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班级圈子的链接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作业要求的链接 |
团队名称 | 代码写不队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冲刺总结 |
日期 | 日志链接 | 当天完成的工作量 | 剩余的工作量 | 已完成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百分比 | |
---|---|---|---|---|---|
1 | 2023.11.7 | 代码写不队—第一天冲刺日志 | 8% | 92% | 8% |
2 | 2023.11.9 | 代码写不队—第二天冲刺日志 | 10% | 82% | 18% |
3 | 2023.11.10 | 代码写不队—第三天冲刺日志 | 12% | 70% | 30% |
4 | 2023.11.11 | 代码写不队—第四天冲刺日志 | 11% | 59% | 41% |
5 | 2023.11.12 | 代码写不队—第五天冲刺日志 | 12% | 47% | 53% |
6 | 2023.11.13 | 代码写不队—第六天冲刺日志 | 10% | 37% | 63% |
7 | 2023.11.14 | 代码写不队—第七天冲刺日志 | 7% | 30% | 70% |
8 | 2023.11.15 | 代码写不队—第八天冲刺日志 | 11% | 19% | 81% |
9 | 2023.11.16 | 代码写不队—第九天冲刺日志 | 11% | 8% | 92% |
10 | 2023.11.17 | 代码写不队—第十天冲刺日志 | 8% | 0% | 100% |
我们初期进行的计划是每天稳步推进项目,但实际由于其他课程或一些个人原因,我们无法每个人每天都高效地投入到项目中,所以我们在实际进行项目时,若是时间允许,我们会一起协作更长时间以追赶上计划进度。碍于能力以及时间有限,这个阶段完成的结果不是尽善尽美,游戏中仍存在一些或是未发现或是来不及修复的BUG。
成员 | 体会 |
---|---|
薛贵明 | 有压力也有动力,一场酣畅淋漓的充实的编程体验,在强力队友的配合下,最后完成了编程,希望在接下来的团队作业中能再接再厉,共同进步 |
周仲龙 | 遇到bug整太久很烦躁,东西很多要整很懵逼,两星期要冲刺十天很累,同时与团队成员协作下,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能的实现,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体验,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编程和团队协作的知识。 |
陈佳城 | 做这么一个双人跑酷游戏团队作业肯定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和体会。首先,团队作业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沟通、妥协和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其次,这样的团队作业也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在开发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设计或者创意上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案。这种经历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提升了我的自身能力。最后,完成一个复杂的游戏项目也给了我巨大的成就感。看到自己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所创造出的作品,无论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游戏本身的乐趣,都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总的来说,团队作业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在技术上有所提高,也在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成长。这样的体验对我的未来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
余浩健 | 这种劳累的感觉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累”的滋味,甚至比企业上班还累。我意识到,劳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挑战和困难时,我们的精神会长时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我们感到疲劳和无助。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睡觉是人生很宝贵的事情。良好的睡眠才能带给我们健康的身心,更高的工作效率。睡觉还会做梦,梦里也能迅速学习到东西,甚至是全息学习,一分钟的梦境可能经历沧海桑田。可见学习未必要坐着醒着学。 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累”的滋味,也学会了如何应对劳累和疲惫。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睡眠质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
林振强 | 这次的团队作业在今天总算先告一段落了,总之就是一个字,累。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在这10天的冲刺中,我们每天晚上的8点到10点几乎都是在活动室度过的,整个团队利用每天这两个小时的黄金时间来共同推进,最终实现了我们游戏设想的一小部分。整个团队编程体验相较于之前来说还是很不一样的,希望之后能尽快完成剩下的部分吧…… |
潘志鸿 | 这是一次有趣的体验,和队友之间的合作很愉快,团队协作很有效果,也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很多,起初压力很大,但最终我们一起分工合作顺利完成了任务 |
吴昆泊 | 我在这个项目的实现过程中仅仅贡献了微薄的力量,但我着实感受到了这个任务的困难与辛苦,我很感激我的队友为这个项目的巨大贡献,也感受到自身实力的欠缺,结识了新朋友,深入体验了团队合作,我收获了很多。 |
成员 | 分工 | 工作量比例 |
---|---|---|
薛贵明 | 负责整个游戏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确保每次冲刺按时交付;参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调并完成总体设计,修改等工作 | 15% |
周仲龙 | 程序员:负责游戏的编程工作,包括游戏引擎开发、游戏逻辑实现、网络功能并辅助美术设计 | 19% |
陈佳城 | 音效设计师:负责游戏的音效设计和音乐制作,为游戏增添音乐和音效并辅助美术设计 | 12% |
余浩健 | 程序员:负责游戏的编程工作,包括游戏引擎开发、游戏逻辑实现、网络功能等 | 17% |
林振强 | 美术设计师:负责游戏的视觉设计,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等 | 13% |
潘志鸿 | 美术设计师(部分)加测试工程师:负责游戏的测试工作,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并辅以音效设计。 | 14% |
吴昆泊 | 冲刺日志博客撰写,答辩ppt修改并辅助美术设计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