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构建之法-2021秋-福州大学软件工程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2021秋季软件工程实践总结 |
团队名称 | 测码奔腾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对软工实践进行总结 |
学号 | 031902111 |
一、个人总结
1)对比开篇博客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为什么?
通过这门课也算是第一次真正了解一个软件的开发过程,让我对于何为软件工程有了一个基本概念,这也算是本次课程最大的收获吧,还有就是学到了很多关于软件开发的知识,但是对于软件的开发能力还是非常不足,主要原因还是能力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压力。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个人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1、统计一下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项目 | 花费时间(min) |
---|---|
个人作业一 | 50 |
第一次个人编程 | 800 |
第一次结队编程 | 1600 |
第二次结队编程 | 2800 |
团队编程 | 4200 |
3、哪一次作业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9、其他方面的提升。
二、团队总结
在开发过程中虽然前后端的开发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冲刺过程中就是太过于的相互独立在接口对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实际的功能没有做到,或者功能需求没有根据界面考虑完善。在Bate阶段也涌现了许多第一轮需求设计时考虑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个人小程序是不支持跳转至外部网站的,以及以本地路径加载的图片是无法在上线后显示出来的。所以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还是更应该注重团队的交流吧,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才可以使得设计变得尽善尽美。
三、提出建议
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小白来说,要学的东西是有点多的,所以需要每次作业给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点,最好也能由老师给出一些学习的资料,网站等,毕竟我们自己能找到的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很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走很多弯路。
四、团队分析
我觉得在团队编程中我们的组长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自己虽然没有怎么写代码,但是对于工作的分配,督促组内成员交流等方面做的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基本帮我们解决了除代码外的所有问题,其他的组员也都很努力,大佬带着小白,一起进步。
五、软件要求
详情组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