文格式 10912.1.2 RIP路由表 11112.2 操作机制 11212.2.1 计算距离向量 11312.2.2 更新路由表 11612.2.3 寻址问题 11812.3 拓扑变化 12012.3.1 收敛 12012.3.2 计值到无穷 12212.4 RIP的限制 12712.4.1 跳数限制 12812.4.2 固定度量 12812.4.3 对路由表更新反应强烈 12812.4.4 收敛慢 12812.4.5 缺乏负载均衡 12812.5 小结 129第13章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13013.1 OSPF起源 13013.2 理解RFC 2328 OSPF,版本2 13013.2.1 OSPF区 13113.2.2 路由更新 13413.3 研究OSPF数据结构 13613.3.1 HELLO报文 13713.3.2 数据库描述报文 13713.3.3 链路-状态请求报文 13813.3.4 链路-状态更新报文 13813.3.5 链路-状态应答报文 14013.4 计算路由 14013.4.1 使用自动计算 14013.4.2 使用缺省路由耗费 14113.4.3 最短路径树 14213.5 小结 144第14章 网关协议 14514.1 网关、桥和路由器 14514.1.1 网关 14514.1.2 网桥 14614.1.3 路由器 14614.1.4 自治系统 14614.2 网关协议:基础知识 14614.3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14714.3.1 网关-网关协议(GGP) 14714.3.2 外部网关协议(EGP) 14714.3.3 内部网关协议(IGP) 14814.4 小结 148第五部分 网络服务第15章 互联网打印协议 14915.1 IPP历史 14915.2 IPP和端用户 15015.3 使用HP的IPP实现 15115.4 小结 152第16章 LDAP:目录服务 15316.1 为什么使用目录服务 15316.2 目录服务的功能 15316.3 IP上的目录服务 15416.4 OSI X.500目录模型 15616.4.1 早期的X.500 15716.4.2 今天的X.500 15716.5 LDAP结构 15716.5.1 LDAP层次结构 15716.5.2 名字结构 15816.6 目录系统代理和访问协议 15816.7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15816.7.1 查询信息 15916.7.2 存储信息 16016.7.3 访问权限和安全 16016.8 LDAP服务器-服务器通信 16116.8.1 LDAP数据互换格式(LDIF) 16116.8.2 LDAP复制 16216.9 设计LDAP服务 16216.9.1 定义需求 16216.9.2 设计策略 16316.9.3 性能 16416.9.4 网络功能 16516.9.5 安全 16616.10 LDAP配置 16916.11 产品环境 16916.11.1 创建计划 17016.11.2 有价值的建议 17116.12 选择LDAP软件 17116.13 小结 174第17章 远程访问协议 17517.1 远程互联 17517.1.1 ISDN 17617.1.2 电缆调制解调器 17617.1.3 数字用户环(DSL) 17617.1.4 无线网络 17717.2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17717.2.1 RADIUS认证 17817.2.2 记账信息 17917.3 用SLIP、CSLIP和PPP传输IP数 据报文 17917.3.1 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 17917.3.2 压缩的SLIP(CSLIP) 18017.3.3 点到点协议(PPP) 18017.4 隧道远程访问 18417.4.1 点到点隧道协议(PPTP) 18517.4.2 两层隧道协议(L2TP) 18817.4.3 IPSec 19217.5 小结 194第18章 防火墙 19518.1 使网络安全 19518.2 使用防火墙 19618.2.1 代理服务器 19718.2.2 报文过滤器 19818.3 使服务安全 19818.3.1 电子邮件(SMTP) 19818.3.2 HTTP:万维网 19918.3.3 FTP 19918.3.4 Telnet 19918.3.5 Usenet:NNTP 19918.3.6 DNS 20018.4 建造用户自己的防火墙 20018.5 使用商业防火墙软件 20018.6 小结 202第19章 IP安全 20319.1 使用加密 20319.1.1 公共-私钥加密 20419.1.2 对称私钥加密 20519.1.3 DES、IDEA及其他 20519.2 数字签名认证 20619.3 破译加密的数据 20719.4 保护网络 20719.4.1 登录名和口令 20819.4.2 文件的目录允许权限 20819.4.3 信任关系 20919.4.4 UNIX和Linux系统上的UUCP 20919.5 应付最坏情况 21019.6 小结 210第六部分 实现TCP/IP第20章 一般配置问题 21120.1 安装网卡 21120.1.1 网卡 21120.1.2 资源配置 21220.1.3 安装适配器软件 21320.1.4 重定向器和API 21420.1.5 服务 21420.1.6 NIC接口 21520.2 网络和传输层协议 21520.2.1 IP配置要求 21520.2.2 配置缺省网关地址 21620.2.3 配置名字服务器地址 21720.2.4 配置邮件服务器地址 21720.2.5 注册域名 21820.3 IP配置 21820.4 配置路由表 21820.5 异种协议的IP封装 21920.6 小结 220第21章 Windows 98 22121.1 Windows 98网络体系结构 22121.1.1 安装网卡 22221.1.2 更改网卡配置 22421.1.3 当Windows 98引导失败 22421.2 配置Windows 98的TCP/IP 22521.2.1 写在开始之前 22521.2.2 安装TCP/IP 22521.2.3 配置微软的TCP/IP 22521.2.4 DNS配置 22721.2.5 静态配置文件 22821.2.6 注册表配置 22921.2.7 测试TCP/IP 23121.3 小结 232第22章 Windows 98拨号网络 23322.1 配置拨号网络适配器 23322.2 安装拨号网络 23422.3 服务器类型 23522.4 编写脚本 23822.5 多重链接 23822.6 PPTP 23922.6.1 安装及配置PPTP 24022.6.2 建立PPTP连接 24022.7 Windows 98拨号服务器 24122.8 解决拨号网络连接中的问题 24222.8.1 确认DUN配置 24222.8.2 PPP日志 24322.9 小结 243第23章 Windows NT 4.0 24423.1 Windows NT版本 24423.2 体系结构 24423.3 安装Windows NT 4.0 24423.4 配置TCP/IP 24623.4.1 IP地址 24623.4.2 DNS 24823.4.3 WINS地址 24823.4.4 DHCP中继 24923.4.5 路由 25023.5 简单TCP/IP服务 25023.6 远程访问服务(RAS) 25023.7 DHCP服务器 25223.7.1 安装DHCP服务器服务 25223.7.2 控制DHCP服务器服务 25323.7.3 压缩DHCP数据库 25323.7.4 管理DHCP 25423.8 使用Microsoft DNS 25623.8.1 安装DNS 25623.8.2 创建区 25723.8.3 配置逆向域名解功能 25823.8.4 配置DNS与WINS服务器的连 接 25923.8.5 增加辅助名字服务器 25923.9 FTP和HTTP服务 25923.10 TCP/IP打印服务 25923.10.1 安装TCP/IP打印服务 25923.10.2 安装LPR服务 26023.11 Windows 2000新特性 26023.12 小结 261第24章 在Novell NetWare中支持IP 26224.1 Novell与TCP/IP 26224.1.1 IP与NetWare 4 26224.1.2 NetWare 5与Pure IP初始化 26224.2 传统解决方案:NetWare 3.x到 NetWare 4.x的IP支持 26324.2.1 IP隧道 26424.2.2 IP中继 26424.2.3 LAN WorkPlace 26424.2.4 IPX-IP网关 26524.2.5 NetWare/IP 26524.3 NetWare 5—Novell对IP的 完全支持 26624.3.1 纯IP 26624.3.2 多协议 26624.4 安装选项 26624.4.1 NetWare 5的IP-Only安装 26724.4.2 IPX-Only安装 26724.4.3 混合TCP/IP安装 26824.5 IP迁移辅助工具 26824.5.1 NDS 26824.5.2 DNS 26924.5.3 DHCP 26924.5.4 DDNS 26924.5.5 SLP 26924.5.6 兼容模式 26924.5.7 迁移代理 27024.6 迁移策略 27024.6.1 使用测试平台 27024.6.2 迁移建议 27024.7 小结 271第七部分 使用TCP/IP应用第25章 Whois和Finger 27325.1 理解Whois协议 27325.1.1 互联网注册 27325.1.2 Whois数据库 27425.1.3 基于Web的Whois 27525.1.4 命令行方式的Whois 27625.1.5 示例 27625.1.6 基于Telnet的Whois 27825.2 扩充Whois 27925.2.1 提示Whois(RWhois) 27925.2.2 WHOIS++ 28025.3 使用Finger 28025.3.1 Finger命令 28025.3.2 Finger 守护进程 28225.3.3 非UNIX环境下的Finger 28325.3.4 Finger的应用 28325.4 相关RFC文档 28525.5 小结 285第26章 文件传输协议 28626.1 FTP和TFTP在网络世界中的作用 28626.2 使用FTP传输文件 28626.2.1 FTP连接 28726.2.2 使用FTP客户端建立连接 28826.2.3 FTP安全 29626.2.4 FTP服务器及守护进程 29926.2.5 匿名FTP访问 29926.3 使用TFTP 30026.3.1 FTP与TFTP的区别 30126.3.2 TFTP命令 30126.4 小结 301第27章 使用Telnet 30227.1 理解Telnet协议 30227.2 Telnet守护进程 30327.3 使用Telnet 30427.3.1 UNIX telnet命令 30427.3.2 Telnet GUI应用 30527.3.3 Telnet命令 30527.3.4 示例 30827.4 高级主题 30927.4.1 安全 30927.4.2 Telnet应用 30927.4.3 使用Telnet访问其他TCP/IP 服务 31027.5 相关RFC文档 31227.6 小结 313第28章 使用r系列实用工具 31428.1 理解r系列命令 31428.1.1 安全问题 31428.1.2 禁止使用r系列命令 31528.1.3 增强r系列命令的安全性 31628.2 使用r系列命令的替代方法 31728.3 r系列命令详解 31728.3.2 相关文件 32028.4 在非UNIX环境下实现r系 列命令的功能 32128.5 小结 322第29章 使用网络文件系统(NFS) 32329.1 什么是NFS 32329.1.1 NFS的历史 32329.1.2 为何使用NFS 32329.2 实现—NFS工作过程 32429.2.1 远程过程调用(RPC) 和外部数据表示(XDR) 32429.2.2 加载类型 32429.3 NFS使用的文件及命令 32529.3.1 NFS守护进程 32529.3.2 与NFS相关的文件 32729.3.3 NFS服务器命令 32929.3.4 NFS客户命令 33129.4 示例:共享及加载NFS文件系统 33329.5 NFS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33429.5.1 不能加载 33429.5.2 不能卸载 33429.5.3 硬加载与软加载 33429.6 相关协议及产品 33429.6.1 WebNFS 33529.6.2 基于PC的NFS及其他客户端 软件 33529.6.3 SMB和CIFS 33529.6.4 其他产品 33629.7 小结 336第八部分 使用基于IP的应用第30章 在应用中集成TCP/IP 33730.1 使用浏览器作为表示层 33830.2 不断增加的Internet应用 33830.3 在已有应用中集成TCP/IP 33930.4 在其他网络中使用TCP/IP 33930.4.1 NetBIOS与TCP/IP 33930.4.2 IPX与UDP 34030.4.3 ARCNET与TCP/IP 34030.5 小结 340第31章 Internet Email协议 34131.1 电子邮件 34131.1.1 电子邮件的历史 34131.1.2 标准及制定标准的组织 34131.2 X.400 34131.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34331.3.1 MIME和SMTP 34331.3.2 其他编码标准 34431.3.3 SMTP命令 34431.3.4 SMTP状态码 34531.3.5 扩展SMTP 34531.3.6 检查SMTP的头 34631.3.7 SMTP的优势与不足 34731.4 使用POP和IMAP取回客户邮件 34731.4.1 邮局协议(POP) 34731.4.2 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IMAP) 34831.4.3 POP3与IMAP4的比较 34831.5 高级主题 34931.6 相关RFC文档及其他参考信息 35131.7 小结 352第32章 HTTP: World Wide Web 35332.1 万维网(WWW) 35332.1.1 Web简史 35332.1.2 Web的发展 35432.2 统一资源定位器 35432.3 Web服务器与浏览器 35532.4 理解HTTP 35632.4.1 HTTP/1.1 35632.4.2 MIME与Web 35832.4.3 HTTP通信示例 35832.5 高级主题 35932.5.1 服务器方功能 35932.5.2 SSL和S-HTTP 35932.6 Web语言 35932.6.1 HTML 36032.6.2 XML 36032.6.3 CGI 36132.6.4 Java 36132.6.5 JavaScript 36232.6.6 动态服务器页面 36232.7 Web的未来 36332.7.1 HTTP-ng 36332.7.2 IIOP 36332.7.3 IPv6 36332.7.4 IPP 36332.8 小结 364第33章 NNTP:互联网新闻组 36533.1 互联网新闻组 36533.2 新闻组和层次 36633.3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36733.3.1 获取新闻组 36733.3.2 获取消息 36933.3.3 发布消息 37033.4 大量广告(Spamming)和新闻黑洞 (Blackholing) 37133.5 小结 371第34章 Web服务 37334.1 Web服务工作概览 37334.2 主流Web服务器 37534.3 运行Apache HTTP Web服务 37634.3.1 下载、安装和配置Apache 37634.3.2 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Apache 38134.4 浏览其他Web服务器 38334.5 小结 383第九部分 使用与管理TCP/IP网络第35章 协议配置与调整 38535.1 系统的初始化问题 38535.2 配置文件 39035.2.1 在/etc/protocols文件中定义网 络协议 39035.2.2 在/etc/hosts文件中标识主机 39135.2.3 TCP/IP与/etc/services文件 39235.2.4 inetd守护进程与/etc/inetd.conf 文件 39435.2.5 在/etc/networks文件中设置网络 39735.2.6 DNS客户与/etc/resolv.conf 39735.3 小结 398第36章 配置DNS 39936.1 域名服务器 39936.2 资源记录 40036.3 域名解析 40136.4 配置UNIX或Linux域名服务器 (DNS) 40136.4.1 添加资源记录 40236.4.2 完成DNS文件 40236.4.3 启动DNS守护进程 40536.4.4 配置客户端 40536.5 Windows和域名服务器 40536.6 小结 406第37章 网络管理 40737.1 制定网络监控方案 40737.2 网络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0837.3 网络管理工具 40837.3.1 使用协议分析器 40937.3.2 专家系统 41037.3.3 基于PC的分析器 41037.3.4 网络管理协议支持 41137.3.5 集成网络仿真/模型工具 41137.4 配置SNMP 41237.4.1 配置Windows SNMP 41337.4.2 配置UNIX SNMP 41437.4.3 SNMP安全属性 41437.4.4 SNMP代理与管理 41537.5 SNMP工具及命令 41637.6 RMON及相关的MIB模型 41737.7 建立网管需求 41737.8 小结 419第38章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42038.1 什么是SNMP 42038.2 管理信息基(MIB) 42138.3 使用SNMP 42138.4 UNIX与SNMP 42238.4.1 在UNIX和Linux上安装SNMP 42338.4.2 SNMP命令 42438.5 Windows与SNMP 42438.5.1 Windows NT 42538.5.2 Windows 95、Windows 98和 Windows 3.x 42538.6 小结 427第39章 加强TCP/IP传输安全 42839.1 定义所需的网络安全 42839.1.1 什么是网络安全 42839.1.2 为什么网络安全非常重要 42939.1.3 安全级别 42939.1.4 口令与口令文件 43039.1.5 控制对口令的访问 43039.2 加强网络安全 43139.2.1 攻击种类 43139.2.2 加强网络安全 43239.3 应用配置 43439.3.1 Internet守护进程与 /etc/inetd.conf 43439.3.2 网络加密软件 43639.3.3 TCP Wrapper 43639.4 使用端口及可信端口 43739.4.1 防火墙 43739.4.2 包过滤 43739.4.3 应用层网关 43839.4.4 其他应用的过滤 43839.5 一般安全事务 43839.5.1 用户帐号维护 43839.5.2 审计 43839.5.3 正确的系统配置 43839.6 小结 438第40章 问题解决工具及要点 44040.1 监视网络行为 44040.2 标准应用程序 44040.2.1 测试基本连接 44140.2.2 ping命令 44240.2.3 解决网络访问故障 44340.3 解决网络接口层问题 44940.4 解决网络层问题 44940.4.1 TCP/IP配置参数 44940.4.2 IP地址配置问题 45040.5 解决TCP和UDP问题 45340.6 解决应用层问题 45540.7 小结 455第十部分 附 录附录A RFC及标准化 457附录B Linux 469附录C 简写与缩略语 480

605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程序员。写过:移山之道,编程之美,构建之法,智能之门。
软件工程软件构建团队开发 企业社区 北京·朝阳区
社区管理员
  • SoftwareTeacher
  • GreyZeng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