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社区成员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机器人团队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机器人团队自2000年开始机器人智能移动与智能操作方面研究,2009年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在国家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熊蓉教授的领导下,团队在感知认知、规划控制、机器学习等方面形成深厚的研究积累,在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快速稳定运动腿足机器人、机器人视觉伺服作业、装配作业演示编程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研制了室内外自主移动机器人集群、可人机连续多回合动态乒乓球对打的仿人机器人、可爬斜坡楼梯并适应多种外力扰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基于人演示的机器人工业装配自编程系统等。团队曾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以及国防重点项目支持,与华为、阿里、腾讯、航天五院等国内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稳定合作。团队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交叉为主线,设置四大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自主移动(Autonomy)、感知操作(Sensory motor)、生物智能(biomimetics)及智慧医疗(Medical)。
在优厚的条件和新的机遇下,浙江大学机器人团队诚邀海内外机器人工程领域杰出人才和青年学者加盟!共同为机器人发展做出贡献!
团队合作老师:
王越: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交叉领域,聚焦非结构、弱先验、大干扰条件下的机器人自主性问题。近三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0篇(TOP9篇,中科院二区以上20篇),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20篇(包括RSS 1篇),h-index=18,专利授权9项(均第一发明人)。担任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CRA和IROS的副编辑,期刊FRAI的邀请编辑,受邀在RCAR和ISRIMT会议上作报告,获RCAR最佳论文奖等荣誉。入职两年半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科工局等项目,以及航天五院、阿里达摩院、华为中央研究院等顶尖研究机构持续项目支持,经费700余万。实际技术负责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发计划项目、KJW项目等5项以上。成果服务于中车、中兵、菜鸟等知名企业,两次获央视报道,获浙江省首台套、2018跨越险阻一等奖等,孵化移动机器人产品为企业创收超1亿。
周春琳:副教授,1999至2006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及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加入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从事仿生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机电系统的设计、感知与控制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承国家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等教学科研项目。担任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2014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Teco GreenTech国际创意竞赛第一名。
陆豪健: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于2015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于2019年获得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疗机器人、微型仿生机器人、微型柔性传感器、微型飞行器、微观机器视觉及导航、微纳米操作机器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Sci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2020香港医疗及保健器材行业协会(HK MHDIA)学生研究奖,2019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参与奖,2019香港城市大学杰出博士研究奖,2015 IEEE ICIA, 2017 ICME最佳会议论文提名奖。 IEEE会员,AAAS会员,担任2018 IEEE RCAR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2021 Ubiquitous Robots会议副编辑,自2020年起担任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期刊以及Micromachines期刊客座编辑。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未知环境自主探索机器人;
2、柔性物体的操作与学习;
3、无人驾驶的运动规划;
4、医疗图像处理;
5、医疗手术机器人;
6、微纳米机器人;
7、柔性传感器。
来源:https://hr.zju.edu.cn/postdoctor/2021/0719/c29115a240781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