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共绘星光的旅程——回首我的软工实践

林毅032002626 2023-01-13 21:07:03

一次共绘星光的旅程——回首我的软工实践

  • 大三上学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场对脑力体力技术力的大挑战,历届的学长学姐都评价其为“最可怕”的学期没有之一,亲身经历下来,我只能说:你说得对。

  • 难度up的专业课,数不清的大作业,真切感受到了宇宙机力量之无穷,软工实践自然是大三上学期分量最足的一门课程,对K班的软工挑战更是在一年多前就早有耳闻。回想起学期选课的时候,和爱心车的同学不一样,当时的我似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几个同学抱着“我倒想看看这课的活能有多花”的心态,加上“星期一早八东三柯老板的班可以少爬一层楼”这一令人心动的隐藏福利,咬咬牙就报了,甚至大作业团队人都还没凑齐但名称都想好了,就叫“尖叫的美蛙🐸肥肠鱼🐟”(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

  • 但好在,学期已过,成功存活!前两天在社区读完了全班同学的学期总结,(其实上上周就开始看了大家创作得太好了这里简直就是我的期末周摸鱼区,复习不下去的时候就点开社区看有没有新发的博客进行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哈哈哈哈),今天把事情都结束了,就打算认认真真敲一下我自己的学期总结,当然这篇Blog中可能大部分也是评测组这一个学期的总结,以及分享一些任务主题的诞生故事、课程环节设计背后的有趣花絮!

    目录

    • 一次共绘星光的旅程——回首我的软工实践
    • 🎬一、刚到教室就是突如其来的考验
    • ⏱二、粮草未行,兵马得先动了
    • 🎲三、试着在有趣的课程上做有趣的创新
    • 🧩part·1 头脑风暴之故事的起点
    • 🧩part·2 准备就绪之任务的发布
    • 🧩part·3 如火如荼之游戏的开发
    • 🧩part·4 强者如云之代码的擂台
    • 🧩part·5 博采众长之欣赏的力量
    • 🧩part·6 告一段落之结对的收官
    • 🚀四、能不能直播一场编程的盛会?
    • ✨五、各放异彩的团队展示与答辩
    • 🎐 六、最后一点点想说的
    • 💖七、最诚挚的感谢

🎬一、刚到教室就是突如其来的考验

至于是为何成为评测组组长,说来也有些误打误撞、阴差阳错。

柯老板第一堂课的PPT,第一页是封面,第二页是教材参考书,第三页是课程群二维码,第四页就是独立评测组的招募。现场报名,但是无人举手,柯老板:“没人的话那我就随便指定了……”,正当我心里还在偷笑谁会是这个倒霉蛋的时候,不小心抬头和柯老板产生了0.1秒的对视,0.0000001秒之后,“就你俩了,第一排不能白坐,自己商量一下谁当组长,下课来和我沟通。”

PPT中对评测组组长的要求是这样的:

组长具有领导力,编程能力强 or 工作细心、耐心、自信。

好家伙,这属性要求对我而言就是大写的三个字“我实在是真的不配啊”,虽然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逃避,但以我们对柯老板的了解,他笑嘻嘻时候做出的决定,基本已成定局,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挣扎了,和他周旋不如老老实实开始干(用TEC-8实验箱模拟折半查找的那个下午的画面开始在我眼前浮现),于是乎就硬着头皮上了,被他逼一逼最后大概也许可能是能把任务勉强做完给个交代的吧?……

就这样,因为第一节课去太晚了坐在第一排,误打误撞地就以评测组组长的角色开启了软工实践之旅。

img

⏱二、粮草未行,兵马得先动了

当天下午到实验室找柯老板沟通评测工作细节,以及第一次博客作业的筹备,这倒是没有太大的压力,我只需要在现有的资料上进行加工修改即可,头疼的是,评测组眼下首要工作是进行作业评测平台的开发,而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严重缺人手的状态……那一刻真的恨不得自己是全栈哥,可惜实力太菜,无法单挑大梁,只好立刻广泛发出评测组组队邀请。

由于该专业内卷状况的逐年加剧,不少人往往在前一个学期末进行选课时,就已商量好了各专业小组作业的组队计划。而技术哥作为组队热门物种,更是都早已收到了各团队抛出橄榄枝,这一刻的我真的是屡屡碰壁,一度感到十分绝望。几经努力,总算是构成了一支还算能够保证评测工作正常开展、稳定运行的队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感谢评测组各位伙伴在这个阶段愿意加入支持评测工作。

一边是首次博客作业的立刻开展,另一边个人编程作业的准备工作也开始了。还记得当时柯老板给到的要求是,周五是第一堂课,周末完成个人博客,周一开始进入个人编程周期。这种无缝衔接的作业时间线,更是贯穿了整个学期,实在是相当考验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作业
09.03~09.04首次博客作业
09.05~09.20个人编程作业
09.19~10.14结对编程作业
10.24~10.28结对编程作品互评
09.30~10.23团队介绍、选题报告、需求分析报告
10.30~11.06团队项目之现场编程
11.06~11.19团队项目Alpha冲刺阶段与中期总结
11.21~12.20团队项目Beta冲刺阶段与终期总结
12.22~01.08学期总结作业

如果说首次博客作业是前菜的话,那个人编程作业就是本学期的第一道正餐。

第一次见到柯老板和他的研究生团队打磨出来的这套题目之后,感到了一些震撼,和大家的反应一样,这真的是能做得完的吗!?仔细研究了下任务要求,GitHub、Markdown、爬虫、信息处理、数据可视化……(这些字眼都是那么的熟悉……这不是曾经给我们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寒假作业吗!)但时间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犹豫,整理完资料后立刻发布了预热文档。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双线程的工作,一方面对个人编程的任务进行测试并研究制定各个模块的评测指标,另一方面我们继续进行评测平台的开发工作。

然而把平台跑起来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容易,还记得这学期和翔轩第一次一起在实验室熬夜,就是在部署评测平台的前端。那晚回宿舍的路上,翔轩说,开学第一周才第四天,这已经是熬的第三个夜了!那一刻我们似乎窥见了未来几个月里,专业课程、大作业、比赛交错的历练生活,真情实感地认为那一周的疲惫,是以往学期的期末月才会出现的。

几经尝试多方努力之后,由于种种因素,负责后端的宏侨做出了一个决定,对平台代码进行重构!虽然时间紧迫,但宏侨同学超强的技术力和责任心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放心,继续把精力投入到题目上。在多位技术大哥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终于是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那段时间许多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个人编程当中,甚至多次在麦当劳都能遇见我们正在和wjw网站斗智斗勇的同学。(顺带一提,个人博客中最喜爱的餐厅这一道题,2019级时玫瑰园还是遥遥领先紫荆园的,但到今年紫荆园在麦当劳的加持下,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已经实现了大幅跃升!)在评测阶段,通过阅读同学们的代码,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家完成得相当出彩,从绕过反爬机制,到正则匹配处理,再到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都呈现了很高的水准!最让我们感到可惜的是,因为口罩的原因,这一次的作业发布和博客提交我们无法在平台进行,同学们看不到彼此的博客,导致一些优秀的作品,我们只能通过只有简短几分钟的评测报告去呈现。

🎲三、试着在有趣的课程上做有趣的创新

宸岑同学在学期总结博客中提到:

结对编程可以说属于是我们评测组一手带大的亲儿子,所以能在其中添上特别的一笔,我也真的很兴奋。

”一手带大的亲儿子“这个比喻可实在是太好笑了,但是好像又真的很贴切。这次的作业一定是评测组各位伙伴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投入最多精力去设计和打磨的。所以就借这次机会把结对编程的故事做个完整的记录吧!

🧩part·1 头脑风暴之故事的起点

结对编程是这门实践课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环节,我们在初期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在课程本身有趣的基础框架上,在不增加同学们工作量的前提下,尝试做出一些有趣的创新,提升大家的“用户体验”

K班的结对编程在题目的设计上,自古以来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得是一款能够让同学们进行AI对战的游戏,这自然是一个对我们考验极大的约束条件,第一难关是得确保任务可行性,保证规则设计上是允许AI对战的,第二难关是对战平台的搭建,保证同学间的程序对战是可实现的

除了能够进行AI对战之外,结对编程的题目还有一些条件需要满足,最好是可以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在任意平台进行开发,游戏要体现一定的决策,游戏的规则不能过于复杂,完成任务下限尽可能低,上限尽可能高……

前期我们脑海中浮现过许许多多的idea,包括像当时突然爆火的“羊了个羊”,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合成大西瓜",乃至更早的“2048”……当都因为无法满足相关需要,被我们逐个否定,全部pass。

个人编程Deadline一天天逼近,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决定更换idea生产模式:集合!开会!

果然,一次次的亲身实践证明,最佳灵感的诞生往往来自于团队的头脑风暴(而且必须是线下的那种)。当时正值数学建模的熬夜周期,于是我召集了评测组中没有参加数模比赛的成员,到拾光屋进行了一晚上的头脑风暴,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往年的结对游戏比较出彩的有像柯老板一度上头的福州十三水,还有上一届的猪尾巴,本质上都是卡牌对战游戏,我们迸发出了不如尝试骰子对战游戏的灵感,于是我们很快拿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风靡全世界超过40年的Yahtzee快艇骰子,另一个就是我们最后呈现出来的逍遥骰(以“距骨骰”为原型)。几番纠结之后,我们还是把天平倾向了后者,随后我们开始做进一步的可行性分析,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模拟测试。

中秋博饼刚过,最不缺的就是骰子,从实验室柜子里翻出了18个骰子🎲,顺走了1张A4纸📃和1支黑笔🖊,就开始了我们的测试。几轮之后,我们愈发确认了其可玩性和可实现性,于是又抓来了路过的、不在K班的、已经打算回宿舍的一位前端哥和一位后端哥进行测试,游戏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更多的决策思路(这也是后来发放骰子道具的重要原因)。

终于,idea成型,可以呈现给老板了。

img

🧩part·2 准备就绪之任务的发布

周一早上上课之前,我问柯老板说,下午是否有空,我到实验室讲下idea。老板曰:你待会课间简单跟我说一下,可以的话第二节课直接跟大家说。好家伙,Push之王是这样的。第一节课我草草用Mockitt赶了个规则示意图(也就是后来呈现在作业博客中的规则的初始形态),课间跟柯老板叽里呱啦讲了一遍规则,很幸运,idea没有被pass,待会儿上课直接官宣预热。

那会儿确定完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敲作业文档了,一边敲着,一边就想着鬼点子……于是想到了组原实验的灵魂画师、评测组得力干将“噌噌噌”同学,“刘大哥,能不能……给作业博客画个插画?🤤”好在,善良刘大哥一没有打我,二同意了甚至拿起笔就开始画了!哈哈哈哈哈,我觉得画得好好看!是吧!

img

前期我们有许多游戏的小策略、小思路是在实物测试游戏的时候发现的,我们希望把这种体验方式通过一些方式暗示给大家,于是我们加急准备了1000颗骰子,并通过各班的热心同学,陆续发放到了各个结对队伍的手中。回想起来在宿舍拿着瓷碗发1000颗骰子的过程还是蛮有趣的!当时同学甚至开玩笑说不知道无数年后考古队员从这里挖出1000颗骰子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历史谜题。

img

🧩part·3 如火如荼之游戏的开发

任务发布之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看到了一些游戏测试,还有开发的身影,甚至有结对小组光速在第二周就已经拿出了一个可以人机对战的页面。(当然跳过原型设计直接进行软件开发的行为是非常不提倡的哈哈哈哈)

渐渐地,我们在软工课间,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电脑屏幕上是一行行的代码和一个个精美的页面,从阶梯教室的后方朝前看,尤为壮观。印象深刻的是,同学告诉我有个团队的落子过程有“只因”的音效,在SDN实验室里引来了老师和同学的强势围观。

img

🧩part·4 强者如云之代码的擂台

一段时间之后,2022软工K班迎来了结对编程的AI对战环节,这是K班对作业中算法聪明程度独特的验收形式。

在宏侨、聪楠、其炜等评测组同学的努力下,AI对战平台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发。虽然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项目,但是hqgg很快就带头确定了开发方向,将任务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各种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的执行器模拟博弈过程的模块最终集成测试的模块。并在一次次的测试中,尝试使用并发技术提升系统性能,最终将系统的任务执行效率大大提高,在计划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所有队伍的AI对战。记得那段时间和宏侨交流,我们不约而同提到,AI对战运行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实验室里研究生做科研时”跑实验“的画面

怎样让代码的对战看起来更刺激一些?这是那段时间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拉着几个评测组成员,我们开始制定并反复修改赛程安排和Bonus奖励,最终我们定出了一整套“赛博朋克过家家”的流程,并用图文直播的形式,在课程QQ群和社区博客实时同步更新赛程结果

根据赛前抽签结果,32支参赛队伍分为4个赛区。每个赛区内的8支队伍进行分区循环赛,分别与另外7支队伍进行100场对局,结束之后按成绩综合排序,分区前4名晋级16强,分区5-6名淘汰(得10分),分区7-8名淘汰(得8分)。
四个赛区的循环赛都结束之后,16强进行排位赛,排名第5~16名获得相应得分,前4名进入四强争霸赛,进行更大量场次的对局,决出最强AI!

img

🎲⚔时间轴:

  • 2022/10/30 规则与分区结果公布
  • 2022/11/01 所有参赛AI与随机AI测试结束
  • 2022/11/02 西区&东区循环赛结果公布
  • 2022/11/03 北区&南区循环赛结果公布
  • 2022/11/04 十六强排位赛结果公布
  • 2022/11/05 四强争霸赛,最强AI诞生!

and 一些摸鱼时候做的海报

img

🧩part·5 博采众长之欣赏的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在一次和柯老板的探讨中衍生出的环节。起因是评测组在结对编程的评测初期阶段,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质量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各有各的特色,在某个方面做得相当出彩。众所周知,大部分同学交完博客就溜之大吉,所以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人问津,埋没在茫茫博客之中。于是我们便思考着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

在和柯老板交流中,老板曰,往年曾经尝试过队伍之间互相评分的方式,但效果不是特别好,无法确保每个同学都保证相同的评分尺度。不如,就进行体验和评价吧!还可以push一下原作者!

随后我和翔轩就开始整理博客名单,尽可能从多个维度,挑出了这一份有12个作品评价榜单。当然也为了让每个同学的作品都能被看到,我们把所有的作品链接都整理到了作业博客当中。

不同的平台: WEB端、移动端

不同的组合: 男生组、女生组、男女组、单人组

不同的身份: 20级计算机专业、21级计算机第二学士学位、到FZU交流的访学生

不同的风格: 水墨风、国潮风、像素风、机甲风、卡通风、简约风、只因风?

在博客作业互评中,各位看官更是一展风采,展现出了极高的评判水准,45字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夸夸群群主们的才华施展,大家实在是太能夸了!

🧩part·6 告一段落之结对的收官

终于结束了结对编程的周期,时间跨度好长。

有点可惜,因为当时各方面原因限制,和最强AI的人机对战无法展开,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不过还算是尽力完成了从题目设计到评测报告完整的全流程,回顾起来还是会挺有成就感的。

最后的评测报告,也算是评测组的一场工作汇报,除了常规的数据可视化和优秀作品展示,一个多月前就在那琢磨着剪个视频,大家能在同一个主题下有这样花里胡哨各具特色的发挥还是很难得的,做个集锦混剪一定还蛮有意思的吧!于是以评测需要为由就偷偷摸摸找各个小组收集了视频源文件,也就有了本学期实践课的第一次评测组视频展示,效果还不错哈哈哈,感谢张大哥倾情剪辑!

img

🚀四、能不能直播一场编程的盛会?

团队第一次答辩的时候,柯老板问我,有没有尝试过直播?当时真的是一脸懵逼,谁能想到,后来真的搞出来了。

现场编程可以说是压力相当大的一次考验,无论是对各团队,还是对评测组。各团队要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高压的编程任务,评测组要考虑如何让各团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高压的编程任务,实在是难顶。

现场编程前一周,评测组再一次召开了讨论会议,一方面是大家进行前一阶段个人工作的汇报总结(万恶的组长偶尔push组员进度阻止摆烂摸鱼的大招哈哈哈),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这次现场编程进行一次头脑风暴

基于Auto.js的小型自动化工具开发,这是K班传统的命题框架,也是柯老师想要带给大家的生产力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题目设计,不比结对编程的选题来得容易。好在,我们可以根据预热文档的详略程度,来进行题目难度的把控。这一周时间,评测组围绕着“灵动计划”对功能和开发任务点进行了反复测试研究,确保了其可行性之后,当天上午10时,任务正式发布。

智宏同学在学期总结博客里说:

  • 在现场编程正式开始之前,看到评测组发布的任务里有提到:可以协调好做核酸的方式和用餐方式。瞬间觉得:真有这么紧张嘛?然后现场编程当天是恨不得不吃午饭不做核酸啊!

哈哈哈,也许这就是现场编程的极限之美吧……

柯老板对现场编程的期望是,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进行一场编程盛会。安排!可惜因为当时正值线上课期间,大家无法聚集到院楼机房进行现场编程活动,但各团队各显神通都寻找到了团队根据地,有活动室、有教室、有实验室、有紫荆园、有灵动宿舍,也有线上云平台。这也成了2022现场编程有别与往年的独特之处。

居家上班的柯老板在下午上课前意识到:“那我岂不是在4:30直播之前都看不到大家了?”那就没有了上课的感觉!于是“甲方爸爸”提出了新的需求:每半个小时各团队需要提交一张微笑打卡照,作为活动记录,也作为线上课考勤依据。高压编程下的大家接收到了新的挑战,但大家似乎也没有被新的需求打垮,也正如老师所说,“笑容很治愈,尤其一些娃娃平时看起来呆傻呆傻的,笑起来还是很nice的!”

img

说回直播,现场编程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又一次聚集进行了直播方式的研究。现有的直播平台,好像基本无法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多端连续接入展示的形式似乎并不容易在直播平台呈现。那个晚上我们进行了众平台的身份实名认证,又一次次开播下播,终于,发现了Bilibili直播平台的PK功能“这好像就是我们需要的效果!”最终我们在茫茫软件中确定下了这个方案!

当天现场编程的同时,我们进行直播的测试,在翔轩的宿舍反复摆弄设备,同时跟进各团队的任务进度,Deadline在后面追,真的恨不得把自己掰成11个人可以和11个团队同时沟通。

虽然有一些衔接上的小插曲,但是我们还算是圆满地完成了这一次任务,直播热度甚至冲上了B站直播户外榜的TOP2,大家交出的作品也相当出色,可以说是展现了K班学子很强大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力!

img

✨五、各放异彩的团队展示与答辩

熬过了半个学期,来到了团队项目的舞台。

首先选题我是逐一把关的,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好玩的东西!——2018软工K班教师总结

往年如此,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柯老板对选题的把关是绝对严格的,也正因如此也才造就了各团队最绚烂的绽放

3场答辩,12轮冲刺,不得不用各放异彩来形容大家!实在是相当精彩!

评测组在这阶段的任务重心转移到了答辩现场的工作,一方面要保证每轮答辩的公平公正,不断对前一次答辩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改进,另一方面仍然要坚持前期我们给自己提出的” 要在课程本身有趣的基础框架上,在不增加同学们工作量的前提下,尝试做出一些有趣的创新,提升大家的’用户体验‘ “这一目标。

首轮选题与需求分析答辩,我们在分数设定上继承了前一届的评判标准,引入了有些许庞大的倒计时道具,给答辩者带去最贴近真实比赛的现场体验。当然,K班答辩还有一个特色,最大的随机性带给汇报人最大的考验,比如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汇报和答辩的时长是可以现场再通知的!这真是一个很新的思路,于是我们也大胆提出了更随机的规则,由上一组团队在本组答辩结束之后现场抽取下一组汇报团队,不过貌似现场来看,有的心惊胆战,有的煎熬等待……

img

第二轮,Alpha冲刺总结&中期答辩,经历了运动会等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之后,终于还是如期线下举行了(这倒是有点意外的),在整体答辩流程上,延续了上一轮答辩的规则,修改了一些容易造成大分差的得分点。提问规则上,为了避免现场秩序的混乱,在课程QQ群里引入“排队区等候机制”,效果还不错~ 然后就是因为上一轮柯老板说要给大家留下一些影像记录,于是乎这轮答辩我们带上了两台相机,还有拍摄视频的云台,解锁了“摄像组”的新角色!最后也以一个vlog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一个下午的精彩。这一次的视频效果我特别喜欢!那天剪辑之前在和翔轩讨论,翔轩说不如尝试一下“电影感”的vlog,于是我们一拍即合,现学了电影感视频的制作思路,调整了拍摄画幅,配上原声字幕,效果拉满!可惜评测报告当天教室现场的投影效果和4:3的幕布比例实在不太合适,如果是线上上课在宽屏电脑上直接播放反而会好一点,有一些些遗憾,没有达到最好的呈现……

中期答辩之后,进入了Beta冲刺阶段,我们开始和各团队沟通测试项目,同时也各团队中期答辩中的汇报呈现,我们撰写了近五千字的评测总结和PPT修改建议反馈给各团队(写课设都没这么认真ToT),也和好多个团队的同学在项目优化、PPT设计、产品视频呈现上都一直保持着交流,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我真的哭死。这个阶段也看到了咱班的易点名小程序已经在年段中投入使用了!很惊喜!

img

最后一轮的终期答辩,大家居然已经回家了!?真的是意想不到!对大家来说,这是一次最重要的产品发布会,是大家半个学期多以来,奋斗成果的展现,所以我们继续修改和完善规则,取消了时长现场公布和顺序现场决定的随机性,来保证各团队有更充足的时间呈现更完美的效果。就算是在腾讯会议答辩,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加贴近真实比赛的现场感。就在我们答辩的前一天,刚好之前参加过的一个比赛在B站直播答辩,也是线上腾讯会议转播的形式,给我乐坏了,又能看看大佬们优秀的项目展示(真的开发得好好!看了嘴巴都合不上的程度好!创意相当绝!),也刚好可以学习一下线上答辩的流程,(还能让自己名正言顺地摸摸鱼,)为第二天做做准备。

最后这一次的答辩,大家都轻车熟路了,呈现得很出彩,其他两个班的同学也不少到会议围观!(虽然好像是为了某件别的事哈哈哈)在第二场二学位的答辩中,试着瞎搞了个主题会议模式,来模拟线下的答辩场景,可惜啊可惜,整体效果是不错,就是这共享屏幕太糊了太糊了,不得行!

芜湖!故事完结了!

img

🎐 六、最后一点点想说的

一学期结束了,恍恍惚惚,好像特别快。

在软工实践这门课的锻炼,对我而言,是以往任何的项目比赛、任何的学生工作都从未体验过的,是很奇妙的一种感受。是否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我不太清楚,因为我做的很多事情是技能树上的已有的,但我也在push和被push之中学会了很多新的技术,从优秀的同学身上学到了许多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总而言之还算是有收获的吧,但是似乎对自己而言没有去做特别大的尝试,道阻且长,未来继续努力。

不过有一些很难忘的经历,比如结对编程之外,我和翔轩几次下来已经能够“结对剪辑”了,我认为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哈哈哈哈哈,因为剪辑视频是很具有个人风格的事,合作大概率会让这一件事变得更加困难,但是几次熬夜之后,后两次的视频我们居然产生了可以分开剪辑然后无缝衔接的默契,有意思有意思。而且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一直一直非常非常逃避剪辑视频这一件事,因为太累,太懒惰,太吃电脑配置等等原因……上一次认认真真剪视频,好像已经是大一还在当班长的时候给班里剪的vlog了,long long ago了,当时对视频创作这种事情还挺有激情,剪了一次两次之后就痛不欲生了……不过这学期被push好几下,算是意外地捡回了一些曾经的技能。(另外的一点深刻感悟就是,对于非专业的视频剪辑而言,目前国产的软件已经做得相当出色,这在六七年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当时国产软件做出来的廉价画风一直为人所诟病,乃至刻板印象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但是如今很多轻量的剪辑软件已经达到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主流的专业软件,用户体验嘎嘎好!)

img

关于团队合作,是很多同学都谈到的话题,这一次我也是作为一个队长的角色吧,也结合过往其他课程小组作业的经历,我个人实践下来觉得团队作业效率最大化的思路(仅仅代表个人的局部的片面的可能有失偏颇的观点),应该是“让最合适的人完成最能胜任的工作”,而不去片面地追求“工作量的绝对平均”。这一次担任评测组组长,我也尝试有意识地在组织分配工作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技能点和潜力所在,进行分工,感觉最终的效果真的会比以往好得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各位大佬实在是太牛逼啦!)

关于这门课,我觉得带给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个就是柯老师的课堂,给枯燥的理论方法课,赋予了不一样的活力。这在我大学生活中还是很少见的,上一次上这么有意思的课,可能还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吧哈哈哈哈……就是那种理论根本听不懂,但是”大众点评“投票环节可以很有参与度的感觉哈哈哈哈!除此之外,老师课堂上输出的一些观点、对于热点事件的看法,带给了我很多看待问题不一样的角度,引发了很多的思考,这是很难得且相当宝贵的。有些话题我会和老师的观点完全一致,有些话题我心中的想法会和老师完全相反,但立场本身就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无论是哪种都会让我在当下产生求同存异的思考,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后会猛然发现,“还真是这样!”

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说职场人际交往法则?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感染应该持什么样的心态?是否允许插队的争议?70g/80g打印纸的差异以及从环保角度必须支持双面打印……(但是老师PPT是不是可以更新一下了蓝黑还是白金这条裙子已经是我初一时候的话题了哈哈哈哈!)

由于评测组在每一次作业中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且工作量集中在发布作业前期和提交作业后期,时间线上交错重叠,而前文是以任务整体顺序记录的,加之本人文笔实在很差,所以各位看起来可能有一些凌乱跳跃,这里表示抱歉(不过挑这个点发应该也不会有人看了),如果你真的能读到这里,非常非常感谢你~

💖七、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柯老师给的实践机会,造就了我们十分独特且难忘的一段旅程,这必然是大学生活中难以忘却的一段宝贵经历。一次次的push也让我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有了更多的尝试!

感谢各项目团队在后半个学期仍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项目的设计、开发、测试、完善之中,这在大三上这一学期,相当不容易!

感谢各团队队长,带领着各个队伍完成了相当出彩的成果,并且持续地、不厌其烦地和评测组保持着对接,非常辛苦,都特别有担当有责任心!还都特别温柔!我真的哭死!

感谢大家在个人编程阶段和结对编程阶段都呈现出了相当优秀的令人难忘的作品!

感谢全班同学对评测组各阶段工作的支持,对评测组做得不好的地方给出了足够的宽容!非常温暖!

感谢评测组里我的各位伙伴,一整个学期,正是有了各位全力支持、鼎力相助,才确保了评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稳定运行!一起熬夜甚至通宵的日子真的刻骨铭心!改代码时很痛苦,想方案时很掉头发,剪视频时很疲惫不堪,评测作业时很枯燥乏味,但大家都完成得相当出色!做得very nice!

感谢有2022软工K班的诸位一起共绘星光。

img

...全文
914 34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34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林群清102192106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看着这个标题,我突然想到一些东西(什么是瞎扯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所大学里,评测组看着一班人做的软工作业)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有的人各种水任务,有的人基础扎实效果拔尖)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软工作业中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任务,卧槽,这是我们能做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秋冬之际,在疫情之下,我们挺过了软工实践的岁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日月月的行程,就在完成软工作业中度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光灿烂的收获,就在软工作业中获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遇到柯老板和这个班级真是一件幸事,所以0EGG是不是要来一首歌(๑乛v乛๑))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林群清102192106 当代曹操
彭小新102192122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我大抵是不愿评价的,但10147个字14张图片的历历在目,柯“老板”的“咄咄逼人”,毅同学真诚的笔风,时刻提醒着我,我该评论了。在我这里有两个赞,一个赞给你,另一个赞也给你。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彭小新102192122 当代鲁迅
万遥032002532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大力支持!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万遥032002532 🌹🌹🌹🌹🌹
万遥032002532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2

首先标题就写得很唯美:“一次共绘星光的旅程”。“共绘”即“共同描绘”,短短两字却表现了此次旅程并不是单枪匹马、独步前进,而是结伴同行、互帮互助,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星光”即有“星辰大海”之意,此去,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星辰,我们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含有愿大家永远做一个眼里有光的少年的期许。
文章撰写结构得当,开头的概述即让大家初步了解了一下博客的大致内容

img


接着添加了博客目录,方便大家按兴趣快速跳转到目标内容
柯老板在对大家毫无了解的情况下首先跟01gg来了个对视,并且敲定你来负责,说明柯老板目光敏锐,眼光独到,后来事实证明,01同学确实值得委任,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流。
通过博客可以了解到,测评组非常不容易,屡屡碰壁,常常绝望,次次熬夜,天天脱发,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不管是编程作业的课题设计还是后期的答辩展示,都极具创新,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了。
整篇博客图文并茂,图片的加入使得博客的阅读体验不再枯燥,提高了视觉体验感,同时更容易勾起同学们对整个软工过程的回忆。文章内容详略得当,构思巧妙, 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了主题“总结,回顾,感谢,展望”;情节也颇具匠心,整个故事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大家了解到,噢原来测评组背后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呀😁。语言采用白描手法,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软工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01的用心包含在叙述之中,值得同学们去体会,去深思,不得不说,通过阅读01gg的博客,可以看出01拥有理工男理性的头脑,同时也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内心。
ps.大家的博客01gg都有去认真阅读并评论,当然这次01gg的博客出来了,我定当仔细拜读,认真学习,诚心评论。01gg及所有测评组同学都辛苦啦😘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向大家学习!
新年快乐,2023一切顺利🎉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1
@万遥032002532 我真的哭死,你好用心,不愧是最佳评论员,最厉害的是推敲半天的标题全都让你get到了!谢谢谢谢谢谢谢谢你!!!🌹🌹🌹🌹新年快乐
kevinkex 2023-01-19
  • 举报
回复
@林毅032002626 你们两只这是商业互吹吗?
曾毅楷032002339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牛鼻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曾毅楷032002339 兔兔兔兔兔兔兔兔兔🐰🐰🐰
曾毅楷032002339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
苏文伟032002225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第一次见到柯老板和他的研究生团队打磨出来的这套题目之后,感到了一些震撼,和大家的反应一样,这真的是能做得完的吗!?” 01gg就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苏文伟032002225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朱志鹏102192108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超级棒👍🏻评测组的辛苦付出真的有保障到对这门课的想象,我们做项目的都能想象得到评测组的工作难度和强度,但还是很好地hold住,有超预期的体验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朱志鹏102192108 🌹🌹🌹🌹🌹
吴炜杰032002534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没人的话那我就随便指定了……”
柯老板一说这句话我就感觉在第一排的你俩肯定要“出事”,一学期下来ddl一个接着一个,感谢E子哥不鲨之恩😭😭直播教ppt的时候记得通知一下,哥们真想学。不多说,都在图里

img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吴炜杰032002534 就你小子呆呆鸟第一轮被全票打飞是吧,记住了
苏文伟032002225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01gg写的真的很棒,开头那段在拿到个人编程任务之后对接下来几个月的心理描写真的太真实了,导致现在我回顾这一学期就像梦一样。
建议将这篇博客发到qq空间供大家学习(认真)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苏文伟032002225 建议得很好,下次不许建议了
林枢102192104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呜呜呜,0EGG辛苦了,还有感谢评测组的所有同学!

img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林枢102192104 呜呜呜感受到了感受到了谢谢你
小熊小熊兔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感觉每个idea都很酷!刚开始找人挑大梁的时候就想着大概也就0Egg能挑起来吧呜呜呜,评测组里每个人都好棒好辛苦呜呜呜,啥也不说了,晚上直接鹅鹅杀约起好吧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小熊小熊兔 今晚饭堂见
程玉莹102002101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太用心了 特别是问题纠正和ppt制作 堪称大佬 一绝!膜拜大佬膜拜大佬膜拜大佬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程玉莹102002101 呜呜呜我不是大佬是大家太厉害啦
张清宇052005123 2023-01-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0EGG/ \0EGG/ \0EGG/

林毅032002626 2023-01-18
  • 举报
回复
@张清宇052005123 \qygg/\qygg/\qygg/
王长彬032002227 2023-01-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
当我晚上快乐云顶的时候,01giegie和翔轩giegie晚上“幽会”时候的场景,居然是你们为了k班默默付出呜呜呜,泪目了
林毅032002626 2023-01-16
  • 举报
回复 1
@王长彬032002227 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也是在赶dddddl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许锦欣032002234 2023-01-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2

认真看完了🤓!边看边有画面,写得好好!“正当我心里还在偷笑谁会是这个倒霉蛋的时候,不小心抬头和柯老板产生了0.1秒的对视,0.0000001秒之后”哈哈哈哈哈这个我上课坐的位置目睹了全过程。一学期辛苦啦!提前祝你新年快乐!!!🎇🧧🎉(and你PPT做得好好~

林毅032002626 2023-01-16
  • 举报
回复
@许锦欣03200223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谢谢你!!!🤣🤣🤣🤣
张翔轩032002240 2023-01-1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2

呜呜呜,0Egg,俺真滴哭死

林毅032002626 2023-01-16
  • 举报
回复
@张翔轩032002240 呜呜呜成为xxgg腿部挂件荣幸至极

13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2022福州大学软件工程K班
软件工程 高校 福建省·福州市
社区管理员
  • kevinkex
  • Forest_Onee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