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501_CS_SE_FZU社区-CSDN社区云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软件工程实践第一次作业-CSDN社区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完成准备工作:加入CSDN班级社区、学习并完成项目基础知识(markdown语法学习及使用、git的配置与使用、学习绘制编辑学习路线的思维导图和学习路线) |
其他参考文献 | markdown教程-菜鸟教程、Xmind绘制思维导图教程、Git学习-CSDN |
git 本地安装
github 仓库的创建
上传本地仓库
最开始接触到计算机软件是在电影里,里面的黑客大佬手拿一个笔记本就能轻松攻克敌方系统的姿势很帅。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软件,变得离不开软件。因为我喜欢探索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喜欢用自己的努力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软工。游戏、管理系统、小程序、app,也正是这些平常接触到的软件,所以我选择了软工。
最初以为软件工程就是写代码,幻想自己能像电影黑客一样指尖飞舞改变世界。真正学习后才发现,它更像是在用逻辑积木搭建数字文明——需求分析是蓝图,算法是骨架,测试是质检。这种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坚实系统的工程艺术,比单纯的编程更让我着迷。
刚入学时我立下三个flag:一是大一下学期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并使用其进行至少一个项目的开发,二是坚持用Git记录每个代码版本,三是大三时技术栈达到实习要求。
在 openAI、gemini、cursor 等生成式语言大模型兴起的时候,我们软工学生或喜或忧。喜得的学习的方法途径多样,不像之前那样需要翻课本逐个校对代码了,甚至可以让 AI 帮忙梳理设计编写代码。但是,忧的是软工的需求好像不高了,对软件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已经不再需要基础代码程序员,需要的更多是有一定实习经验的应届生——这是很大的就业压力)。
所以,应该找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好自己的技术栈,同时也不能够只会写代码,应该与时俱进,多了解当下新发展的技术,做到会用大模型、会搭建项目大框架。
本学期修习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三门课,构成了对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关键领域的初步支撑:
课程名称 | 对应的软件工程知识域 | 关键学习内容 |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软件需求、软件设计 | 用况分析、UML建模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过程、项目管理 |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质量保证、团队协作、简单设计模式 |
Web程序设计 | 软件构造、软件测试 | 前后端开发技术、Web应用测试 |
目前已坚定选择保研,期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深化学习专业知识。我的计划如下:首先,依托导师课题与实验室资源,深入某一技术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力求在学术深度与工程实践间找到平衡;同时积极融入高质量开源项目或产业合作课题,强化工程实现与团队协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习接触行业真实场景,明确职业方向,并持续构建个人技术影响力。以此路径,将学术成长转化为求职竞争力,最终进入符合自身技术期待与价值回报的理想平台。
我希望通过《软件工程实践》这门课程,系统掌握从需求分析到部署上线的完整项目流程,不再只停留在碎片化的代码编写层面。重点提升团队协作、工具链使用和项目管理能力,学会在真实开发环境中应对需求变更和工程挑战,最终能交付一个可运行、有价值的软件产品,为未来的实习和求职积累扎实的工程项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