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橘子学AI创作【500集120实战】

zhuanxiangyat 2025-10-22 13:27:20

和橘子学AI创作【500集120实战】
 

清晨,我坐在书桌前,面对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旁边,是一颗普通的橘子,色泽橙黄,略带几点斑驳,散发着清冽的微香。我的任务,是使用最新的AI工具,进行一场关于“创造力”的探险。然而,在输入第一个提示词之前,我决定邀请这位静默的伙伴——这颗橘子——作为我的导师。这场“和橘子学AI创作与绘图”的旅程,就此展开。它并非一场技术教程,而是一次关于感知、理解与存在的哲学思辨,意在喧嚣的AI浪潮中,为我们寻回一个坚实而温暖的锚点。

第一课:凝视——在被AI加速的世界里,学习“慢看”
我做的第一件事,并非打开软件,而是拿起这颗橘子。我端详它:它的颜色并非单一的“橙色”,而是由无数微小的色点构成——向阳处是明亮的鹅黄,过渡到饱满的橙红,背光处则沉淀为一种深邃的、近乎褐色的暖意。表皮上布满细密的凹点,像月球的表面,承载着阳光、雨露和风霜的记忆。我用手轻轻挤压,能感受到一种充满生命张力的弹性,指甲划过表皮,释放出更浓郁的香气,那是一种带着苦涩的甜。

此时,AI会如何“看”这颗橘子?

我打开AI绘图工具,输入提示词:“一颗写实的橘子,放在木桌上,自然光。” 几乎在瞬间,屏幕上生成了数张图片。它们精美、逼真,甚至无可挑剔。光线柔和,纹理清晰,构图完美。但当我将屏幕上的图像与手中的实物对比时,一种失落感悄然浮现。

AI的“看”,是基于对海量数据中“橘子”标签图像的统计与学习。它精准地复现了橘子的“普遍性”——一个符合人类集体认知的、标准的橘子形象。但它无法理解我手中这颗橘子的“特殊性”。它不知道这颗橘子来自哪个果园,经历过怎样的运输颠簸,不知道它表皮上那块独特的疤痕背后的故事,更无法传递指尖触碰时那微凉的触感与鼻腔中萦绕的复杂香气。

 

 

...全文
67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在数字艺术的疆域里,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进行。曾经,创作是手与工具的直接对话——画笔在画布上的摩擦,鼠标在数位板上的滑动。而今天,一种新的创作语言正在形成:提示词(Prompt)成为了新的画笔,神经网络是看不见的画布,AI模型则是那位技艺超群却又需要引导的合作者。从Stable Diffusion WebUI的直观操作,到ComfyUI的节点式编程;从AI生成图像的惊艳,到AI视频的动态魔力;再到Photoshop这一传统强者的AI化转型——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交叉点上。这不是关于机器取代人类的悲观叙事,而是关于人类如何将机器纳入创作流程的积极探索。 ComfyUI与SD WebUI:两种哲,同一追求 在AI绘画的实践领域,Stable Diffusion的两个主要界面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SD WebUI以其直观的图形界面降低了AI创作的门槛,让任何有兴趣的人都能通过简单的文本输入探索生成式AI的潜力。它像是给创作者的一辆自动挡汽车——你不需要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只需踩下油门(输入提示词)就能抵达想象的某个角落。 而ComfyUI则完全不同。它采用节点式的工作流界面,初看令人望而生畏——错综复杂的连线,各式各样的处理模块,仿佛一张复杂的电路图。但正是这种看似复杂的设计,揭示了AI创作的本质:一个由多个专门化模块组成的、可定制和可理解的数据流管道。在ComfyUI中,创作者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下令者,而是成为了流程的架构师,能够精确控制从文本编码、潜在空间采样到图像解码的每一个环节。

56,391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计算机视觉社区,旨在为CVer们提供优质的的内容和帮助,希望打造一个活跃优质的社区,欢迎加入~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 个人社区 辽宁省·大连市
社区管理员
  • 迪菲赫尔曼
  • 路人贾'ω'
  • GoAI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