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3 软件工程春季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寒假作业要求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回首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
其他参考文献 | 《构建之法》 |
高考录取为工业设计专业,相较于设计需要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我更喜欢脚踏实地地钻研,便对职业生涯产生了疑问。恰逢 2020 年疫情爆发,互联网迎来了大发展,吸引我走向了软件工程。
上到软件上线赚得盆满钵满,下到 wifi 路由水泥瓦电,可谓理工之典范!(笑)
首先跟上专业的教学进度,其次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探索,最后融会贯通,抉择未来方向。当初一心想要从事 Java 后端开发,一顿鼓捣之后发现自己"偏爱"算法,忙忙碌碌虽无所得但乐在其中。
![]() | ||
利用 Qt 开发的图形界面版本小游戏,在二维棋盘上,每个格点具有点权,骑士需要(利用一定的算法知识)寻找最佳路径解救公主 | ||
利用 Java 和 Mysql 进行开发,针对游客,导游,管理员三方面的服务,通过该系统熟练掌握了常见 sql 语句的编写,课程评价为优秀 | ||
利用 php/Yii2.0 实现的前后端分离的博客系统,对于 MVC 架构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掌握了一般的开发流程;同时在基础完成后利用了许多扩展库进行拓展,逐渐称为"调包侠" | ||
后台利用 Django 实现的前后端分离的小游戏,主要是拓展视野。前端通过 js 实现动画,各类参数传递给后端,后端再将数据处理后回传给前端。项目涵盖了登录注册、多人匹配、画面同步等常见游戏基础功能 |
万事开头难,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再难的问题总有简单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弄懂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哪。是对技术本身不熟练?还是对同事编写的业务逻辑不清晰?技术不熟悉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业务不熟悉可以参照注释或者单步调试慢慢摸索,对自己攻坚克难保持信心是高效的不二法门。
由于近些年互联网蓬勃发展,薪资待遇吸引了许多人纷纷转行,行业人数激增,压力前所未有。我们国家计算机普及时间较迟,最早的一批以软件开发为职的人年龄也不算大,年纪大的程序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现在软件开发工具/框架层出不穷,极大地减轻了软件开发的负担。对于一名"浴血奋战"出来的、经验丰富,对于底层原理掌握的透彻的大龄程序员来说,开发工作势必变得更加简单;如果大龄了依旧不思进取,仍然停留在普通的增删改查上,那么在任何行业都是会被替代的。
Q3:学完了这些理论知识后很久的一段时间都用不上,那么学习那么多的理论知识还有没有用呢,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方面我们又该怎么权衡呢?
"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期间可能是唯一一段能沉心下来读书的时间。诚然,学习与工作不是一回事。大学注重的是知识体系的完备,重理论,轻实践;工作注重的是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重实践,轻理论。所以对于浩如烟海的理论知识,我们应当有所取舍,对于重点理论,理论的重点部分进行更多的实践辅助。与此同时为了与工作做到更好的接轨,也需要在闲暇时间多掌握一些实践技能。
Q4:良性bug是否该被修复?
我认为首先应当对该"良性bug"进行风险评估,如果是不对其他用户产生负面影响,又能同时提升用户体验的良性 bug 不予修复,否则则犹如像用户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其他类型 bug 应当直接修复。不过每个人的体验感不同,开发者不应当主观的判断,可以通过发布问卷等方式询问用户意见作为辅助参考。
我认为应当视情况而定,倘若这小部分人的需求与大部分的需求相差无几,只是简单的在软件上进行小的拓展的话是可以满足的;如果是大相径庭,则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在面向大众的软件做的风声水气之后再去全面地覆盖衍生,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春招秋招一片惨案,我个人偏向研究生深造。
我认为这次实践是一次全面的多人合作,会对整个软件工程的周期,将来工作的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于之前"误入歧途",对于 Java 企业级开发的技术一直没有花时间去掌握,所以希望趁着这次机会能够与团队合作,大家一起进步,牢牢掌握这门技术。
我希望老师助教们能以自己丰富的经验能及时地对我们进行纠偏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