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FZU_SE_teacherW_4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软件工程实践暑假作业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注册CSDN,加入班级社区,详细阅读作业要求,学习markdown语法,阅读《构建之法》,撰写博客,核对作业评分标准. |
其他参考文献 | 《构建之法》 |
截图:
报志愿的时候想选计算机与科学技术这个专业,但是怕分不够,在网络上看到学长学姐说软件工程与计科培养方案更接近故报之.
至于为什么想报:首先是我从有记忆起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成长的过程中亲生经历了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图形技术的进步,所以对于与屏幕打交道的事情很亲和,故对这个专业比较向往.其次是感觉这个专业就业后的前景比较喜欢,薪酬也比较高.最后这个专业开设院校多,可以选到离家近且分数合适的学校.
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从小接触的电脑手机背后的软硬件技术.在软件工程这个专业的学习里可以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并且打下基础.拥有"Balancing work and life"的职业生涯.
当时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专业的学习中做好就业升学,很惭愧,高考后全在玩没什么准备.当时立志大一过四六级很惭愧的没过六级orz,立志高绩点保研也很惭愧的玩了一年以2开头的绩点提前宣布结束了.:joy:
个人简历 | ||
---|---|---|
学号 | 222200101 |
![]() |
姓名 | 王统涵 | |
出生年月 | 2004.8 | |
兴趣爱好 | 徒步,阅读,电子游戏 | |
成果和获奖经历 | ||
暂无 | ||
专业技能 | ||
编程语言 | C,C++,Java | |
技术框架 | 暂无 | |
开发软件 | Vscode,Dev-C++ | |
积累代码量 | 1.5W+ | |
项目经历 | ||
学生管理系统 | 基于C++,于控制台界面实现交互,实现学生这一对象的增删查改,并且对输入信息有完善的纠错与提示等功能,可以实现学生,民族,国家等文件的读写 | |
网络聊天软件 | 基于java,实现服务器对客户端的监听与好友列表维护,客户端实现了加删好友,以及查找在线好友聊天 | |
健康管理系统 | 基于sinodb数据库,java gui,实现了陪诊,代问诊等各类订单的创建以及对应显示的实时状态改变,并完成了对数据库内各类表的图形化增删改查 |
1.大陆高校中的计算机专业与软件专业是否并不像书中说的那样雷同?
我高中同班同学就在福大计科,就大一大二的公共课和专业课而言,课程科目的确相似,但学习的深度却有所不同。同样是学习《计算机系统原理》,我们更多的了解了理论,而计科的同学有手搓系统的课程安排。之后根据教务处公示的培养计划,计算机和软工专业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个人认为是不会的,GPT这类应用的确可以总结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高效的统计信息,但是对于如3dm,贴吧以及Facebook等论坛以及社交媒体的信息依然需要搜索引擎来帮助检索,以及各种流媒体的视屏信息依然需要传统的搜索引擎来获取,并且传统搜索引擎可以实时抓取最新的网页信息,而GPT类应用基于已训练的数据生成回答,对于最新动态可能无法完全捕捉
3.在团队项目中,是选择有利于自身成长、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还是有利于团队、有把握的完成的工作?
作为团队合作的时候,我会考虑到项目有ddl,所以我会优先选择有利于团队有把握完成的工作,将较难的部分交给更优秀的团队成员,同时在进展顺利时接触具有挑战性的部分,一同交流解决
大学老师讲课面相的学生群体不仅专业水平,学习习惯各异,各自追求的方向也不同,对于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在能通过课业的前提下,我会觉得课堂上的时间只听课效率是低的,比起只听课我更喜欢听自己需要的,其余时间安排自己其他想做的事情会更让我觉得时间是充分利用的.
首先是投入的时间应该要大体相等,不至于出现一个人花的时间是另外一个人的两倍以上,其次就是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双方的工作内容,以及互相评议代码,这样子可以更好的了解双方都做了什么以及投入了多少的精力,从而动态调整任务分配达到地位均等.
目前打算优先考研,朝人工智能这个热门方向靠,希望可以读到机器人与自动化这个方向,要是研究生感觉科研顺利的话考虑读博,否则就考虑就业,希望能回福州找个对口的工作.
这门实践课程旨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经验相结合的,帮助我们体验掌握软件的开发流程,以及熟悉工各种具和团队协作等技能.
希望我可以在这门课程中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开始了解什么是代码规范以及软件的各种设计模式,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学习路线很详细