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
社区成员




好歹也是 400 多页的《构建之法》,我读完之后居然只能提出来这几个问题?
我大概看了一下本届同学的博客和往届同学的博客,发现有些同学挺早就提交了博客作业,并且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特异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或许是我预先给了自己“大佬写出来的书上提出来的都是对的”的心理暗示,所以放弃了深入思考?
或许是因为对敏捷软件工程的实践太少,所以在读书学习理论的时候缺少了学习过程中的“由实践质疑理论”这一环节?
或许是我读书的方法有问题,我使用的是一种“不容易提出问题”的读书方法?
或许是我思考的方式有问题,我没有调动自己的大脑去处理输入的信息?
对于“我连问题都提不出来”这件事儿,我感到不解且害怕。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战晨曦-18373466」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UAA_Wander/article/details/123433306
在实践之后,我目前的想法是:
之前我在软件开发这方面没有真正很好地实践过,所以没有遇到过书里面提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第一次看到书里面写的东西的时候感觉有点懵懵的,不明觉厉,感觉书上说的好牛逼,所以才提不出来问题。但是在实践之后,当我真正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并使用书中所提到的解决方案去实践之后,才感觉第一遍读的时候好多东西没有考虑到,书上说的确实是有些道理的。这也告诉了我:有时候要提出一些问题,可能首先要对一些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和实践,否则可能比较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战晨曦-18373466」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UAA_Wander/article/details/12546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